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骨质疏松敛术后再发骨折

2018-10-23陆建伟

健康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肱骨骨量骨密度

陆建伟

骨质疏松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未予重视,但它却可能给老年人带来沉重的一击。骨质疏松给骨科手术造成不少难题,尤其是术后内固定的松动、断裂及再发骨折等并发症。

79岁的申屠大伯因不慎外伤导致左肱骨近端骨折,在医院做了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了。本以为申屠大伯能安安稳稳进行术后康复,慢慢恢复起来。可没想到的是就在出院后没几天,他再次不慎扭伤导致左肩疼痛难忍。家人带着申屠大伯赶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专家门诊向医生求助。

经过详细查体及初步影像学检查,发现该患者的情况较为特殊,属于内固定术后再发骨折,而且内固定也完全松动了。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申屠大伯患有帕金森病十多年了,在外院做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有糖尿病病史二十余年,全身情况较差,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况且患者骨质疏松也较为严重,需要精心制定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全身情况不佳,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完全松动,加之骨质疏松,如果要再次做内固定手术,肱骨头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很大,内固定手术失败率高,全科医生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患者适合做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

医生为申屠大伯设计了手术方案,顺利地完成了松动的内固定取出+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整个手术过程耗时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没几天申屠大伯便开始逐步锻炼受伤的肩关节了,在关节病区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和科学指导下,申屠大伯的伤口愈合得不错,科学规范的康复锻炼让他早期恢复了关节功能。

为何会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主要有三大成因:

●缺钙:钙质长期摄取不足(成人每日建议量为1000毫克)。

●年龄:钙质吸收率会随着年龄增长下降。

●雌激素:雌激素会抑制骨质分解、促进骨骼形成,而女性停经后雌激素缺乏,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为了减少45岁以后骨质的流失,我们要从生活方式、运动和营养等方面来调整,下面就来分享几个预防骨质疏松的小妙招:

●每天补钙1200mg

如果从青少年时期每天补充钙,可以使骨密度峰值更高。20岁到30岁骨密度达到峰值,值每天补充800mg钙就可以了。

●补充维生素k

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减少通过粪便与尿排泄钙,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止骨基质的溶解与吸收,有效对抗骨质疏松。

●尽量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维生素K的吸收,进而减少经小肠吸收的钙吸收量,造成骨质流失。因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对增加骨量储备有促进作用。

●每天100克蛋白质

骨钙的沉积需要蛋白质的帮助,医生建议女性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100克。

●吃虾皮、芝麻酱、豆制品

●每天30分钟晒太阳

维生素D是营养成分,也是激素。因此最合适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是每天晒30分钟太阳。可选在每天上午10点前,下午15点以后晒。要到室外接触紫外线才算晒过太阳。室内的玻璃窗会挡去大部分紫外线,并不能帮助我们合成维生素D。

●一年一次骨密度测量

定期检查骨密度对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必要。目前各大医院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均是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主要测量部位为:腰椎、髋关节及全身骨量。这种测量方法很安全,可测试全身和任意骨及骨折发生部位的骨量。

●成人每日睡足7~8小时

●健步走、跳绳等

运动能增加骨量和骨密度,这已经被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时骨骼的受力增加,刺激骨骼生长。此外,运动会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吸收钙质,也能有效提高骨密度。但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帮助骨骼生长。真正有效的是负重运动,即运动时骨骼承受重量的運动如跑步健走以及跳绳、健美操等。

编辑/赵湘

猜你喜欢

肱骨骨量骨密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有必要给幼儿检测骨密度吗?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骨量测定,走在骨质疏松前
柠檬干泡水喝提高骨密度?
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