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师生情感共鸣机制构建
2018-10-23凃耀军
凃耀军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与学,师与生没有很好地融合,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因而构建师生共鸣机制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过程中甚为关键,而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激发师生共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號: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225-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光靠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早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领域的共识,在诸多教学相长的手段当中,构建师生情感共鸣机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师生在情感上达不成共鸣,教与学始终处于脱节状态,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能真正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只能流于形式,不可能真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而要让老师和学生形成共鸣,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必不可少,只有在课堂中充满人文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也才会真正接纳老师想要传递的教学内容。
什么才是人文精神呢?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目前高校思政课当中还是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一方面教师在教方面需加强人文精神地融入,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方面也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塑造,只有在教与学方面双向提升,高校思政课才能成功地构建起共鸣机制。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融入人文精神的状况
(一)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都已经意识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注意结合人文精神进行讲授,也一定程度上的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地引导。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形式。如面带笑容进行授课,注重衣着的整洁、大方、得体,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讲课及与学生交谈,注重举止的端庄稳重等等。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内涵。如注重将一些人文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到以人为本时,给学生讲解清楚以人为本的内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
(二)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人文精神仍存在诸多不足
1.教师在授课中融入人文精神仍需加强。首先,现在许多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还是较为注重知识传授的,偏重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无暇顾及让学生从内心上真正接受书本上的内容,这反映在许多高校的思政课考试还是一种知识性地考试,很多时候还是将学生集中在一起做一张试卷就算考试了,至于学生是不是从内心接受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就不管了。其次,许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方式过于生硬,流于形式。很多老师只认为在授课中有融入人文精神这一环节就可以了,没有考虑到融入人文精神的方式方法及相应的效果,相当多的老师尽管意识到了在授课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
2.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亟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要构建良好的共鸣机制,学生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储备是不可能的。然而,当前大学生中间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还是较为普遍的。主要表现在:(1)基本的人文知识欠缺。许多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人文知识都未掌握,这大大影响了高校思政课融入人文精神的效果。如很多大学生对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如问到孔子有什么重要的思想,竟然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一脸茫然。这些情况令人堪忧,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太贫乏。(2)许多大学生高校思政课中未从内心去真正地感受人文精神。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很多内容都是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的,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从内心去真正感受老师在授课中讲到的内容,并没有将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很多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如耳边风,过耳即忘。(3)很多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还是存在偏差。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文精神,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肤浅化,认为所谓人文就是平时要对人友好,说话和气,多为他人着想等。另外,很多大学生们对人文精神涵盖的范围普遍限定得过窄,认为人文精神只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工作、学习及社会其他领域跟人文精神关联性不大。这些现状表明,人文精神并未深入到大学生们的内心深处。
3.社会仍需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社会还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来熏陶大学生。社会上的很多影视作品、书刊、媒体并没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来熏陶大学生,如很多影视作品、书刊、媒体只是注重了吸引人们的眼球,片面注重娱乐性,而没有注重一种人文精神的传递,没有给大学生形成一种正确地指引。如当今很多媒体对一些事件的炒作,就没有很好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动不动就对一些当事人展开人肉搜索,将一些与事件毫不相干的当事人的个人隐私都公之于众。又如很多媒体的报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违背诚信原则,将一些事实夸大、歪曲,这些都是有违人文精神的表现,而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起着负面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文精神塑造的关键期,社会也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融入人文精神构建师生共鸣机制的路径
(一)积极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在思政课融入人文精神构建师生共鸣机制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积极进行融入人文精神的探索和尝试。首先,教师要努力构建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不能处处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要充分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是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时时仰视老师,而是与老师在教学中共同探讨,甚至敢于同老师进行争论、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与老师进行思想上的交锋。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角度来思考教学工作地开展,只有让教与学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与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当中,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否则,很有可能陷入教与学脱节,师与生貌合神离的状态。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教学
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教学模式同质化还是较普遍地存在。在同质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教师授课简单重复,教与学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学生学得越来越无味,老师教得越来越机械。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必须要更多地融入差异化教学。所谓“差异化教学”,是指研究班集体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之所以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力提倡差异化教学,是因为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不能假设每个学生都拥有(或应该拥有)相同的智力潜能,而是应该努力确保每个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寻求与其自身智力相匹配的教学机会,增加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潜力的可能性[2]。差异化教学充分蕴含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关注点开展教学,能让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参与到教学中来,感受到作为教学主人翁的地位,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这对于构建军师生共鸣机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同样是重要的一环,学生的社会实践则是课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内教学的效果,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人文的内涵是构建师生共鸣机制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就实施了包括文艺会演、拍摄微电影、做义工等这样的社会实践形式。通过文艺会演、拍摄微电影这样富有文艺气息的形式,首先激起了大学生们的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来,另外,大学生们通过文艺的方式很好地诠释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将老师要传授的课程内容融为了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一改往日为了考试而学的状况,应该说这也是对老师授课知识的一种很好的共鸣。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开展了做义工的社会实践,他们深入到居委会、福利院、孤寡老人家中为老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一方面融会贯通了思政课中的理论知识,一方面也很好地践行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帮助等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自身修养也受到了很好的人文熏陶,这比老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说教有效得多。
三、对高校思政课融入人文精神构建师生共鸣机制的展望
目前高校思政课还不是非常具有活力,效果也不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大原因就是思政课当中还没有很充分地融入人文精神,因而师生共鸣机制还未得以很好构建,师与生、教与学还未很好融合在一起,随着高校思政课领域对人文精神的日益重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共鸣机制构建的路径也会日益多元化,也能越来越有力地激发起老师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形成教与学、师与生的良性互动。此外,随着在构建师生共鸣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成败得失,我们有理由相信,对在高校思政課中融入人文精神以构建师生共鸣机制的探索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
[2]程向阳.差异化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