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参与下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2018-10-24许骞韦周康
许骞 韦周康
[提要]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共识的深入和我国碳试点的不断发展,利用碳市场机制促进环保投入和节能减排的效应逐渐显现。本研究基于碳减排经济效应相关文献的梳理,选取重点排控电力企业国家电网为案例,探究参与碳市场是否切实促进企业采取绿色环保措施并获得减排效果。本研究不仅可以为探究碳市场的促节能减排作用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为今后的碳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减排;碳市场;国家电网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84027);北京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编号:15JGC1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碳市场、碳减排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七个碳试点市场参与企业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URP项目:“不同会计期间碳资产动态变化对企业账面价值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7月27日
一、引言
随着国际性节能减排公约及中国相关政策的实施,碳市场在我国逐步发展和规范起来。多个试点省市正式开始碳排放交易,相关行业的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法规也开始实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经验环境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碳超排不再没有成本,碳节约也不再没有收益,而且碳相关政策也对企业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碳排放少于碳配额可到碳市场卖出,而排放超标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且发生的碳收益或者损失都受到交易市场、所在试点省市政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即使碳富余配额不卖出,只要所在市场允许还可作为资产留存。由此,碳节约可带来现金流入以及碳超排带来的现金流出和处罚风险,会促使许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建设,这也是进行碳市场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我国各个碳交易试点在获得碳配额方式、计量标准以及交易规则等方面各不相同,使得相同碳行为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后果可能有巨大差异。由此,本研究选择旗下有多家企业参与不同碳市场的国家电网为典型案例,探究其在参与碳市场后进行的节能项目以及可能带来的减排效果,进而了解碳市场是否起到促技术革新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
二、碳减排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对于碳排放和减排的话题,一般都是包含在与环境负债和管理的相关研究之中。环境负债的考量离不开最基本的环境风险分析,Matten(1995)认为其主要包括实际生态风险和伴随而来的经济风险。第一种风险是指商业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高于某种既定容忍度的可能性;第二种风险则是指第一种风险的经济后果。此外,还有一种类型的环境风险是指更严格的法律或其他经营因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包括碳减排行为在内环境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也有大量文献研究其与企业财务表现或经济绩效间的关系,但没有较为一致的结论。Arlow and Gannon(1982)等认为两者之间没关系或是负向关系,而Porter and Linde(1995)则认为污染防治带来了改变生产流程的机会并可转化为竞争优势。Konar and Cohen(2001)认为环保记录好的公司会有更低的感知合规成本和负债,投资这类公司更有吸引力。Jo and Harjoto(2011)发现公司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越多,如员工多样化、优化公司与员工关系、提升产品质量等,能增强公司价值。
我国的一些学者讨论了碳减排环境下的排放权会计科目和基本业务处理、利用碳预算等工具促进企业减排或者如何进行区域间碳减排协调等问题。但是,对于企业参与碳市场后的减排效果一直缺少实际数据分析。由此,本研究选取有子公司参与多个碳试点市场的国家电网为案例,直接探究我国碳市场是否促进企业增加绿色技术投入以及带来的减排效果。
三、國家电网参与碳市场后的节能项目和减排效果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前身为“国家电力公司”,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自2000年开始,通过以“厂网分离”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传输和配电等电网业务改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运行和经营,而各发电厂则分别归属五大发电集团(大唐、中电投、国电、华电和华能)。改制之后的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自2013年6月起陆续启动的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等试点市场,无一例外对电力行业重点管控。国家电网旗下80多家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企业分别参与了不同碳市场。本文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交易所公告等渠道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碳市场启动的2013年和随后2014年的国家电网绿色环保项目数据,并列示其带来的减排效果。
从国家电网的整体减排情况来看,主要通过消纳清洁能源和降低线损减排量两个渠道实现。消纳清洁能源减排量在2010年有44,700万吨,在2011年有44,285.4万吨,2012年增加到55,264.93万吨,而2013年和2014年则大幅度增加到66,829.13万吨和73,770万吨。从降低线损减排量来看,在2010年到2012年分别实现330万吨、190.04万吨和85.32万吨,2013年回升到了151.25万吨,在2014年更是迅速增加到了1,370万吨。这充分体现出了在碳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然,这些明显减排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加强绿色节能项目建设。第一,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家电网首先通过推动发电侧节能减排、降低线损率等一系列项目,节约电量18.9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1万吨;第二,推进电网侧节能减排,推广标准化建设。例如“两型三新”线路典型设计减少钢材消耗约23.5万吨,折合标准煤1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第三,推进资源循环再利用,净化处理和再利用六氟化硫气体33.2吨,减排二氧化碳79.3万吨;第四,促进用户侧节能减排,建设公司节能服务体系。由此实现节约电量179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59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77万吨。此外,公司还推进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当年实现替代电量14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44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20.35万吨。2013年国家电网碳减排事项和效果举例,见表1。(表1)
2014年,國家电网继续认真落实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社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消纳清洁能源来大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外,还开展节能增效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推动产业和社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8亿吨,其中消纳清洁能源的贡献度达到90%以上,真正打造了能源配置的绿色高效平台。第一,公司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等战略,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污染地区推广热泵、电锅炉等替代技术;第二,国家电网系统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项目合同433个,投资额共计12.5亿元,并在总部和26个省级电力公司建成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第三,巩固扩大电窑炉、电锅炉、热泵等成熟项目范围,推广港口岸电、碳晶电采暖、油气泵改电泵等新型替代技术;第四,支持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全年实现调度范围内新能源并网容量1.2亿千瓦,其中,风电同比增长25%,光伏发电同比增长53%,分布式光伏发电则同比增长129%;第五,从绿色照明、楼宇节能、综合用能等多方面开拓节能市场,试点开展用户侧能源托管、用能监测、节能产品代理等新业务,完成节约电量223亿千瓦时。此外,国家电网还致力于能源更有效利用,包括保证能源高效输送和降低损耗。2014年公司线损率为6.81%,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节约电量17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5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0万吨。截至2015年5月底,公司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万余个,实现替代电量94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使用直燃煤4,2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4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173万吨。
四、总结
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就批准了七个试点市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电力行业、尤其是大型国有电力企业都了解到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和相关政策要求。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话题。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力公司国家电网为案例,整理总结在下属多家企业参与碳市场后整体的节能环保项目和减排情况。研究发现,碳市场起到了明显的促进绿色技术投入的作用,可以带来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应该坚定地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碳市场,加快碳市场建设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全社会范围内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Arlow,Peter and Martin J.Gannon.Social responsiveness,corporate structur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2.7(2).
[2]Jo,H.and Harjoto M.A.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e: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103.
[3]Konar,S.and Cohen,M.A.Does the market valu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2(2).
[4]Matsumara,EM,R.Prakash and SC Vera-Munoz.Firm-value effect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disclosur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4.89(2).
[5]Matten D.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commercial enterprises[J].The C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1996.21(80).
[6]Matten D.Strategy follows structure: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commercial enterprise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19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