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富水岩溶地层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2018-10-24王祖帮

人民交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工程质量

王祖帮

摘要: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项工程,该项工程对于交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这将会对工程的具体施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高压富水岩溶地层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项不良地质,该地质的特征为水量丰富、高水压等,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如果遇到了该类型地质,要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最终的施工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高压富水溶岩;隧道施工;工程质量

1.岩溶地区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

所谓岩溶指的就是,在地表和地下水兩者的相互作用,以可溶岩作为媒介,通过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作用,形成的可溶岩地形产物。岩溶地区水量充裕,地质构造十分特殊,具体特征为“水高压,溶洞断层”。

岩溶地质特征会对交通工程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隧道工程及相关的地下工程施工中,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风险。隧道工程在岩溶地区施工中,如果遇到涌水、突泥等灾害,不仅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而且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还会对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设备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溶洞内填充物的流失,将会对周边地质层内的有效应力产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使工程施工的预测难度再次增加。受地下水相互渗透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储量变小,从而导致地表发生沉降,最终将会对工程的施工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法确定岩溶地区的具体情况

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如图1所示。

超前地质预报其中涉及到具体内容如下:

中、长距离地质预报。该项内容可以利用TSP隧道地政探测仪完成相应的预报。通常情况下每隔100-150m,进行一次预报,对于复杂的地质,要进行加密处理,并且要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确保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补充其它方法预报。在具体作业期间,如果判断隧道中可能会存在腹水地点,通常情况下要提前20-30m,采用红外探测等先进的的方法,完成对地下不良地质情况的准确判断,从而为日后施工的具体情况提供支持。

短距离地质预报。该项工作的开展通常都利用地质雷达完成,一般来说每20m进行一次。

超前地质钻探。通过地质预报系统发现隧道地质存在异常现象时,可以推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突泥等不良情况,此时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要采取超前探孔对预报获取的成果进行核查,确保具体施工的顺路进行,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通过加深炮孔孔深,以及钻小孔径的方式获取地质信息,在施工人员在钻孔期间,发现了不良现象,不得进行装药爆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应当将具体信息反馈给相关单位,尤其确认后,在进行装药爆破。

3.岩溶地层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3.1工程概况

某工程隧道长16823m,该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结构十分复杂,并且存在涌水、突泥等各种高风险情况,如果在具体施工中不采取合理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将会对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隧道出口段左侧掌子面底板处利用凿岩车进行加深炮孔时,施工过程中,如果深度达到了5.8m,在探孔内会涌出股状水,此时探孔出水会喷射出较远距离,通过量测可以发现,该探孔出水喷射的深度能够达到了15.6m,通过观测可以发现,喷出的水无杂质,清澈透明。

3.2处理岩溶

在对岩溶进行处理时,应坚持“容易疏通,不封赌”原则,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当坚实综合堵、截、防、排等多线措施,对岩溶展开相应的综合处理。施工中,为了避免工程遭受到岩溶水侵袭,可采用超前孔探测和岩排放岩溶水的方式进行施工,此外,为了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可以预留足够的冲水设备,避免水排放不及时,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影响工程施工,造成人员伤亡。

确定注浆地段,应用预报和低于预测的综合手段,各项操作采取注浆封闭的方式完成,从而完成对施工相应部位的加固处理,这一方面提升了岩体的完整性,另一方也使结构体具有不错的承载力,合理控制排水量,控制排放量,同时在施工中,对喷锚支护进行合理应用,确保工程的施工周期可以在指定的工期内完成,保证工程施工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施工时,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注浆方式,通过分析可知,常见注浆方式的种类有超前预注浆、局部注浆、后注浆、补注浆几种。在注浆工作开展中,要依据工程地质信息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施工的材料,并且要依据具体情况,完成相应的调整工作,保证最终施工的合理性。

3.3围岩方案

3.3.1适当降低围岩级别

施工中,发现前方岩体在受到的挤压后,节理密集带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方解石成分再次胶结情况。施工中,由于受到方解石重结晶的影响,该段岩体的整体性将会受到破坏,并且会导致围岩的稳定性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状态,因此,建议适当降低围岩级别,考虑到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级别应当降低到Ⅴ级,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

3.3.2超前、初期支护处理

通过观察可知,该工程前方的涌水量相对较大,如果施工中,发生坍塌,会涌出大量的水,这对于工程来说,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工程施工中,应用超前支护,完成相应的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工程塌方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坍塌情况发生在前方坍塌地段,以及结构中的大量的颗粒被腐蚀,施工时,应当设置全钢架和大管棚支护,大管棚每根的长度以及根数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为了确保工程最终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标准,要做好复合衬砌工作。

3.3.3导坑超前分布开挖

为了探明前方的地质状况,缓解水作业压力,开挖工作开展前,开挖工作的完成可以通过单侧导坑超前台阶法完成。

高压富水岩层地道隧道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对工程的质量的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将地质预测情况归到隧道程序管理中,同时应当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一套具有较高质量的施工方案。在对隧道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时,为了确保最终预报方案的合理性,资质资料剂相关的地质勘探信息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4.结束语:

高压富水岩溶地层开设隧道过程中,若出现溶水,将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要设定具有针对性应急处理方案,避免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陈卓平. 超深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在高压富水地层的分析[J]. 价值工程,2016,25:196-198.

[2]卢永灿. 高压富水地层超深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7,08:124.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工程质量
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回填土质施工技术
光面爆破在隧道施工中应用
关于改良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质量的探讨
基于系统可靠性的工程质量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