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区域发展环境分析与评价
2018-10-23王维马静李宏扬
王维 马静 李宏扬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170208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YJC630112);黑龙江省教育
厅基本业务专项人文重点项目(135209401);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QSX2016-01ZD)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獻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发展养老产业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环境的差异,基于熵值法构建养老产业环境评价模型,评价31个省(直辖市)养老产业环境,将其分为均衡、亚均衡、脆弱与滞后四种类型。在利用三维分布图对养老产业环境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揭示各类养老产业环境的特点,结合区域养老产业环境优势与劣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产业 区域环境 协调共享 熵值法
引言
我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养老产业环境建设任务伟大而艰巨。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2亿,且健康状况不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人口老龄化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据统计,我国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22768亿元,而用于国内社会养老的资金为2116.7亿元,占比仅为0.29%,对于占全国人口总数16.1%的老年人口而言,现有社会养老投入微不足道,这促使社会养老产业化成为必然。据预测,中国养老产业2020年将迎来5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到2053年产值将超过106万亿元。养老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社会价值促使学者开始关注该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国外养老产业研究起步较早,现阶段研究主要从养老模式的探索、养老保险体系优化以及政府支持等角度进行探索。英美等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来促进养老产业发展。Jason(2012)对英国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发现,配备专业技能人员可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减轻养老院的压力。Marx(2011)等人研究了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增加专业服务人员培训、实施医养结合等建议。Storz C(2011)认为日本养老服务业发展应注重政府在产业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实施养老机构鼓励政策,制定养老机构准入制度,提供金融贷款支持等措施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Inese(2016)在调查拉脱维亚经济发展和人口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养老金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并予以完善。Charles(2017)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通货膨胀环境下的最优养老保险问题,发现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养老保险产业的投资风险影响显著。
国内养老产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重点也由最初人口老龄化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向养老产业的发展探索过渡。国内研究中,较多的学者针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我国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新思路以及“异地养老”、“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例如,王国锋(2016)通过对国内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资源环境、完善政府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等适合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及建议。宋悦(2016)针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探究,结合德、英、日三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应注重整合资源,构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新兴养老模式。部分学者通过PEST模型等方法对个别省市养老产业的环境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刘记红(2016)通过PEST方法分析了南通养老产业的宏观环境,探讨了养老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刘雅君(2016)、杨武(2016)分别对吉林省和安徽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开展特色养老服务业、加强专业服务人员培训等意见。孙冬燕(2017)分析了海南省发展“候鸟”养老产业的优势、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与政府的引导等建设性意见。
综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不同养老模式或养老保险问题,国内个别学者针对我国部分或单个省市养老产业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但是,已有养老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定性研究上,缺少对多区域养老产业环境差异的比较研究,更缺少集成经济、社会与医疗科技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对养老产业发展区域环境探析不够深入,这致使建立在环境适应性基础上的养老模式或产业优化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较为困难。因此本文从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七大地区(不含港澳台)养老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入手,以养老产业环境区域化差异分析为着力点,利用调查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探究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而依据产业环境的综合评价状况对31个省(直辖市)进行分类,揭示不同类型养老产业环境的省(市)现有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比于已有国内外研究,本文的特色与贡献主要表现如下:构建养老产业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我国养老产业区域环境定量评价与分类;利用三维分布图进一步细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养老产业环境,为省域养老产业环境聚类及改善方向的明确提供方法。
不同地区养老产业发展概况
养老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可分成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和盈利性养老服务产业(张郧,2015)。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通过政府出资和社会捐赠等方式维持日常运营,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机构养老床位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地区基础养老产业的发展情况(宋悦,2016)。盈利性养老服务产业的经营主体是企业,而上市养老企业在盈利水平和规模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地区养老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因此,本文以养老机构床位数和养老上市企业为重点,分析各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据A股上市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底,养老产业的上市企业有57家,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58.1万张,各地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考虑到华东、东北等地区包括的省份数差异较大,故采用各地区统计指标的均值进行分析。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各地区省份床位数均值存在较大的差异。华东、华中地区养老机构床位数较多,社会基础养老产业发展较好,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床位数最少,反映当地社会基础养老产业发展较为落后。通过表1中养老上市企业数量及主营业务的分析,可以发现华南地区各省养老上市企业均值最多,且多从事养老地产、旅游、医疗和养老投资业务,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广东省的医疗技术与投资环境优势所致;华东地区排序第二,养老上市企业均值数仅次于华南地区,且主要从事养老医疗保健品、地产和投资等业务;养老上市企业均值数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地区,其主营业务为医疗保健及技术投资。华北地区养老产业企业数虽落后于华南、华东地区,但该地区内的北京市养老企业上市数量相对较多,且北京在国内率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与信息技术平台的投资建设,为该区域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西北地区养老企业数最少,反映当地养老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这与地区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有关。
我国七大地区养老产业区域环境基本状况分析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辞海编纂委员会,1999),是由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等构成的整体系统(张志泉等,2005),某一产业的主要区域环境要素会因产业特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老年人群存在病弱、失能等特点,致使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等也需要当地医疗条件的支持,因此养老产业的区域环境要素指标除经济环境要素(人均GDP、养老支出等)、社会环境要素(老龄人口数与反映宜居程度、自然生态质量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之外,还应包含医疗科技水平。本文借助《中国统计年鉴2016》等相关文献,对数据手工整理、分类后,统计出2015年底各地区(港澳台除外)相关环境数据,如表2所示。
(一)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依据表2人均GDP指标来看,华东地区此指标均值最高,反映该地区居民消费能力最高,其他区域人均GDP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华北、华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地区。从区域养老支出占比来看,西南、西北、华中地区养老支出占比较高,较为重视养老基础建设;东北地区社会养老支出占比最低,华北、华南地区居中,这也反映出东北地区养老建设力度相对薄弱。整体来看,七大地区社会养老支出占比均值都不超过0.35%,而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养老支出在2004年已经达到当年各国GDP的35%、29%、24%、14%。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社会养老投入过低,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養老产业具有时代的必要性。
(二)区域人口与生态环境分析
老年人是养老产业链的终端,老龄人口数量是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如表2所示,各地区老龄人口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华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可见,华东、华中地区发展养老产业存在市场优势,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市场需求不足。除了老龄人口数量外,城市绿化水平和空气质量水平也会影响人们养老居住地的选择。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定程度反映城市生态质量,对老年人居住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表2显示,华北地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相对较大,各省均值为5.31m2,华南、华东地区次之,华中地区各省均值最少,仅为2.79m2。而就环保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来看,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海南、浙江、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天津、山西、陕西等省份。综上可述,华东、华南地区无论是环境绿化还是空气质量都较适合老年人的度假与居住,对于地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适合发展“候鸟式”养老;华北、华中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对于养老度假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
(三)区域医疗技术环境
较多省(市)通过医养结合的模式发展养老产业,但这需要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和社区医院普及度的保障。一个地区三甲医院个数反映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三甲医院有能力设立社区医院且已在推行,可见三甲医院数是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指标。通过对表2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华东地区三甲医院总数最多,其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华南地区各省三甲医院均值最高,但在地区内各省分布极不均衡,海南省仅有5家三甲医院,广东省却高达66家,位居全国第一。因此,广东省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可作为该地区资源共享模式下发展养老产业的基础;西南、西北地区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从基层医疗载荷的数据来看,华东、东北地区的基层医疗载荷相对较高,反映该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承载更大的养老服务压力。
不同省域养老产业区域环境评价与聚类
(一)基于熵值法的养老产业环境评价
为了进一步探究区域环境因素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完成某市十三五养老产业发展规划之际,面向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与老龄人(或其子女)等被调查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表2中区域养老产业环境要素指标进一步筛选,调查结果删除了经济指标中的“养老支出占比”指标。在前文各地区养老产业环境分析中,使用“养老支出占比”的目的是要反映区域政府对养老产业的重视程度,这对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必要的,但它若与GDP、养老支出共同参与到产业环境综合评价中,就会对经济指标有重复贡献。因此,本文结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系统性与重要性原则,构建养老产业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即各项观测值提供的信息测算指标权重。设计基于熵值法的养老产业环境评价步骤与模型如下:
第一,选取31省(直辖市)样本数据(xij为第i个省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指标个数m=6),对指标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参照公式(1);第二,参照公式(2)计算各个指标值的比重(pij);第三,按公式(3)计算指标熵值(ej);第四,参照公式(4)计算指标熵权(wj);第五,按公式(5)计算第i个样本省(市)养老产业区域环境各维度评分与综合得分(zi)。得分越高,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越好。
(i=1,2,…,n;j=1,2,…,m) (1)
为方便,仍记x'ij为xij 。
(i=1,2,…,n;j=1,2,…,m) (2)
(0 (i=1,2,…,m) (4) (i=1,2,…,m;zi∈(0,1)) (5) 依托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6)梳理的各省养老产业环境数据,测算养老产业区域环境指标权重(见表3),各省养老产业环境各维度评分与综合得分(见表4)。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三个维度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相差不大,说明养老产业环境优化需要经济、社会与医疗技术的均衡支撑。 依据表4中各省养老产业环境评分,可以发现: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养老产业环境综合得分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因为上述省份在经济、社会、医疗技术等方面各有优势,且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与之相对,宁夏、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养老产业环境的综合得分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气候恶劣、老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以及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其余省份的养老产业环境存在一到两方面的短板,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二)养老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分类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各省份的养老环境的优势与劣势,本文将各省份养老产业区域环境的经济、社会、技术三个维度的指标评分(见表4)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各维度评价指标分布区间为[-1,1];然后,根据我国31个省(直辖市)在养老产业区域环境总体评价得分高低与三个维度分项评价得分正负值的相近程度,对省域养老产业环境聚类,初步完成养老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分类,将31个省的养老产业环境分为四个类型,如表5所示;最后,依据标准化后数据绘制养老产业环境状态的三维分布图,进一步细分养老产业区域环境,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由于31个省(直辖市)无一落在区域ⅢC内,故将我国养老产业的区域环境进一步细分为7种类型,表5中的均衡型与滞后型省份均未发生变化,而亚均衡型与脆弱型环境被进一步细分。亚均衡A类(区域ⅡA),包括山东、浙江;亚均衡B类(区域ⅡB),包括湖北、辽宁、四川、安徽;亚均衡C类(区域ⅡC),天津。同理,将脆弱型省份进一步分为:脆弱型A类(区域ⅢA),包括湖南、河南、重庆、河北;脆弱型B类(区域ⅢB),包括黑龙江和江西。图1中,每个省份在三维空间所处位置清晰表明的该省养老产业环境状态;不同省份在三个评价维度上的“负值”,反映其在经济、社会或技术环境上的相对劣势与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图1的区域ⅢC内无一省(直辖市)的分布结果,也显示出脆弱型与滞后型养老环境省份的经济水平均相对较低或地方养老支出相对较少的现象。 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各省的养老产业环境按经济、社会、医疗技术环境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熵值法进行定量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并对各省养老产业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不同区域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迥异,产业环境也存在差异。利用区域养老产业评价模型与三维分布图对31个省(直辖市)养老产业环境的评价及分类结果显示:我国存在均衡、亚均衡、脆弱与滞后四种养老产业区域环境类型。其中均衡型环境类型的省份有4个,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其养老产业环境最好,在经济、社会、医疗技术三个维度上均有优势。因此这些地区应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禀赋,积极向外埠扩张,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优势养老产业链,在维系当地养老产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带动其他区域养老产业的协调发展。 亚均衡养老产业环境的省份有7个,包括山东、辽宁、天津等。与均衡型相比,这些省份在经济、社会与医疗科技环境中的某一方面有相对弱势,但在全国排名中依然靠前。考虑环境短板所处维度不同,该类省市环境优化的努力方向不尽相同,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亚均衡A类省份,医疗技术环境存在不足,如山东。这类省份应注重相关的医疗服务技术与专业服务人才的引进,政策引导、支持医疗与保健等相关养老企业发展。第二,亚均衡B类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养老投入方面相对较弱,如辽宁。这类省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提高养老支出的专项投入,扶持相关企业上市融资,以此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第三,亚均衡C类省份(天津),其经济与医疗技术环境较好,但当地养老产业受众人群较少。为此,该省份政府应积极鼓励相关企业与机构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挥优势,在服务“京津冀”整体养老人口的战略实施中壮大产业。 区域养老产业环境问题较大省份有21个,经济相对不发达或地方养老支出较少是其共性。其中,脆弱型環境的省份有6个,包括河南、黑龙江等。这些省份在经济、社会与医疗技术三个环境维度中有两方面水平相对较低;滞后型养老环境省份有14个,它们大多集中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致使养老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医疗技术与人才缺乏,养老产业环境在经济、社会与医疗技术三个环境维度上均有短板。 因此,第一,这些省份应着力发展经济,并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政策引导等措施改善养老机构规模与专业程度;第二,要加强养老产业PPP的制度设计,确保社会资本愿意投资养老产业;第三,要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与专业服务水平,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第四,要充分利用地域潜在优势,树立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跨省域资源共享战略。如云南、广西等地区可以借助当地特色文化推动养老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养老产业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同样,海南省可以凭借冬季气候优势吸引东北“候鸟式养老”人群,但其较差的医疗技术却是老人或其子女的担忧。这启示当地政府应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设计、实施与广东省医疗技术资源共享模式,借助区域环境气候优势进一步开发养老旅游、地产等市场,在跨省域的协调共赢中促进本地区养老产业发展。此外,对于人口较多、但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省份(如河南,脆弱型B类),可以采用与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为当地养老产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持,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R].新华网,2016
2.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EB/OL].http://www.chinaidr.com/tradenews/2016-06/97174.html,2016-6-1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Jason L.Powell.Personalization and Community Care:A Case Study of the British System[J].Ageing International,2012,31(1)
5.Katherine A.Marx,Kasey L.Burke. Satisfaction with Your New Hom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Living In a CCRC.Seniors Housing and Care Journal,2011(1)
6.Storz C,Pascha W.Japans silver market:Creating a new industry under uncertainty[J].Chapters,2011(4)
7.Inese Mavlutova,Stanislava Titova,Andris Fomins.Pension System in 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Case of Latvia[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6
8.Charles I.Nkeki.Optimal pension fund management in a jump-diffusion environment: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17
9.王國锋.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状况及投融资路径探讨[J].金融发展研究,2016(6)
10.宋悦,韩俊江.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7)
11.刘记红.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和路径思考—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8(1)
12.刘雅君.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16(7)
13.杨武,李叶西,张振粤,郭雁,冯志华.安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5)
14.孙冬燕.旅游业产业发展视阈下海南“候鸟”养老产业现象解读[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
15.张郧,吴振华.产业链视角下养老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4)
16.辞海编纂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7.张志泉,王军,林增.综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及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18.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