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悉又陌生的地理

2018-10-23

科学24小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测绘

对于地理,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地理课老师讲述地球地形地貌特征,山川、河流、海洋、气候变化,以及各国的动植物、矿产资源等等,展示一个未知的全新世界,让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力,有如进入神奇的“纳尼亚世界”。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当然也包括了地理的知识。

地理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涉及自然环境如山川、气候等,也有人与自然等社会要素。公元前2世纪时,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创造了“geographica”这个词汇,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为名的专著。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很早就具备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先秦典籍《易经》中,最早出现了“地理”一词。自古以来,人们对田地、河流、星辰等进行测量或观测,对周边环境、国家地区风貌、习俗的观察与描述,在旅游、方志、建筑、测量测绘、天文等众多领域,出现了大批卓有成就的地理学专家,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张衡、僧一行、郭守敬、裴秀、徐光启等等;也有如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郑和等人,通过探险、游历、航海、访问等,凿通西域,航行大洋,游历万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地理知识,铸就了古代地理学一个个高峰。“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是最为重要的测定方位工具,对世界航海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学的副产品,如风水学、堪舆学等,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地理科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成为了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清代,德清人胡渭撰写了《禹贡锥指》,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详加考据,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也说,《禹贡锥指》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优秀的地理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最近,我听了一场古代地图研究的专题讲座,很受启发。香港学者李兆良教授对利玛窦、李之藻等人绘制的《堪舆万国全图》提出了最新研究观点,认为在西方人到达美洲之前,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美洲,并由此推论,是郑和下西洋时完成测绘,制成了万国全图。他认为,古代中国人的这些地理和测绘知识早于欧洲人,不是“西学东渐”而是“东学西传”,影响了西方人对于地球的认知。古代中国地理、测绘、航海、天文等知识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汇聚成中华文明的精彩篇章,为近现代地理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地图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涵盖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技术,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区域规划、资源勘探、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人口流動、土地资源管理、灾害预防等领域发挥作用。而地理信息资源集成、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将促进人们对地理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的认知,推进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公众。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等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标志,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环境检测等领域,地理信息技术有关广阔发展空间。资料表明,全球GIS产业的年增长率达已达到35%以上。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地理信息就你我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地理信息全程化服务,即将梦想成真!

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地理已经不是那个地理!科技发展,知识更新,我们面对的是一门全新的地理科学,已经置身于完全不同的地理信息时代!

猜你喜欢

测绘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