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2018-10-23刘伟才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应用于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新兴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更加直观、生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微课程录制为例,阐述了微课程的概念和在教学中的作用,对环境工程专业微课程的录制方式、发布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是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与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土木工程、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面对环境工程专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如何加快推进教学改革,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因此,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本文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程的录制、发布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 微课程的概念和作用

微课程也就是包含教学内容的、短小的网络课程。它是在现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微课程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鲜明突出。每一微课程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单独的视频教学。2. 时间上短小。视频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时甚至在3-5分钟。3. 内容独立完整。微课内容结构完整,相对独立。学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微课程的学习,学到某一知识点的完整知识,而不需要上下课程的关联衔接。4. 资源多样化。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体现在学习的方式上,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逐步普及,而且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大。微课程一方面使学习者在传统课堂之外,可以十分方便进行知识的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到的局限,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化。另一方面,微课程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得到改变,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发布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学习程度等自主地进行学习的安排,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另外,微课程使教师走出了传统的教学课堂,使教师在时间和精力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专业课题的研究等其他必要的工作。所以说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 微课程的录制

教师在进行微课程制作前,要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筛选,从中挑选出关键的知识点,纳入微课视频的录制计划。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录制内容进行精心策划,认真编排,确保微课程内容精炼准确,视频效果艳丽精美。

1. 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录制。目前,手机和平板电脑不仅非常普及,而且人们使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一般摄像头像素和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基本可以满足录制教学视频的需要。同时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视频录制储存极为方便,也非常利于视频的编辑,以及微课程的发布。在微课程视频内容的录制上,可以录制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况,也可以录制教师知识讲解、演算的一些片段。所有这些微课程的内容,教师在录制前都应认真进行前期脚本的策划,使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炼。

2. 利用录音笔等先进设备进行录制。录音笔等先进的小型录制设备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利用其摄像功能进行微课程内容的录制后,可以把录制的内容及时地传输到电脑等进行后期编辑的设备上。

3. 利用专业视频软件进行制作。现有的一些专业制作软件可以进行屏幕的调制,也可以对录制的微课程素材内容进行编辑。可以将素材内容编辑制作成PPT等,还可以对其他一些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录制,所有微课程需要的素材齐备后,就可以进行教学微课程的编辑和制作。

4. 由专业人员或专业公司进行后期制作。微课程虽然时间短,但制作精良的视频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视觉上的愉悦,而且在学习上会更具吸引力。所以,微课程的后期制作应由具备视频剪辑、字幕添加、背景色彩添加等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参与,提高微课程制作的专业水平。

三、 微课程的发布

目前,微课程发布的平台很多,发布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将微课程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些知名的课程网站上进行发布,也可以将微课程发布到个人的空间、微博中,还可以在微信中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

总之,实施环境工程专业信息化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提升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方式的变换与革新,衍生和创新出更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的实践与探索,突破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的难点,积极推动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彩纯.信息化背景下的ESP教学设计探究及实践——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2):115-117.

[2]胡乐宁,邓华,蒙冕武.基于创新实践能力的《环境工程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旋风除尘设计”单元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9-140.

[3]李静文.关于建筑专业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6(12).

作者简介:

刘伟才,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宜居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