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政策实施进展与成效
2018-10-24任媛媛张文君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文/任媛媛 张文君(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17年初,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复函同意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安徽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后,获批的又一国家级战略平台。安徽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提出的“形成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国际化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集聚一支国际一流人才队伍,产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及产业创新成果”的发展目标,在平台、人才、科技、产业四个关键环节加快政策部署,努力构建有力支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并取得了如下成效。
一、重大平台建设有力推进
安徽省先后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关于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意见》《支持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合肥市高新区配套出台“创新十条”政策,从资金、土地、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全要素保障。在以上政策的带动下,重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安徽将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已报国家部委。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位于合肥市高新区,一期建设用地744亩,一期总投资70亿元,计划到2019年实现初步完善的研究布局,到2020年基本完成筹建工作。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核聚变领域的国际先进地位,建设核能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平台,争取在2018年被批准为新能源国家实验室。
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除现有三个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和全超导托卡马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谋划建设四个新的大科学装置,以期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设施”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落地的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项目正式启动,“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项目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强磁光综合实验装置”正在谋划建设中。
前沿交叉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天地一体化网络合肥中心作为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完成初步评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批,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等三个中科院在皖“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大基因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能源创新平台正在加快建设。
典型案例
“科学岛”建设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
2018年3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技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明确首批建设10个安徽省实验室和10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并分别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和300万元,培育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和“先锋队”。在这样的政策机遇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依托合肥市“科学岛”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启动建设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
磁约束核聚变安徽省实验室将按照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聚焦热核聚变工程及技术研究,积极参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工程设计和聚变堆核心部件的预研,为将来建成世界首个聚变实验电站作出贡献。为支持安徽省实验室开展重点项目研发、科研设备购置、科技成果转化,安徽省规定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开设专门渠道优先支持,并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其中50%用于成果奖励,50%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磁约束聚变安徽实验室有望加快质子重离子技术、高温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尖端技术转移转化的步伐,并逐步应用在材料改性、医疗卫生、采矿探测、污染治理等领域。
二、吸引高端人才能力增强
围绕国家科学中心面向全球引进科技人才的部署,安徽不断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加大引才奖补力度、提供签证居留便利、强化知识价值激励等10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合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未来五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以上政策均产生明显的效果。
人才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立以来,依托大科学装置、中央驻皖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17年,国家科学中心新增院士2人,新增万人计划、千人计划、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端人才90余人,新增省部级高端人才110余人。
引才奖补受惠力度增大。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对全省特别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平台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资助,对引才用才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引才平台最高一次性可获100万元奖补,首批201名高层次人才和28个引才平台受到奖补。
人才服务保障得到加强。2018年初,安徽省在全国首批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其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关单位已办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22张,占全省90.9%,为外国专家团队来皖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支持。正在规划建设的“安徽·合肥国际人才城”,将打造成为集高端人才服务、资源共享交流等于一体的高层次国际人才集聚和开放共享的高端窗口。
典型案例
人才签证助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进外籍高端人才
2018年2月初,安徽省外国专家局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引进的10名外国专家团队办理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外国专家可根据此函申办有效期5至10年、多次往返的外国人才签证。这10名专家主要是来自意大利国家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机构、欧洲著名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机构的研究装置负责人、资深物理学家、教授、高级研究员等。这些专家利用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装置,与我国联合开展可靠性鲁棒的垂直位移稳定控制、准雪花偏滤器位形多变量输入输出控制等关键性难题研究。
通过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意大利上述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将通过高端专家团队引进、交流互访等多种形式,推动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承担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关项目建设。
三、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安徽省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继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后,省政府再次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以奖励、后补助、股权投资和债权投入等多种支持方式,最大化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截至2017年10月底,该项政策审核兑现的项目,涉及4个方面,共计1838项,兑现资金约5.4亿元。其中科技研发方面兑现项目1112项,兑现资金约3.2亿元;成果转化方面兑现项目144项,兑现资金约0.4亿元;企业孵化产业化方面兑现项目419项,兑现资金约1.1亿元;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兑现项目163项,兑现资金约0.7亿元。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根据政策兑现情况可以看出,政策实施更加注重绩效导向,企业、高校院所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创造得到激励,科技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 “科技十条”政策审核兑现资金项目分布
四、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
安徽省先后出台《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打出了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组合拳”。
2017年,合肥市“三重一创”建设财政配套资金达28.6亿元。安徽省省级和合肥市市级层面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达4.4亿元。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合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等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精准医疗工程、量子通信等11项工程(专项)获批纳入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量子通信(合肥、芜湖)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智能汽车重大专项的智能辅助驾驶(ADAS)技术和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获得突破进展,研制的样车可实现从合肥科学岛无人驾驶开到江淮汽车集团总部,年产十万台新能源汽车项目主体厂房已完成建设。
典型案例
安徽量子基金带动量子产业腾飞
量子信息处于世界科技顶端,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量子信息技术,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列入安徽省“三重一创”建设内容,将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并于2017年12月,为量子科学领域专门设立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的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采取“产业+基金”和“基地+基金”的模式,重点支持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倾力推动安徽量子产业发展,打造全球量子及前沿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
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作为安徽省“三重一创”基金首个落地的子基金,重点投向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算等量子科学领域有关企业以及其他前沿技术企业,目前已经与科大国盾、国科量子等量子骨干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2017年,安徽科大国盾支撑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世界首条长距离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个上线投用的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未来在量子基金的带动下,安徽量子产业将实现新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