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种选育对天祝白牦牛体尺及产肉性能的影响
2018-10-24何梅兰
何梅兰
(天祝藏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甘肃 天祝 733299)
天祝白牦牛是分布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草原上的牦牛地方品种,是我国乃至世界珍稀的牦牛种质资源,已被列入《中国牛品种志》和《甘肃省家畜品种志》。天祝白牦牛的生产性能、外貌有其独特的性状,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品种本身存在群体规模小、生产性能较低、体格体重小、体型外貌不整齐、商品率低下、经济效益欠佳等不足。本试验旨在通过较长时期的本种选育,在天祝白牦牛保种核心群中不断对公、母牛进行选种、选配,并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增加群体中优秀个体的数量,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
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
2005年-2016年在天祝白牦牛主产区的松山、石门、抓喜秀龙、华藏寺、打柴沟、西大滩、安远等乡镇的天祝白牦牛保种核心群中16月龄及5周岁牛只。
2 试验工具及方法
试验工具有测量牦牛体尺的测杖、卷尺、软尺及台秤等。
体尺测量方法:主要测量天祝白牦牛的体斜长、体高及胸围三项指标。
体高:指鬐甲最高处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测杖测量。
体斜长:指肩端最前缘至臀端坐骨结节的直线距离,根据牛只的体型大小可以用软尺或卷尺测量。
胸围:指肩胛骨后角处垂直于体躯的周径。测量时注意卷尺的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和中指上下滑动为准。
活重:对于16月龄的牦牛,可以用台秤称重。称重一般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连续称重两次,取其平均值。
胴体重:指牦牛去除头、蹄、皮、内脏器官的胴体(带肾脏及其周围的脂肪)的重量。用台秤称重。
因为天祝白牦牛属半野性动物,对于成年牦牛来说,其活重不易称重,所以可以用经验公式估算,即:牦牛活重(kg)=体长(m)×胸围2(m)×70。
3 试验内容
通过测量天祝白牦牛保种核心群中5周岁牛只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指标,计算出天祝白牦牛的体重;用台秤称出16月龄牛只的活重及胴体重。整理统计2005—2016年保存的保种资料,通过对天祝白牦牛体尺及体重等指标的比较与分析,探讨通过多年来的保种选育,天祝白牦牛的体尺与产肉性能的变化情况。
4 技术方案
4.1 建立保种群
以分布数量较多、体型外貌比较整齐的西大滩、松山、华藏寺、打柴沟、安远、朵什六乡镇为纯种繁育区,以村、组为重点,组建天祝白牦牛核心群,去势所有黑花公牛和劣质公牛,淘汰黑花母牛,所生产的优良种公牛补充到天祝白牦牛选育群中。
以抓喜秀龙、石门、炭山岭、天堂、赛什斯、赛拉隆六乡镇为选育提高区,将天祝白牦牛所占比例为30%以上的村组进行重点选育,配套组建起点较高的选育群,所生产的优秀种公牛将调给到天祝白牦牛扩繁群中,优秀母牛将补充到天祝白牦牛核心群中,开展选种选配,突出发展天祝白牦牛数量。
以生产规模小的哈溪、大红沟、祁连、旦马、毛藏等五乡镇为繁育推广区,选择养牛积极性高的重点村、重点户,组建天祝白牦牛扩繁群,生产出的优秀母牛将补充到天祝白牦牛选育群中,同时从纯繁区调给种牛供种,大力改良黑牦牛,积极发展天祝白牦牛。
4.2 选种、选配,开展纯种繁育
对天祝白牦牛核心群和选育群内的公母牛,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天祝白牦牛》和对种牛的初选、再选及定选的选种方法进行选种,并将选出的优秀种牛进行有计划的选配,开展纯种繁育,去劣存优。
4.3 测定生产性能
在每年剪毛时期(6月上旬~7月中旬),对保种核心群中的牛群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整群、种牛鉴定,登记造册,完善育种记录。
5 结果
主要体尺及产肉性能的变化
表1 天祝白牦牛体尺及产肉性能变化表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十几年的本种选育,5周岁公、母牛的体高分别增加了11.69 cm、4.03 cm,体斜长分别增加了10.12 cm、3.1 cm,胸围分别增加了10.62 cm、3.08 cm,活重分别增加了15.46 kg、10.91 kg;16月龄牛只的活重及胴体重分别增加了17.56 kg及9.1 kg。天祝白牦牛的体尺及产肉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6 结论与建议
试验结果表明,在天祝白牦牛的本种选育工作中,所建立的保种选育体系是正确的,方法及措施是得当的。通过多年的本品种选育,提高了天祝白牦牛的生产性能,增加了天祝白牦牛的数量,保种效果显著,对地方品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天祝白牦牛的本种选育过程中,在对种用公、母牛进行严格鉴定、等级评定、选种、选配,进行纯种繁育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棚圈建设、培育草原、建植人工饲草料生产基地,贮备足够的饲草料,改变饲养管理方式,才能不断地提高天祝白牦牛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