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测算和效率分析

2018-10-23马文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5期

马文艳

基金项目:重庆市201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研究”

(编号2014BWT01-7)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的工业主要产业为样本,构建了主要产业识别体系,测算出区域产业同构程度,进而探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并且在不同类型产业中,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关系不同。

关键词:产业同构 产业效率 主要产业

出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地方政府往往会选择重复建设一些投资风险小、利润收益大的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使得区域内产业同构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产业效率的提升。产业同构也称产业趋同,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间产业在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方面的演进变化逐渐趋于一致,结构差异逐步缩小的现象。就文献研究情况看,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形成原因、价值判断和经济影响方面。研究成果虽多,但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待进一步深入,同时鲜有研究者从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切入。因此,本文选择这一角度,分析区域产业趋同与产业效率的关系,探究如何合理布局区域产业,提升产业效率。

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测算和效率分析

(一)区域主要产业的经验考察

区域主要产业的界定。本文中提到的主要产业是指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相加之和。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差别,但就本文而言,研究对象主要是联系的方面。首先,联系的表现在于某地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其次,联系在于,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就时间角度而言,主导产业经常在经历发展后演变为支柱产业;就生产总值占比而言,比重较大的主导产业即为支柱产业,有潜力的主导产业即使暂时比重不大,但经过发展依然能够成为将来的支柱产业。鉴于上述联系,本文在研究特定时段内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时,将主要产业界定为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之和。

区域主要产业的经验考察。在全国范围内,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主要产业的选择虽然涉及很多行业,但各行政区之间重复率也很高。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源持有量也存在差异,地区间主要产业数目有较大落差,从5个到24个不等。

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各地方政府在主要产业的确定上,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趋于一致。首先,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虽然各地产业规划中都着重强调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但投资此类产业存在较大风险,且需要雄厚的人才、科技基础,因此地方政府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回报,相同条件下,会更倾向于成熟度更高、风险更小的产业。其次,发展主要产业跟风情况严重。个别地方政府忽略自身情况,強行上马不符合本地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产业,既破坏了旧有区域经济布局,也阻碍了新兴产业发展。最后,缺乏因地制宜的政策制定策略。照搬照抄别地的成功经验,不根据本地情况作出正确决策,导致地区产业及政策雷同,造成产业布局的不协调和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测算

本文在测算2011-2016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主要产业后,将某产业作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数为指标,描述区域产业同构程度,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上述统计,将各类产业划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型产业,即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如制造业等;资源型产业,即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相关产业,如矿业、冶炼业等;生活消费型产业,即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食品制造等。之所以将产业划分成三种类型,是因为不同类型产业同构程度对产业效率具有不同影响。

(三)工业产业效率测度及走势分析

基于BCC模型的产业效率测度。本文采用BCC模型,对38个产业在2011-2016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将得出的结论结合前文区域产业同构程度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产业同构程度与规模报酬呈负相关,这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工业产业效率的走势分析。根据上文测算结果,将从技术型、资源型和生活消费型三类产业来看产业效率走势变化。首先,技术型产业的规模效率下降,纯技术效率上升。说明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出现了一定的错位,原因是各地响应国家号召,将高新技术产业纳入发展规划,技术型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整体性政策缺位,导致布局分散,规模效率下降。但这种政策性扶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也有一定裨益,提高地区性产业技术效率。其次,资源型产业的纯技术效率上升,规模效率变化不大。说明资源密集型产业囿于资源依赖性,已经趋于饱和状态,某些产业的规模效率提升空间小,想要提升产业效率,只能借助技术进步,这也是纯技术效率上升的原因。最后,生活消费型产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变化不大,但此类产业的特点是二者之间相差较大,且规模效率已接近极限。说明由于此类产业门槛较低,企业的流动性大,资源配置可以很快得到调整,利润空间大,规模效率容易得到优化。此外,产业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可以从企业间相互交流、积极创新的“知识外溢”效应得到解释。

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设计

本文研究对象为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选择了2011-2016年国内省级行政区的工业发展情况为样本,在计量模型的构建上将产业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影响产业效率的解释变量分为三类:关键解释变量,即产业同构程度;控制变量,如开放程度、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度;其他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产业同构程度指标是选择某一产业作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数目。开放程度指标是某一产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例,这一评价维度可以检测并反映一个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对开放程度进行评测,不仅可以了解本国经济市场接纳国际市场的能力,也能够检测本国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程度和影响全球经济的能力。市场化水平指标是某一产业工业销售产值中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产值所占比例,和全部就业人员中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平均值。技术创新度指标是历年各产业R&D;经费占比、R&D;人员占比、新产品产值占比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要业务收入比例的四项平均值。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如下模型:

IEx,y=A0+A1Sx,y+A2Ox,y+A3Mx,y+A4Tx,y+μx,y

其中,下标x表示产业,y表示时间,IE表示产业效率,S表示产业同构程度,O表示开放程度,M表示市场化水平,T表示技术创新度。

(二)实证结果分析

在对三类产业同构情况进行分析时,选择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作为因变量,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作为回归方法,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同构程度和纯技术效率呈负相关,且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和技术创新度对于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论从纯技术效率还是从规模效率来看,产业同构都不利于提高产业效率。原因如下:区域产业同构导致地区间对生产要素的竞争,造成贸易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使得生产要素无法跨区域自由流动,导致其价格扭曲;市场化进程受阻,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要求和财政保障的需求,保护本地企业、封锁产品销售,短期内看似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回馈,但长期来看阻碍了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技术发展缓慢,企业安于政府的地方保护,缺乏竞争,缺乏创新动力,导致技术进步放缓,长此以往,企业竞争力逐步降低。鉴于以上三点原因,产业同构不利于产业效率的有效提升。

虽然在技术型产业的实证回归结果中,产业同构有利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归结于综合技术效率受制于技术创新程度,而产业同构则表示产业布局趋于分散,市场竞争趋于加剧态势,间接导致技术创新,影响综合技术效率。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中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成分,而这一部分企业相对分散的特点使得区域产业同构性高,受制于中小型企业创新成本大、水平低,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空间其实相当有限。真正想要通过产业同构促进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还是需要合理的布局和人才的引入。

资源型产业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同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形成阻碍,但依然并不明显。就此类产业而言,首先,我国市场化社会水平还不足以支撑高层次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水平落后,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低,這使得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阻碍并不突出。其次,资源型产业以当地的资源条件为基础,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此类产业时,会出现与资源优势地区展开劳动力、资本竞争,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阻碍资源优势地区发挥资源特长。

结合生活消费型产业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产业同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技术效率,且影响程度明显,其中,开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与综合技术效率呈正相关,技术创新度与综合技术效率呈负相关,但后者程度不明显。虽然一般情况下,产业同构不利于规模效率提升,但从我国地广人多的国情出发,生活消费型产业需要在各地普遍发展,这能够节省流通费用,并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从此角度出发,产业同构能够促进产业效率提升。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率的对策研究

(一)打破行政壁垒并规范政府行为

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合作。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政府主导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上占绝对地位,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为了避免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地方政府需要打破行政壁垒,破除“以邻为壑”的观念,将合作共赢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市场化水平。为了建立多方共赢的经济发展格局,地区间有必要开展深层次、多方面合作,为此,地方政府需要做出努力。首先,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深化改革,建立合理机制规范地方政府权力,把握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因地制宜调整产业政策,使之更加符合当地资源条件,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将地区经济带上一个新台阶。中央政府出于均衡发展的考量,从大局出发制定的全局性产业政策,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考虑自身情况,为了争取财政倾斜而一味迎合,导致一定的偏向。地方制定相关政策时,还是应该以当地优势和发展经验为重,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合自身发展规划的产业政策。最后,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为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

(二)根据比较优势合理选择主要产业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东西部地区在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也因此存在巨大差距。西部地区虽然得到了国家政策倾斜,但是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地区的政策,而是应从自身条件出发,切身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建立以主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提升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地区分工即地区专业化,是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虽然我国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但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并不合理,地方政府往往设置贸易壁垒,使地区专业化进程受阻。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区域产业趋同化问题,必须解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增强区域对外开放力度,完善优化产业链,着力推动地区分工专业化。

(三)提高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创新的投资也需要长期坚持,这样的资金投入对于技术创新的帮助是巨大的。在这方面,企业虽然能够出于收益的需要进行一部分投资,但长期来看,政府在这方面能够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在本地进行大力培养的同时,借助优惠政策吸纳科技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能够保证技术的不断产出与转化成生产力。无论是外来先进技术的引入,还是自主创新的过程,都需要不断的人才积累和长期工作。因此高新科技人才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各地政府应增强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防止本地人才流失的同时吸引更多科技人才的进入。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考虑到投资风险会选择控制投入,这样也限制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这方面政府需要承担好服务者的责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理的鼓励政策,如风险补贴、适当减免财税等,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逐步进行企业转型,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体来看,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呈负相关,但就不同产业而言,应根据其特点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策略。针对技术型产业,应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加强技术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引导产业机构合理化发展;对于资源型产业而言,促进产业效率有效提高的根本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对于生活消费型产业,首要任务是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竞争力,借此提高产业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名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趋同成因与对策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1)

2.王广凤,吴红霞,孙凤芹.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

3.王乐乐,吴殿廷,姜晔.我国省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遴选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2)

4.白洁.R&D;投入、发展差异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基于省际面板的实证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13(4)

5.赵峰,姜德波.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北地区为例[J].财贸经济,2011(4)

6.陶晶.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与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