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2018-10-24河南省荥阳市妇幼保健院450100徐振亚
河南省荥阳市妇幼保健院(450100)徐振亚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推广,手术麻醉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大问题[1]。本文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进行探讨,以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20例为例,现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就诊于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从中选取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20例,按照产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8±2.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1.0)周,包括初产产妇49例,经产产妇11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9±2.1)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5±1.0)周,包括初产产妇47例,经产产妇13例。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术前行常规检查,均行手术腰硬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取12mg0.5%的罗哌卡因注射液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使用9mg0.5%的罗哌卡因联合5μg舒芬太尼注射液,在15~30s内注射完毕,观察产妇麻醉平面控制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采用新生儿Apgar对疼痛进行评价,0~3分表示十分疼痛,12~15分表示无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SBP和DBP以及HR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SBP、DBP以及HR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1。
2.2 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比较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2.3 产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5.0%(包括:恶心、呕吐2例,低血压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包括:恶心、呕吐9例,低血压10例)(X2=9.108,P<0.05)。
附表1 产妇SBP和DBP以及HR指标比较
附表2 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剖宫产中的腰硬联合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技术,并且腰硬联合麻醉已经被大量实践证实是一种可靠且安全的麻醉方式,相较于其他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在药物麻醉中,罗哌卡因是常见的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药效持久、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以及起效快等特点,并且阻滞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时,可经脊髓后直接作用于阿片受体,达到镇静效果。并且与局部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后,还能协同阻滞效果,提升麻醉药物的效果[2]。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经过罗哌卡因局麻之后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最终观察组产妇的SBP和DBP以及HR等术中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的药物起效时间更快,镇静时间更加持久。实践结果证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显著。总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疗效显著,药效持久,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