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感化实现问题学生的有效转化

2018-10-23柳叶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转化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学生,这一群体在班级少则一两人多则三五人甚至更多,一旦忽略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对班级秩序与管理将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转化。

关键词:小学问题学生;转化;分析研究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从不歧视问题学生,而是将心比心,用心感化,使他们能够纠正不正确的言行与思想观念,更加茁壮健康的成长。

一、 深入研究分析,把准问题学生类型及成因

(一) 问题学生的类型

根据笔者日常工作中的观察与分析,问题学生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性格孤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较为独立,与他人缺少交流,内心一片孤独,平时常常蜷缩于班级的角落,与整个班级集体格格不入。二是心理自卑型。因为自身身体原因、学习成绩或是家庭因素,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产生心理自卑感。三是多动叛逆型。有些小学生屁股坐下来能够安静的时间很短,总是不停地变换花样活动自己,甚至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怀有抵触情绪,属于标准的叛逆型。四是不守纪律型。这一部分学生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对班级规定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习纪律执行不够到位,导致班级整体管理质量停滞不前。

(二) 问题学生的成因

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是家庭负面因素影响。有的孩子来自于贫困家庭,贫贱夫妻百事哀,父母总是为一些家庭琐事闹矛盾,在他们心灵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家庭存在家暴现象,使孩子们幼儿的心灵产生了许多负面因素。

二是缺少亲情关心关爱。有的孩子长期寄宿于学校或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也有的学生属于单亲家庭或是失独家庭,他们平时和普通家庭的氛围相比,缺少了一些亲情,关爱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些方面严重弱化了学生感恩心理和孝敬心理。

三是受到重大变故刺激。不少问题学生在生活轨迹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重大变故,特别是家庭的变故,这些刺激会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习惯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遭遇重大交通事故失去亲人的学生,他们会沉浸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痛苦中,对学习不甚上心,导致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双落后。

四是自我约束能力欠缺。许多问题学生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要求不严,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做了受到同学的欢迎,哪些做了给同学们带来不便,这些都应当是自我约束的重要内容。但是有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欠缺,明知有些方面不可为不能为还为之。

二、 带着一颗心去感化,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走出人生沼泽

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转化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教育引导的难度相对较低,笔者在工作中主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一) 无缝隙不间断开展走访,把握问题学生的动态

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笔者首先走访的就是班级问题学生的家庭,每周安排几个晚上,做到每一户问题学生家庭都走访到位,把握他们家庭和生活的实际状况。有些学生在家庭中和父母不说实话,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向父母汇报,导致学习活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特殊原因,导致他们出现性格上的变化等等。笔者对每一位问题学生都进行了走访,对每一个学生情况都更加熟悉。

(二) 生活中多关爱问题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温暖

问题学生在班级属于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容易被其他同学忽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爱学生。例如家庭困难的,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可以安排班干部和他们结成对子,耐心细致的进行思想开导,从而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走出自我封闭的境地。问题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班级活动中邀请他们表演节目,发挥自己的特长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能够逐步端正思想认识,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多层面开展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樹立起信心

沟通与交流是和学生拉近心理距离、取得学生信任的重要路径,班主任教师要多层面开展沟通交流。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当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把握他们心理动态、思想特点,从而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班级干部、优秀生和这些问题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几对一进行帮扶,主要通过思想教育、沟通交流,让问题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以及明确今后如何纠正等等。通过对问题学生的全方位不间断沟通引导,他们不仅可以树立自信心,而且对提高学习成效、积极投入班级工作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四) 指导制定行为实施细则,强化言与行自我约束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具有基础性地位,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前进。在问题学生转化方面,笔者专门制定了行为实施细则,对班级每一位学生言行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此时,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场合进行细则的宣讲,要求每一位问题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文明用语、文明动作,强化自身言行的约束,从而提高问题学生的转化成效。

(五) 开展多种警示教育活动,遏制学生不良的行为

凡事不以恶小而为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还小,但是对于他们身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倾向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有些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有的学生思想观念偏激,盲目追求暴力金钱的刺激,这些错误的思想如果不加以及时的纠正引导,将来任其发展下去必将酿成大错。笔者在班级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例如播放少年犯惭悔录,滑入犯罪的深渊正是小时候从身边一点一滴不注意开始的,用同龄人现身说法对他们进行警醒,要求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们不良行为在持续不间断的警示教育中得到纠正和完善。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牵涉到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广大教师应当用心的去感化,将真情融入到问题学生的心中,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帅.农村小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2).

[2]张赵伟.浅谈农村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2).

作者简介:

柳叶,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转化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