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2018-10-23任晶洁
任晶洁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而实现高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对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我国三次产业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商贸流通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且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商贸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进行完善,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优化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开始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的综合流通能力是体现该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商贸流通业作为国家经济、市场、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依赖的基础性服务业,其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市场的变化形式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对我国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形势十分激烈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社会就业率以及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几年,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且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较多,不同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
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指的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规模化和制度化。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和企业运营中不可替代的组成元素,与三次产业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三次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关键构成模块,其发展速度对第三产业产出有直接影响,大幅提高了第三产业所占国民GDP的百分比,为建立新的高层次产业奠定了基础,与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一致。在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会为周边与其相关的第三产业提供隐性推动力,主要包括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通讯业等,进而促使我国第三产业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国民产业结构的规模化。同时,商贸流通业是我国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重要桥梁,其发展对产业结构改革具有显著影响,尤其对与商贸流通业有直接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的运行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最终达到对产业结构的全面完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降低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具有正向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生产速度来实现第三产业的利益最大化,优化三次产业传统结构,进而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对于企业而言,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交易,所以商贸流通业是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而我国需要依靠商贸流通产业来实现交易的商品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以及对外贸易产品,这些产品是我国三次产业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商贸流通业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参照灰色关联度拟合方法对商贸流通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与三次产业之间有较高关联度,关联值均高于60%,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对三次产业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可以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三次产业结构改革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商贸流通业与我国三次产业中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差异,商贸流通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为紧密,其次为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低,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逐渐趋于向服务业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逐渐从中期阶段向后期转型,其中制造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兴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商贸流通业是企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重要纽带,其与制造业之间呈现输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企业产品的生产与产品的销售关系,相对而言,制造業经济链输出端的商贸流通业主要功能是对制造业输入端制造出来的产品进行交易和反馈,商贸流通业运行状况取决于其上游制造业的经济形势,这也是我国商贸流通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其余两种产业更加紧密的主要原因。
商贸流通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起到了很好的服务作用,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通讯业等有关第三产业运营水平的提升,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隐性推动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同时,商贸流通业不仅是企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核心,也是农产品销售所必须依靠的对象,其在第一产业的运营过程中也发挥着辅助性作用。在工农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第一产业上所给予的扶持程度较第二、三产业的扶持程度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我国第一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不明显,农业发展主要以我国农村为主,但是商贸流通业作为主要运输渠道,其主要分布在各个城镇,其对农村地区的服务项目较少,进而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计量模型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就我国现阶段三次产业发展状况而言,第二、三产业产值在整体产业中已经超过第一产业而占据主要位置,同时产业结构完善也开始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优化对象。鉴于此,本文通过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进行比较来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记为TS。随着TS的增大,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也逐渐增大,表现为正向标准。通过指标体系度量后得出的商贸流通业流通系数来选取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记为LT。同时,为了缩小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本文对所选取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变量为别表示为lnTS、lnLT。
(二)模型检验
模型结构稳定性检验。在构建模型之前,本文利用Chow检验方法对状态空间模型是否符合检验标准进行验证,确定商贸流通业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二者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同时,随着二者关联性的改变,Chow所检验的原假设模型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模型参数保持一定。本文建立参数保持一定的回归模型,并通过Eviews软件进行构建,运行结果如下:
lnTS=1.3895+0.5007lnLT+μt
t=(0.0000) (0.0000)
R2=0.7295 D.W.=0.6405 F=53.9025
通过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状态空间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具备对变量的阐述能力;状态空间模型中所有系数均表现出1%的显著性水平,并符合T检验标准,可以认为状态空间的模型参数显著。同时,两状态模型的F检验结果所得出P值在0.01以下,其显著水平低于1%,说明状态模型整体显著。
本文以2010年和2015年为时间断点,采用Chow检验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知,当模型显著水平低于1%时,原假设不成立,即当变量发生变化时,所构建的状态空间模型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商贸流通业产出效应结果会更加理想。
平稳性检验。为了排除“虚拟回归”状况,在构建模型之前还需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通过相对较成熟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原序列模型下,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均不成立,进而显示出所有序列都是平稳序列,符合具有协整关系的基础标准。
协整分析。为了使得拟合结果更加准确,本文通过Engle-Granger检验法分别对模型的两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并通过Eviews 6.0软件运行,具体运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得,当残差序列的显著水平低于1%时,具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失败,此时模型各个变量间具有显著的均衡关系。
(三)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
本文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完善的作用进行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内容如下:
计量方程2:lnTSt=c(l)+svtlnLTt+[var=exp(c(2))]
状态方程2:svt=svt-1
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分析法对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系统测量,通过Eviews软件的测量结果为:
lnTSt=1.435+svtlnLTt+[var=exp(-5.6783)]
P值 (0.0000) (0.0000) (0.0000)
svt=svt-1
可知,当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低于5%时,模型参数均符合T检验标准,不同模型变量对就业具有显著作用,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表5可以看出,各个模型统计量均符合T检验,说明时变模型的构建符合检验需要。
(四)时变参数协整检验
为了确保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估计的准确性,排除“虚拟回归”状况,本文通过E-G检验法,对构建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当显著性水平处于1%以下时,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失败,说明分析模型符合“虚拟回归”条件,变量计量结果可用。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逐渐发展,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效果也越来越大。在2010-2017年间,我国商贸流通业对产出结构优化的动态系数始终处于0.53-0.59之间,当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上升1%时,则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部分所占百分比将升高0.53%-0.59%,即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正面影响。通过结果的波动趋势对其进行区间划分,可划分成三个区间段:
第一阶段:2010-2012年,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系数表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效果。在此期间内,商贸流通业处在萌芽发展阶段,流通产业改革频繁,造成我国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其对上下游企业的持续供给,导致与之相关联的企业运营能力提高,进而从多重层次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完善。
第二阶段:2013-2015年,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系数开始下滑,且动态的波动范围较广。在此期间内,商贸流通业发展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在产业进行系统产业结构演变和更新过程中,商贸流通业发展没有对产业结构的完善起到积极影响。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大量国外企业将注意力投向我国的产品零售市场中,导致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连锁经营、互联网商店等信息化流通产业的兴起日新月异,但由于我国整体的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踵而至,仅凭单纯的传统商贸流通业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最终造成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标准的新兴商贸企业逐渐倒闭,进而使得留存下来的少数企业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而高速发展。
第三阶段:2016-2017年,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指数开始出现缓慢升高的态势,但其升高速度较慢,趋势也较平缓。在此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已进入高速时代,但商贸流通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影响效果始终呈现稳态。
综上所述,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国企业与市场所共同依赖的服务业,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表现出良好的作用效果,且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在2013年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处于整个发展过程的萌芽期和动态期,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而在2013年之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步入高速时期,且其发展水平也逐渐趋于成熟,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保持恒定。所以,根据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况,我国应继续对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完善和优化,增强运营能力,通过此种方法才可以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一步得到提升。
结论与建议
商贸流通业在我国三次产业中起到良好的服务效果,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商贸流通业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环境资源以及市场消费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其对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维持稳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区域的不同,其对经济的推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我国需要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影响评价体系,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随时对影响效果进行分析;针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方法来促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蘇凌.商贸流通业对我国空间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7(7)
2.陈莉.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集中化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7(4)
3.彭红丽,张无畏.论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7(2)
4.胡军伟.产业结构视阈下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产业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
5.周婷,许坚.新常态下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价格月刊,2017(10)
6.王敬斋.供应链视角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