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高端制造业增长分析

2018-10-24朱玉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西部地区

朱玉佩

[提要] 本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高端制造业增长的内在机理。基于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扩大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产出增长,且制造业产出增长率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扩大而降低,即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和制造业产出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为此,对西部地区二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7月23日

一、引言

目前,在新型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紧密融合、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西部地区如何做到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文献目前还是比较的少,从仅有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积极地肯定态度。如Guerrieri P and Meliciani(1998)对新兴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制造业的产量与其内部服务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郑吉昌等(2008)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研究对象,指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構建与发展,必须匹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这样才可以形成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有实力的产业集聚,保障产业的竞争力。韩东林等(2013)通过理论与实证,发现高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呈现协同集聚的现象,并且高技术服务业的成本支出可以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陈仕鸿等(2014)实证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细分行业与高端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以及显著地正相关关系。

以上对于二者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实证研究比较少。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下,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其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呢?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制造业增加值的贡献如何?都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问题,这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模型

为了解答上面的疑惑,有必要梳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高端制造业增长的内在机理,本文借鉴Ciccone和Hall的研究模型,参考李杨、程斌琪的研究,使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S)的垄断竞争框架,试图分析生产性服务促进制造业增长的机理。设定制造业生产中的中间复合投入为Z:

其中,u为各种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替代弹性,u>1且u值越高,该生产性服务厂商的垄断力越强,其他生产性服务的可替代性就越低。n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类别。

以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作为设定模型的基础,参考江静、刘志彪和于明超的研究,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加入函数式,作为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三生产要素:

函数式左边代表各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函数式右边A代表制造业行业的科技水平,L代表制造业行业劳动投入量,K代表制造业行业资本投入量,Z代表制造业行业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量。α、β、γ分别代表制造业行业劳动、资本、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的产出弹性,各系数值理论上均大于0。

在标准的D-S模型中,垄断竞争的服务业企业实现边际成本定价,并且自由进入使其均衡利润为零。因此,均衡时每种服务的边际成本之和等于弹性的倒数,生产性服务的价格P=mc×u,mc为生产性服务的边际成本。假设生产x单位的生产性服务需要ax+v单位的劳动投入,单位劳动投入需要支付报酬w,ax和v分别代表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则边际成本为aw。单个服务企业最大化其利润函数π=px-w(ax+v),在一般的均衡时,厂商的边际净收益为0,此时的均衡解为:π=0,即:

据此可得如下结论: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扩大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产出增长,且制造业产出增长率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扩大而降低,即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规模和制造业产出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实证分析

本部分内容旨在对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并试图分析作为制造业高级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否促进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增长。

(一)数据资料来源及行业界定。数据资料来源于西部十省(甘肃、陕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宁夏、青海、新疆)2005~2016的统计年鉴,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结合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房地产业这七个行业。

对于高端制造业,本文将其定义为制造业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行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其他制造业等七个行业。

(二)模型设定。为验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设定如下计量模型:

模型中各变量下标i均表示第i个标的高端制造业行业,t代表时间;为避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对以上各个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Lnindustry为被解释变量,为了更加清晰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高端制造业增长用高端制造业效率的提高来表示,不同的研究对制造业的效率指标选取也有相当的差异,本文采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产出效率;Lnservice为解释变量,本文选取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考虑到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可以直接反映一定期间各制造行业的真实资本投入以及规模经济效应,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固定资产净值代表各制造行业的资本要素投入,其对数值用Lncap表示;考虑到竞争因素,企业数量会对制造业产出产生重要影响,用Lncom表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数量的自然对数,反映的是行业的竞争程度;考虑到城市化水平可能影响制造业的增长,用城镇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来表示,其对数值用Lncit表示。ε为随机误差项,待估参数为5个β值。

在模型设定过程中本文做以下的假设:(1)劳动(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资本(固定资产净值)投入、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呈现正相关;(2)行业的竞争程度与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呈现负相关。

(三)实证检验。表1给出了西北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列出了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两种模型的结果,同时进行Hausman检验,本文选择随机效应。(表1)

在实证分析中,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的回归系数为0.43,在1%的水平下显著。在本文中取的是自然对数,这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0.43個百分点,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高端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越高,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越高。上述的分析结果支持了假设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企业数量的回归系数为-0.489,在1%的水平下显著。也就是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企业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反而下降0.489个百分点。即行业竞争程度与高端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明显的负相关性,这就支持了假说二。

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的回归系数为0.375,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0.375个百分点。这就支持了假说一。

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回归系数为1.223,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高1.233个百分点。这就验证了假说一。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端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提高即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端制造业的增长。

目前,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相较于东部地区而言,呈现出发展滞后、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的特点,成为制约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乃至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制造业要想实现向产业链高端的攀升,可以从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转变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思路、财税政策的创新等方面着手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Guerrieri P,Meliciani V.Service and the changing economic structure[J].Service in World Economic Growth Sysposium Institute,1998.

[2]郑吉昌.现代服务业:浙江经济发展转型的助推器[J].浙江经济,2008(21).

[3]韩东林,曹晓禹,周东东.中国高技术产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拉动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

[4]陈仕鸿,李良胜,徐姝妤.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5).

[5]Ciccone,A.and R.E.Hall. Productivity and theDeng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J].The 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96(1).

[6]李杨,程斌琪.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高端制造业增长[J].北京社会科学,2017(10).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西部地区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统计分析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