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次降准或在明年初
2018-10-24
10月7日,央行宣布再次下调各类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共计释放流动性约1.2万亿元。这次降准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结构。
本次降准的宏观背景是实体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回落至6.6%,四季度可能回落至6.4%。中美貿易摩擦的加深将会进一步削弱进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旦出口增速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有所回落,将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房地产调控的趋严,将会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渐回落。而目前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以及鼓励商业银行购买专项债的做法,也仅仅只能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温和反弹。
本次降准的金融背景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依然较大。尽管之前央行两次定向降准的目的之一均是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然而,在金融监管环境趋严、银行资产大量回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通常倾向于削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过去几个月发生了社会融资总额增速远低于人民币贷款增速、M1增速持续低于M2增速的现象,背后其实均反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可能不降反增。要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需要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供给、监管部门在监管政策方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并保持股权市场的活跃。
本次央行降准反映的另一个问题,是央行并不认为短期内通胀会成为重大威胁。前一段时间,包括油价上涨、寿光水灾、非洲猪疫、中美贸易摩擦、一线城市房租上涨等事件提振了市场关于经济滞胀的预期。但这些通胀事件均属于供给侧冲击,如果没有需求侧配合,短期内对通胀的影响不会太大。
在降准的同时,央行强调,降准不会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显著贬值压力。事实上,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继续压缩中美利差,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基本面上面临贬值压力。央行的上述表态,一方面说明央行认为国内目标要优先于对外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强了央行影响中间价的能力、资本外流的各种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加强,此外央行还保留着外汇储备干预与离岸市场干预的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
本次降准的另一个背景是房地产市场已得到基本控制。目前受棚户区改造规模下降影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回落。受房地产调控趋严以及银行信贷控制影响,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加快回落,而一线城市房地产保持价格阴跌、成交量收缩的冰封状态。只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松,央行降准预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很有限。本次降准后,预计央行在年内继续降准的概率较小,下次降准可能会放到明年初、春节前。
学术观点
是什么促成了国际制度竞争的退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宋亦明
“国际官僚与国际制度竞争退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年第8期
当前,国际制度竞争成为国际纷争和国家间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演进趋势,然而部分相互竞争的国际制度却“逆势而动”,它们的制度间关系不仅转向缓和,而且还开展了密切合作。根据逻辑推断,国际制度的竞争力、国际官僚的政策取向、制度主导国的权力地位可能是促成国际制度竞争退出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国际制度竞争力较差与制度主导国权力地位较低并非国际制度竞争退出的必然因素,相反,是国际官僚对另一国际制度威胁的再认识、对制度间合作收益的新认知以及获得的“技术保护带”促使它们不再热衷竞争性政策和行动,由此促成了国际制度竞争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