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

2018-10-23杨晓燕

科学24小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清管线智慧

杨晓燕

上班时,智能导航选择最优路线,刷脸即可进入单位;下班回家,智能机器人或无人机送来快递……近年来,地理信息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构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響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为城市中的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提出的“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智慧社会”等理念,提升和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内涵,也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依靠地理信息提供的基础数据发展而来的大数据,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智慧城市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城市信息基础之上,因此是数字城市的延伸与发展。

实现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以它独有的时空特征提供了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以位置和时间为基准集成、融合、关联、整合全市域所有信息资源,为数据挖掘、知识推理和发现提供了信息支撑。

大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挖掘与分析研究的热点,视觉信息感知可以辅助大数据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复杂的地理科学现象、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抽象概念图形化,帮助人们理解地理现象、发现地理学规律,传播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空间认知能力。

今年,德清构建完成了工业企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汇集了10多个部门700多万条的工业企业数据,4000多家企业“亩均税收”等情况一目了然。目前,这个平台已帮助县经信委对177家亩均税收2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实施整治,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利用效率。平台与“天地图”深度融合,“图数结合”生成了一张县域产业数字地图,清晰地展示着德清4281家工业企业的30多项指标。不久之后,平台将上线一项强大的新功能:智能跟踪已出让“标准地” 项目的进度和指标完成情况,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给地下管网做“B超”

地下管线历来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经”。如今,地下管线涉及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路灯、有线电视、工业等,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网络。传统的二维管理方式难以准确、直观地显示地下管线交叉排列的空间位置关系。

RTK、管线探测仪、全站仪、水准仪、绘图仪、CCTV管道探测潜望镜等先进仪器设备就像诊断地下管网的“B超”、“肠镜”,可为地下管线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甚至可以借由远程控制进行管道清淤,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以德清乾元镇为例,地下综合管线工程已探测400千米,靠数据处理的就有40千米。

打造智能生态城

有了数据,还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最终变成智慧城市的指挥官。智慧城市需要有智能分析和智能服务的功能,而要做到智能分析与智能服务,地理信息必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2017年,德清提出打造全国首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的目标。随着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而采集、储存的大量城市数据,为德清的智慧城市构建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撑。目前,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已经集聚了180多家地信企业,包括千寻位置、长光卫星、极飞地理、中科院遥感所等多家产业龙头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地理信息大数据也将汇集到德清,届时德清将为各地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今年,借助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召开的东风,德清加大了全力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全县域应用力度。作为全球领先的精准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就将与阿里云合作,依托北斗卫星定位、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德清的公共安全、公共交通、智慧旅游等“更新升级”,把精准时空的技术应用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将德清打造成一座充满体验感的“未来之城”。

当然,一个智慧城市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但是,智慧城市正是在一步一步扎实推进中构建起来的。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今的交通出行、休闲、购物、城市管理等方面正在向着智慧化迈进。

猜你喜欢

德清管线智慧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德清裸心堡
我的母亲叫中国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德清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清丽江南 浙江德清
有智慧的羊
关于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探讨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