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也有专科天才

2018-10-23

奇闻怪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蜂蜡蜂巢长颈鹿

每一种动物,自有其天才的一面。而动物的天才本领,既是来自遗传,又是由长期锻炼与顺应环境所塑造。动物在特定的生存领域中,积累了很多聪明的本事,简直就是“天下圣手”,它们化纷繁为独创,令复杂成绝妙,真实中现伟大。因种种神妙之举,这样那样的动物,被誉为“专科天才”,实在一点儿也不过誉。

“精密”数学家:蚂蚁、蜜蜂、蜘蛛

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蚂蚁终日奔忙,虽辛劳,但很少做无用功,比如当蚂蚁有了自己的行动目标时,从此地到达目标的行程总是最短。再比如,搬动体积成倍的大、中、小三块食物时,分工搬运这三块食物的蚂蚁数必然成倍分配。因为蚂蚁很小,常须发挥团队效应,所以派兵遣将要有严密的数学头脑。正是长期的生活磨炼,使得蚂蚁计算本领首屈一指,享有昆虫“数学家”美誉。英国科学家亨斯顿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死蚱蜢按4∶2∶1的体积切成三块,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后,分别聚集在食物边的数量恰好也是4∶2∶1。

蜜蜂的数学识记能力,比蚂蚁差不了多少,难怪有句俗语叫做“蜜蜂小,能为王”。每天,蜜蜂中的“侦察员”,飞出去侦察蜜源,回来后用特有的“舞蹈语言”报告花蜜的方位、距离和数量,于是蜂王就分派不同数量的工蜂去采蜜。奇妙的是,它们的“数学定位技巧和蜜源报告”相当精确,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两名德国昆虫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蜜蜂不仅会计数,而且还能根据地面变幻的标志物及顺序判断方向和位置。起先,他们训练蜜蜂到距蜂巢很远的一个盛有糖浆的饲料槽中,去吸食糖浆,一路上没有设置明显的定向标记物。随后,实验人员在蜂巢到盛糖浆饲料槽方向的线路上放置了一个高大帐篷,然后不断增加帐篷数量,而且在相邻的帐篷间再放上另一个盛有糖饲料的料槽。结果发现,大多数蜜蜂仍飞向远离蜂巢的那个饲料槽。可见,大多数蜜蜂在采蜜时,会记住已侦查到的蜜源周围的树木、灌木丛、花坛及其他天然固定标记的数量,数学记忆水平是一流的。

蜘蛛堪称“几何天才”,它能控制昆虫的数量。蜘蛛结的八角形“八卦网”,既复杂又美丽,人们即使用直尺或圆规,也难画得像蜘蛛织出的网那样匀称、那般鬼斧天工。

尝毒预警天才:长颈鹿

在南非草原上,身高达5.8米的长颈鹿伸着长脖子,可以吃到驼刺合欢树冠上的叶子。驼刺合欢也不是随便欺负的。它的防御措施也不一般,在叶子间会慢慢长出5厘米长的像钢针般的硬刺,这些刺实际上是变态防御叶。长颈鹿顺“叶子”而动,也来个彻底武装,它的舌头、喉咙、食道和胃壁都渐渐长了厚厚的皮制“铠甲”,就算吃下去几千克图钉,也不会受伤。

长颈鹿在吃这些带针的叶子时,从不垂直对着树枝下嘴,而是活动下颌从侧面捋着吃,这样只接触刺的侧面而不会碰到刺尖。因长颈鹿的舌头长而窄,舌尖可以灵巧地卷住薄薄的叶子,并把刺从叶子中挑出来。

驼刺合欢看“硬”的不行,就来“毒”的。一旦发现长颈鹿开始吃叶子,不出10分钟,驼刺合欢就开始在叶子里生产出一种毒素,若长颈鹿吃的量大可以毙命。不少羚羊,就因为啃吃驼刺合欢的叶子,痛苦万分地死去。长颈鹿是聪明绝顶的动物,在羚羊不断死去以后,想出了对策。长颈鹿吃驼刺合欢树叶从不贪婪,在一棵驼刺合欢上啃叶子的时间,绝不超过10 分钟,一旦尝出毒素的苦味,它马上踱向下一棵树。然而,驼刺合欢也不是无能之辈,鉴于长颈鹿吃树叶的改进方案,它也和同类约定了报警气味,并经由风的传递向附近的驼刺合欢发出信号:“注意,敌人来了!开始放毒!”

若是顺风,50米内的其他树收到警报便能行动,5分钟内就释放毒素。当长颈鹿走去被报警树那里吃树叶时,甚至1分钟不到就得草草收场。没吃饱的长颈鹿,只好再往前走。长颈鹿一旦发觉嘴里的叶子变苦的速度加快,就会反其道而行之,逆风去找难以收到警报的树。若恰好哪天没有风,长颈鹿会快速跑到50米以外,逃离气味警报区域去啃树叶。长颈鹿与驼刺合欢“斗智”水平,令人啧啧称奇。

神奇化学家:貂熊

在大兴安岭的高寒林海中,栖息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動物——貂熊。这种动物,人称“身穿毛裙子的飞熊”,因繁殖力低下和多层次捕杀,时下的数量稀少。

貂熊,外形似熊又像貂,头的前脸儿有点儿像狼,嘴岔较长;身长约一米有余,披着浓密的毛,其强壮的身躯绝非狼可比,介于黑熊和狗獾之间;而蓬松的大尾巴,又与紫貂别无二致……貂熊特贪吃,其拉丁学名的原意就是中文“贪吃”二字。它不但长相特别,而且智力非一般动物能比。在动物园,很少有它的身影,说它是“独行侠”倒十分贴切。

貂熊本领高强,不仅会游泳,还会爬树和纵跳。使用埋伏袭击技巧,对它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脚宽体轻的貂熊,还善在深雪上奔跑;而身重的有蹄动物,在深雪区因蹄腿下陷,难于奔跑,貂熊便有意将猎物赶到深雪区,以扬己所长。更为奇妙的是,貂熊还会辨认猞猁的脚印,沿迹尾随,勇夺猞猁捕到的猎物。貂熊甚至还敢钻进猎人的帐篷,偷走猎人的粮食、肉类和捕获的动物。

貂熊还有一样超级“化学武器”。貂熊的臭液里,有特殊臭味和麻醉液成分,可麻痹人和动物的神经中枢。貂熊的“化学武器”,就生在肛门部位,平时储存,若同尿液和屁一起喷出,绝对令所有生物难以忍受。貂熊常用臭液保存食物,吃不了的食物撒上点臭液,无须遮掩,绝对丢不了。貂熊饿到极点,会用臭液划个圈,圈内的小动物闻到这种气味,就像中了魔法一样站在圈中不敢乱动,乖乖受死。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不敢冒然跨入“禁圈”去争夺。如果豹和狼不管那一“套”,貂熊干脆在臭液圈上打个滚,使臭味遍布全身,对方被熏得晕头转向,不得不打着喷嚏退避三舍,更别说下口争抢或吃了。

侦查通讯专家:响蜜鸟

蜜獾和响蜜鸟,绝对是一对好搭档,它们共同组成了“捣毁专家组”。蜜獾平时最喜吃蜂蜜,是野生蜜蜂的头号敌人。它牙齿锋利,前爪粗硬有力,适于挖土、爬树,专捣碎蜂巢。它皮肤坚硬厚实,毛既密粗又深厚,不怕野蜂蛰。而响蜜鸟呢,身为侦查专家,平时总是忙于寻找野蜂巢,它所感兴趣的不是蜂蜜,而是组成蜂房的蜂蜡。但要让它把蜂巢弄破,它却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只好找蜜獾当帮手。

野蜂常把巢筑在高树上。一旦目光敏锐的响蜜鸟,发现树上有蜂巢,便马上扇动翅膀,并发出“哒哒”声;一听到这种呼叫信号, 蜜獾就立即钻出洞来, 在响蜜鸟的带领下向蜂巢跑去,快速地爬上树。而响蜜鸟,则在一旁静静等待蜜獾把蜂巢咬碎,赶走蜜蜂,再一点点把蜂蜜吃掉。当蜜獾美餐一顿离去后,就该轮到响蜜鸟享受蜂房里的蜂蜡了。在响蜜鸟的嗉囊里,有许多共生菌和酵母菌, 这些菌类能分解蜂蜡,把蜂蜡变成可消化的营养物质。

当地黑人发现这个秘密后,也经常把废弃的蜂蜡送给响蜜鸟。响蜜鸟知恩图报,它也会把人引到有蜂巢的地方。于是,响蜜鸟和黑人也建立起了“甜蜜的友谊”。

动物的专科天才,真是数不胜数。专科天才,无疑是动物智力和体能的特殊表现,也是它们对逆境的独特回应。

猜你喜欢

蜂蜡蜂巢长颈鹿
2021年中国蜂蜡出口情况(1-9月)
不要小看长颈鹿
秋季自然教育活动:树叶上蜡
走进科学
长颈鹿的烦恼
蜂蜡疗、蜂针疗、蜂胶酊治病好
换蜂巢
长颈鹿
长颈鹿
二煎法快速提纯蜂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