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

2018-10-23葛无兵

财会学习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要性

葛无兵

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单位要强化内控建设,将财务活动作为内控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内控在确保财务信息质量、规范单位资金管理、防范经济活动风险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对新形势下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期望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必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收支业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工作不重视,导致单位极易出现内部贪污、徇私舞弊等情况,严重威胁到单位资金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构建起财务内控管理体系,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強化财务工作的内部控制,堵塞财务关键活动的管理漏洞,对单位各项经济行为起到监控、控制、规范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如存在固定资产处置随意等状况,易引起账实不符,埋下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同时,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在财务核算时会出现错算漏算等情况,甚至个别心存侥幸的财务人员在账务处理中出现了违法违纪行为,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加强财务内控管理,规范各项财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加强财务核算监督,对各项重大支出进行审查控制,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有效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三)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不断深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采购随意性大、预算控制缺失、资金支付审核不完善、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导致单位财务管理与单位改革发展相脱节,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有必要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强化对关键性财务活动的管控,通过查找漏洞、弥补缺失来有效消除单位的风险隐患,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财务内控管理重视信息化沟通,能够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畅通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从而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二、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对策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强化各部门的财务内控意识,明确关键性的财务活动,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财务内控管理覆盖到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层面。

(一)加强关键财务活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将薄弱的财务活动环节作为控制重点,实施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一是强化岗位责任控制。单位要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减少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促使岗位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二是强化授权审批控制。单位要制定授权审批程序,明确各岗位的审批权限,对“三重一大”实施集体决策制度,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加强对项目支出、经常性经费支出的审批控制,杜绝超限额审批、无预算审批。三是强化资金收支控制。单位要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制度,及时将收入上缴国库,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截留收入。同时,单位还要强化支出内部管理,确定各项支出标准,规范支出报销流程。四是强化固定资产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验收制度、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和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从形成到报废的各个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资产账实相符,杜绝违规转移、报废、处置资产的情况发生。五是强化预算控制。单位要认真编制部门预算和财政预算,确定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标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根据预算安排好月度用款计划,加强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项目支出,确保项目资金得到专款专用。

(二)加强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消除单位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避免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估,识别和评价单位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应对策略。二是加强支付风险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预算支出是否落实授权审批制度,是否存在超预算支出、无预算支出情况进行评估,对各项支出事项的凭据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三是加强核算风险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财务核算是否合法合规、核算流程是否完善进行评估,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准确判断每笔业务的经济功能分类,避免出现人为错误。

(三)建立信息沟通交流机制

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落实到位,及时掌握内控的实施情况,单位应建立起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促使内部控制良好运行。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及时在单位内部共享财务信息,并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运作,减少信息闭塞,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畅通内部沟通报告渠道,单位各部门在制定用款计划、发生支出时,都要积极与财务部门沟通,强化财务活动的事前监督。尤其对于大额资金支出,要求各部门以书面形式向财务部门备案,并上报到单位领导审批,不得由财务部门擅自决定支出。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要执行项目资金沟通机制,财务人员要跟踪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进行汇报。

(四)加强财务内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起财务内部监督体系,对内控制度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增强内控执行的严肃性。单位要成立内部审计部门,使其独立于财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在部门内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员,并明确审计人员的财务监督职能。在财务内部监督中,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财务内控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出具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对财务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特别要重点审查“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部门,要求部门在限期内整改。

三、结论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起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强化对财务管理薄弱环节的管控。行政事业单位要从风险评估、关键活动控制、信息沟通交流和监督评价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财务活动运行,防范舞弊腐败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单位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合理化实施路径探究[J].纳税,2018 (2):41-43.

[2]寇明芳.企业内控管理构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 (1):101-102.

[3]范晓慧.浅析运用内控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6 (11):124-125.

[4]初静馥.从内控的角度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3):141-142.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要性
论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内控管理的改革思路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