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计划过程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8-10-23刘克英韩涵

价值工程 2018年31期
关键词:管理风险防范

刘克英 韩涵

摘要: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提高,风险管理日渐成为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项目计划阶段需对整个项目实施的规划,对项目的实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工程项目计划阶段的风险分类为: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风险、项目发包方案不科学风险、肢解工程与规避招标等风险,总结了各类风险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或防范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risk management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projects. The project planning st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hich is the planning for the whol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different risks in the planning stage by analyzing the main risks in 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project. The risks in the planning stage include: the risk of improper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unreasonable risk of project delivery scheme, dismember project, avoid bidding risk etc.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risk, the causes of risk are summarized. Beside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causes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ject risk.

关键词:项目计划;管理风险;防范

Key words: project planning;management risk;precau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1-0039-02

0 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日渐成为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应对等内容[1]。工程项目的计划阶段是圍绕项目目标,系统地规划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相应的时间进度。不管是任何工程项目都存在诸多不可确定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称之为工程项目风险。风险具有随机性,随时都可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的随机性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开展和持续时间随机性,工程项目开展或持续期间的风险造成损失的随机性等[2]。计划是管理的第一步,建设项目计划阶段的组织与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阶段组织与管理的效果决定了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预算等方面的管理绩效,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本文围绕项目实施计划的风险,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应对等过程,对工程项目计划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工程项目计划阶段的关键风险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1 文献综述

在工程项目中,对于风险的确定很难明晰,风险内涵的一致性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3]。风险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更多地关注突发事件给项目带来的消极作用,却忽视了其中掩藏的机会。以风险代替不确定性的研究方式,在概念内涵上是有所缺失的,工程项目关注的焦点应该从风险管理转向不确定性应对本身[4]。Williamso通过二阶矩贝叶斯模型模拟风险传导以预测项目绩效[5]。Ming针对工程问题数据计算量大的问题,利用PERT网络技术,重新测算建设工程工期风险,在计算量和评价准确性等方面都均有显著改进[6]。胡艳妮采用AHP方法和改进的两两比较判断方法,建立了定量的工程项目投标风险评价方法[7]。随着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8-10]。许多学者从风险分担、关系合约、特许经营期等角度切入,对各个项目参与方的风险管理与合作进行了研究。孙淑生在现有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效的风险信息,帮助承包商量化和识别风险[11]。

2 计划过程风险识别与分类

目前,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较为认可的定义是:工程项目风险是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12]。影响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风险因素较多,不管是在工程项目的招标阶段、计划施工阶段,还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风险。就建设工程计划阶段而言,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项目发包方案不科学,肢解工程、规避招标,项目资金供应与工期计划不合理等。

2.1 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风险

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是指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当,包括管理层次或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划分不清晰、不完备;项目管理部门责任和权力不统一;项目管理相关人员欠专业,缺乏项目管理经历或经验。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可能导致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职能不能完全履行,或职能部门的管理出现重叠;职能管理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低;项目管理责任追究困难,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不良现象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遏制;项目管理人员欠专业,项目科学管理的要求难以实现。

2.2 项目发包方案不科学风险

科学合理的项目发包方案,对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有重要影响,项目发包方案通常包括项目标段划分及发包方式的组合。目前,项目发包方案存在的风险形式主要有:项目分标方案不合理;项目标段间边界不清晰,或发包项目的范围不确定性较大;项目发包方式或项目合同计价方式选择不合理。项目发包方案不合理,可能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影响工程质量,具体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可能造成标段划分不当,增加项目实施过程不同标段间的施工干扰;标段界限或项目范围不清,在实施过程中会引起责任不明确,即项目责任推诿,甚至还会引起工程变更或索赔;工程发包方式不合理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选择优秀的承包方,或致使工程合同价上升;工程合同计价方式不合理,可能引发工程费用超支严重,影响工程合同的正常履行;推诿扯皮,影响工程质量或责任界定。

2.3 肢解工程与规避招标风险

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管理环节,经常也是工程项目出现工程腐败现象最多的环节。承包方的不当选择,将是该项目的最大风险之一。因为承包商的能力和信誉将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进度与成本,从而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在花样百出的规避招标的方法中,最典型的是肢解工程、化整为零。现实中,有些监管部门担任招标人,集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于一身。规避招标,一般与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有关,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具体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本该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扰乱了正常的建设市场的秩序,并有可能抬高工程造价;将工程分解后,一些原本达不到资质要求的承包方就有可能承包工程,最终是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等方面难以得到保证;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诱发工程腐败。

3 防范措施

3.1 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防范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不当的风险,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一是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关系到项目管理能力、影响项目管理效率,业主方要重视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二是在经典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方式的基础上,项目业主方要根据项目特点、企业管理特点,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方式。三是招聘专业人员或者对项目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四是聘请社会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加盟公司企业项目管理团队,或从市场选择项目管理队伍提供项目管理服务。五是委托专业人员对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进行设计,构建管理职能完善、管理责权统一的项目管理机构。

3.2 项目发包方案不科学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防范项目发包方案设置不合理的风险,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一是业主方首先应该充分认識标段划分、发包方式选择的重要性,重视标段划分和发包方式的选择。二是把握项目发包方式的类型、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发包方式。三是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及其建设特点、建设市场现状,优化发包方案。四是当业主方管理力量或能力不足时,选择专业的工程项目咨询机构设计项目发包方案。

3.3 肢解工程、规避招标风险的防范措施

工程招标存在问题多,情况复杂,必须着眼防范、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有效防范腐败问题的产生,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第一,强化制度执行,规范招标行为。国家有关招投标制度体系已经逐步完善,除国家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的项目外,涉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设备和材料采购、审计、代建等,凡达到和超过限额的必须严格执行招标程序。对有制度不执行,严重违反招投标制度,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按规定追究责任。第二,理顺管理体制,铲除腐败土壤。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解决管理分散、“管办”不分等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体制性因素。建立并保证统一招投标平台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抓紧建立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的统一的综合性评标专家总库,确保评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第三,坚持“阳光操作”,创新运行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健全招投标运行机制。第四,加强有效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要大胆进行“游戏规则”的改革和完善,推进招投标规范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健全招标监管机制。将招标评标、标后谈判和合同履行全过程纳入招标监督之下;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动态监督,定期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 结论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都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导致工程风险源复杂且风险规律难以把握,实施有效的工程风险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的预期投资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项目的计划阶段是项目实施的重要前提,对工程项目计划阶段风险的有效识别、分析和应对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工程建设计划阶段存在的管理风险,应用现有风险管理理论和其他经济管理理论,对工程项目计划阶段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发生风险,促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强,管理.基于国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6):1-9.

[2]马新亮.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84-185.

[3]FH Knight.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M]. Boston: The Riverside Press,1921: 86-103.

[4]Ward S, Chapman. C Transform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to project uncertainty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21) : 97-105.

[5]Williamson O.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36: 269 -296.

[6]Ming LU. About risk simplified CPM/PERT simulation model[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3(3): 219-226.

[7]胡艳妮.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46-47.

[8]Zhao X, Hwang B-G, Low S P. Investigating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maturity in construction fir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4, 141(4): 233-245.

[9]Mu S, Cheng H, Chohr M, etal. Assessing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contractors in subway projects in mainland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4,32(3): 452-460.

[10]王家远,李鹏鹏,袁红平.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2):27-31.

[11]孙淑生,刘丹.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项目投标决策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2):8-15.

[12]卿姚,王月明.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2):193-196.

猜你喜欢

管理风险防范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探究其防范措施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