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

2018-10-23王燕霞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兴趣创设物理

摘要: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应将无形的“情”和有形的“境”有机地融合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物理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素养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创设;情境;物理;兴趣

一、 前言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导致学习的失败。但我认为学生主观上对物理不感兴趣,才是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伟大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要办好一件事,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创设有效的物理教学情境,将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并合理地展现物理过程,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观察、理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的效果。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将知识演化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有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去探索事物发展的结果,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锻炼其思维能力,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创设生活情境,提供联想空间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从中选择、提炼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又是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从生活走向物理,增加了对物理的亲切感,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方便。例如讲授“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时,问当我们在雨天骑车时,由于速度惯性的作用,雨总是从正面打来,而且和速度有关系。这时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

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拟和说明物理情形或问题,会来得简单明了。例如在理解“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上,可以用在银行存款的例子来比拟。把加速度比作每月往银行存入的钱数,尽管每月往银行存入的钱数减少了,但总额仍在增多。正如,当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的是加速运动,即使每秒钟增加的速度减少了,但速度仍在不断地增加。不少学生当时就明白了这一难点,克服了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的形成。

三、 巧设矛盾情境,引发探索新知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适宜的冲突情境,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使学生对疑问有了强烈的学习的欲望,学生便会自觉地去思考、分析,然后在师生共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愉快地接受知识。

例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中,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利用一节新干电池,使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发光,再加一节干电池时,灯泡亮度接近正常发光,学生对此现象没有疑问。接着再加一节旧的干电池,让学生猜想小灯泡会怎样,然后再用实验来检验,结果让所有的人瞠目结舌:电灯泡的光度反而更暗。为什么两节干电池比一节亮,而三节时亮度反而不如两节呢?然后再用电压表测量电键断开时的路端电压,发现明明是三节干电池电压较大,接着测电键闭合时的路端电压,发现变小了很多,这样学生就能带着疑惑去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四、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学生形成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少讲,增加一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探究与交流合作。

例如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中,可以先给各组提供阻值相同的电阻让学生测量其电阻,由于有的学生用电流表的内接法,有的用电流表的外接法,这样子他们的测量结果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学生就会产生了很多问题:“相同阻值的电阻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哪一个测量值才是比较准确的呢?”“怎样才能测得较为准确的量?”等。利用实验给学生造疑,并引导学生解疑,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现象的本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物理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活动。

五、 利用多媒体课件,重现直观情境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功能,可以为我们创造接近真实学习情境的感受。教学中,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清晰地模拟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知识,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和学习思维,有效地促进学习。例如在《多普勒效应》的教学中,播放音频“赛车的比赛”,让学生感受声调高低的变化,从而来判断赛车的运行方向及快慢。在对接收频率如何变化的分析上,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来模擬,使抽象变“有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知识,让课堂丰富精彩,学习气氛深厚,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和学习思维。还有“回旋加速器”这部分内容过于抽象,无论用模型还是实验都很难有直观的感受,如果利用课件,可以缓慢地展现运动电荷在匀强磁场和电场中的动态过程和轨迹,同时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电场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与运动粒子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从而真正建立起粒子旋转与交变电场“同步”的概念,并由表及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

六、 借助物理史话,活跃课堂气氛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物理学史上一些优秀的物理学家本身的生平和事迹就是很好的材料。如“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执着于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萌生自己的伟大志向。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并深深地体会“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门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情境有效地结合,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和物理教育像块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云河.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点滴体会[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9).

[2]王爱进.探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J].中学物理,2014(21).

作者简介:

王燕霞,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龙泉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