APP下载

交互式动态评价历史作业设计

2018-10-24夏明兴

关键词:准确度课程标准教学活动

夏明兴

【摘要】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教育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革新。2011年初中历史课程新标准中确立了多元的评价观:“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历史课程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业质量上提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等级水平;突出学业质量检测的层次性,以达到对不同学生的进行不同的解决方案;改变单纯的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树立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考试作为学生历史学业评价的唯一方式,而忽视了随堂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平时的历史作业更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 历史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29-01

0

一、传统初中历史学生评价作业的缺陷

多年以来初中历史作业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历史作业只注重识记知识的考查,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严重脱节。在历史作业评价方面,没有形成一个较高层次的评价体系,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没有深入挖掘平时历史作业的价值。历史作业评价方式更是简单,没有起到学业评价作用,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作业评价设计说明

(一)教学预诊分析

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遇见性的分析,准备教学活动中可能遇见的教学问题。教学活动的预诊分析可以从学生学习本教学活动前所处的受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学生所处的预备知识体系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每一个孩子成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这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预诊分析的时候必须对学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了解学生学习本教学活动所处的受教育状况和家庭教育的前提下,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学习任务的分析就是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材,分析学习任务的主要依据。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设计教学计划,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实施。

(二)教学诊查作业设计

教学诊查作业设计吸收了以往历史作业设计的不足,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分层的方式检查学生历史素养,使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能够清晰、精确的观察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历史教学诊查作业设计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能力层级分明,对历史作业进行分层排列。第一部分为识記类作业,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学生遗忘的背诵知识点;第二部分为理解类作业,检查学生对历史语言、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三部分为运用类作业,这一部分是通过材料分析题对学生历史素养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诊查,其中包含了历史识记知识的准确度、材料理解的准确度、价值判断准确度、史论结合准确度、语言表达准确度。三部分内容构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梯度,作业面向所有学生,既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又兼顾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充分考虑到基础薄弱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评价体系设计

诊断性评价改变了以往历史作业评价的做法,弥补了历史教学作业评价的缺陷。诊断性历史作业评价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它不再是简单的传统式评价,而是把历史作业评价精确到了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类学科素养。在作业训练册与网络的共同作用下,搭建起学生、教师、家长、历史知识之间的一个交互式的平台。学生历史作业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几个字,而是具体化、精细化的学习反馈与学习指导。

在作业设计中,知识识记类作业根据课程标准设计5个基础性选择题,M代表识记类等级,共5个等级,M1:学生能够较好的识记所学知识,答对5个题。M2:学生所识记知识存在缺陷,答对4个题、3个题。M3:学生听课和课后复习不到位,无法牢记所学知识,答对2题。M4:学生需要对上课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再一次梳理和记忆,答对1题。M5: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答对0题。理解类作业根据课程标准设计5个提升类选择题,U代表理解类等级,共5个等级,U1: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答对5个题。U2:学生对所识记知识的理解存在缺陷,答对4个题、3个题。U3:学生听课和课后复习不到位,无法理解所学知识,答对2题。U4:学生需要对上课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再一次梳理和理解,答对1题。U5: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答对0题。运用类用A表示,从5个方面进行评价:知识识记准确度:A1知识记忆牢固;A2知识记忆基本符合史实;A3知识记忆不牢固。材料理解准确度:A2材料理解精准;A2材料理解基本符合材料;A3无法理解材料信息。价值判断准确度:A3价值取向正确;A2价值取向基本符合事实;A3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史论结合准确度:A1史论结合紧密;A2史论能够简单结合论述;A3史论无法结合论述。语言表述准确度:A1语言表达精准;A2语言表达基本通顺正确;A3语言表达欠通顺。

点状分布的诊断性历史作业评价,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逐渐形成了每月一次小结的线状分布,最后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形成形成性评价。在每月总结表、每期总结表中,可以清晰的展示出学生在本学期中不同时间的学习状况,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整个过程,动态的显现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才会有理有据,从而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猜你喜欢

准确度课程标准教学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