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24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王永亮任小晶刘飞段菲菲聂艳霞张志彪崔焕英刘峥嵘李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存活率淋巴瘤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455000)王永亮 任小晶 刘飞 段菲菲 聂艳霞 张志彪 崔焕英 刘峥嵘 李炜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针对此种淋巴瘤临床中通常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CHOP方案是化疗时的首选,其在早期的临床治疗中能取得显著疗效,但应用于中晚期的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治疗中有必要引入其他抗肿瘤药物[1]。肿瘤坏死因子可影响肿瘤的免疫调节,并通过参与血管生成加快肿瘤细胞的扩散,沙利度胺可阻碍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加快机体生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诱导细胞分泌出白细胞介素-2与γ干扰素,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本次研究对沙利度胺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作了进一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86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有21例、22例;年龄在38~64岁之间,平均年龄(54.21±1.37)岁;诊断处于淋巴瘤早期的有23例,处于中晚期的患者有2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在36~66岁之间,平均年龄(53.79±1.26)岁;诊断处于淋巴瘤早期的有22例,处于中晚期的患者有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进行常规化的化疗:第1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的剂量为751mg/m2;长春新碱的给药剂量为1.4mg/m2;阿霉素的剂量为40mg/m2。第1~5天口服泼尼松:100mg/d;第3天起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剂量为5μg/kg,持续5~8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口服,50mg/次,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均给予21d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的存活率进行观察。其中VEGF水平通过离心处理采集到的患者空腹静脉血,将得出的血清进行密封,并保存于零下20℃的冰箱中待检,血清中的VEGF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 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VEGF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详情见附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中共有4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1%,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不良反应经相关处理后均消失。详情见附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3年的存活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年后,由记录的数据可得观察组共有40例存活,3例死亡,其3年的存活率为93.02%;对照组共有32例存活,11例死亡,其3年的存活率为74.42%。对比发现两组患者3年存活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发病早期肿瘤细胞并未有较为稳定的免疫耐受产生,且此时血供对局限的小病灶也未有较大影响,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加快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的产生与发展[2]。目前临床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主要是CHOP方案及R-CHOP方案,其中R-CHOP方案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方案中的关键药物——美罗华价格昂贵,因而其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而CHOP方案中药物成本相对较低,且其对早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因而被较多地采用,但CHOP方案应用于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时,对淋巴瘤的控制效果不佳[3]。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CH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后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少,但患者3年的存活率较低,仅为74.42%,说明此化疗方案不能有效控制淋巴瘤细胞的扩散,疗效不佳。沙利度胺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有诱导效果,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膜受体,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阻碍病变血管的再生,最终减少肿瘤的复发[4][5]。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21d后,患者的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最终下降值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单纯使用CHOP方案相当(P>0.05);患者3年的存活率高达93.02%,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将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显著提高患者体内NK细胞的活性,阻碍肿瘤细胞稳定耐受环境的建立,有效控制肿瘤的恶化[6][7]。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的变化比较(±s,ρg/ml)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的变化比较(±s,ρg/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n=43) 351.41±1.14 191.47±1.04 269.90 <0.05对照组(n=43) 352.01±1.22 256.53±1.13 160.76 <0.05 t 1.00 110.71 - -p>0.05 <0.05 - -

附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较单一采用CHOP方案治疗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存活率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认识儿童淋巴瘤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