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建设的荣县策略

2018-10-23韩明祝

当代县域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荣县成渝示范区

韩明祝

荣县位于四川南部,面积1609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2016年,在全省175个区县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60位。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荣县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致力于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中,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以工业发展为突破点和着力点,以融入成渝、配套成渝为主要方向,以建设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荣县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建设配套示范区有意义、有必要

——融入全省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有效载体。为更好地落实省委战略部署,充分享受成都与其他市(州)联动发展的政策红利和立体全面开放的发展机遇,荣县亟须在全省经济发展新版图中找到“荣县定位”。建设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将有力促进县域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加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推动省委战略部署转化为荣县生动实践。

——助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当前,自贡正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荣县作为自贡经济发展的西翼支撑,建设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是荣县探索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将成为荣县助力自贡开创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局面的最佳路径。

——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荣县作为一个依托煤炭、盐卤资源发展起来的县域城市,一段时期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源开发,县域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推动GDP迈向200亿元。但是在继续向上攀升的过程中,荣县经济增速逐渐放緩,面临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接续不畅、转型升级乏力的难题,陷入了类似“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亟须寻求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培育壮大新的增长极。建设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将为荣县引入优质资本、引进高新技术提供重要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建设配套示范区有方向、有目标

立足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深度研究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趋势和内在需求,对成渝地区进行“自身条件匹配度”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荣县确定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保健产品)、机械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为重点配套产业。为确保配套产业“配”得来、“接”得好、“走”得远,应不断弥补短板,抓好五项工作。

——多维强化招商引资。一是围绕重点配套产业,瞄准成渝产业发展最新动向,利用大数据动态跟踪技术,对成渝经济区企业布局、物流链条、产品结构等精确分析,提升招引精准度。二是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鼓励本地企业加入成渝企业家联盟,重点加强与商会、协会联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丰富招商网络。三是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探索PPP市场化运作,引入园区运营企业,全面强化园区竞争能力;探索建立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飞地挂牌共建模式。四是加强对外宣传,运用传统媒体、自媒体、博览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向目标招商企业、省市上级工业及招商部门、产业关联区域政府部门及时推送荣县建设成渝经济产业配套示范区的宣传资料。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完善土地储备和供应机制,对上争取预留指标,利用增减挂钩等政策,鼓励“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模式,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高配套产业用地保障能力;支持配套产业企业争取直购电、富余电和留存电等电价优惠政策,实施园区电力体制改革和用气“转供”改“直供”,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二是搭建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开发“助保贷”“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地方性金融产品,完善企业“应急临时周转金”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网通办理”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压缩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建立示范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制度和管家式服务机制,建立部门与部门、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机制,提升服务精准性、时效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公平开放市场环境。五是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面貌,加快构建道路桥梁完整、车辆规范行驶、商户门面整洁、街边市场规范的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六是积极推动成宜高速、雅眉乐自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县内交通路线与成渝无缝连接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县内乡村公路、产业环线、入户道路等建设,增强交通运输整体服务能力。

——育强本土产业主体。一是探索“一企一策”重点帮扶,引导企业技改扩能,成为产业配套的重要支柱。盘活、整合县内企业存量资产、优势资产,稳步引导同类企业合并重组、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二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抱团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中小企业总量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三是实施行业领军企业、朝阳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盟,全力支持清华大学在荣县设立教学研究基地,推动“产学研”融合;扎实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

——做优做强人才支撑。一是加快引进培育壮大领军人才、工匠和产业人才、致富带头人,积极参与省“千人计划”、市“双千计划”,深化“智汇荣州·三百行动”“田园人才孵化器”等引智引才工作,推行“人才服务绿卡”,实施企业和企业家梯次培育计划,促进民企“二代”掌门人茁壮成长。创新引才用才模式,健全专家决策咨询制度,推进双向兼职、联合聘用、交叉任职、技术入股、人才驿站等模式。二是积极打造在外务工回乡就业信息平台,畅通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渠道;围绕配套产业链条,借力市职业技术学院、县职教中心等平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进入本地企业务工,逐步壮大“蓝领”队伍。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加快建设荣州现代物流园项目,加强县域接驳物流运输网络建设,着力开展面向成渝经济区的配送物流,加速融入川南大物流圈。积极拓展集装箱运输,加强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大自贸区合作,拓展国际贸易通道,进一步降低产业配套过程中运输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依托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强化与域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设电商平台,促进电商与实体企业深度融合。依托全县农资店、村活动室等资源,完善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鼓励引导电商企业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

猜你喜欢

荣县成渝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茶香引客:荣县花茶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双溪湖》传承千年古县文脉 弘扬师书之乡文化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四川荣县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浅论荣县军政府旧址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