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思想动态及关注热点研究

2018-10-23李晓华赵亮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想动态大学生研究

李晓华 赵亮

摘 要:内蒙古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多,其中以蒙古族居多,他们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在面对一些重大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240-02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是蒙古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也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所以本文旨在研究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明确的目标取向和对学生、学校负责的态度,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本次调查问卷选取本科生300人,其中男性占比54.5%,女性占比45.5%,其中文科的人数是174人,理科的人数是126人。对他们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反映出了当代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心理特质、思想状况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查也反映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动态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总结出加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及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现在的“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虽然他们有不少缺点,但是他们乐观、豁达,对生活充满激情[1]。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可以说是“90后”的尾巴,“00后”的开头,他们属于独生子女的居多,可谓“温室里的花朵”[1]。本校生源主要来自通辽周边地区,所以蒙古族学生居多,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和汉语授课的学生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与城市里的学生相比,比较单纯,但是心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2],看待事情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在处理问题上容易采取过激行为,所以这部分学生在思想状况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方面

学生整体的思想理论素养可以说还是比较好的,很多学生愿意去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国家发展战略,整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认同态度,关心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充满信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当今信息社会背景下,很多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去浏览和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要闻。在课余时间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讨论。大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入党,就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出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比较实际,入党的动机功利化倾向明显。

(二)爱国主义方面

大学生们普遍具有爱国情怀,但是用实际行动去衡量,就会存在很大的偏差,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爱国行动的认知以及爱国的方式存在着认知偏差。例如,学生的入党动机很单纯也很实际,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能顺利一些,没有谈及爱党就是爱国那么高尚的理论。在调查中问及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有没有信心时,大多数都表示有信心,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信心,而这部分人恰恰是学校的蒙古族学生。

(三)价值观方面

总体来说,注重个人人格的进一步完善,有一部分学生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对于价值观的梳理和塑造,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倾向。很多学生想法特别实际,比如问卷中问到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会更好,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能赚钱就好,而且强调赚钱越多越好。在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这一问题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认为沟通和信任是爱情长久的最重要因素,所以一半以上的学生赞同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

(四)网络认知方面

很多学生认为网络是课堂学习的辅助工具,手机成为大学生了解各类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移动网络的使用时间在每天4小时以上。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为网络依赖、手机控状态,而他们选择网络的目的很明确,绝大多数是为了上微信、QQ、微博、腾讯和一些贴吧,所以上网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购买手机流量上网,主要是娱乐,有的甚至用手机看电影和电视剧、打游戏,而对青年文摘、团中央网站、社区论坛的关注度不够。这对课下阅读产生明显冲击,学生选择网上直接查阅的方式,代替去书店、图书馆借阅书籍。

(五)学习热情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选择努力学习的占94%。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学习目的也很明确。既知道为什么学习,也知道应该学什么。认为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知识的积累,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了科研创新,这部分占比3%,更多的学生还是选择为了自己将来做打算、打好基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想学但不知从何学起的问题,这一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在基础较差的那部分里。这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差,既不学习,也不去社会实践,天天“宅”在宿舍里,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抄袭(有一小部分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其实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如此选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未来他们要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各方面的能力。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社会实践和实习的目的也很明确。这部分学生更加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完成学业之外,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积累社会经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依然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要干什么,要去哪找工作。问他们毕业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考公務员,或者是选择就业,很多同学不知道,处于迷茫状态。也有极个别学生选择娱乐,这部分占比1%,说明这类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大学生思想动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关注度不够。最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偶尔关注,占比63%,只有32%的人选择了时时关注,还有4%的人选择了从不关注。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不高。例如,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看法上,75%的学生都表示作用非常大,22%的学生表示作用很大。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有作答,也就说明他没有关注过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第二,现今党内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影响了部分学生对党的光辉形象的信仰。第三,学生功利化倾向严重,对这些国家大事表现出漠不关心。

在入党动机方面,很多学生出现功利化倾向。72%的人选择增强就业竞争力,17%的人选择谋求仕途,只有10%的人选择追求理想,只有1%的人选择对党的执政地位和理念有信心。

在遇到诈骗短信、电话时,54%的学生选择挂机,26%的人选择不接,18%的学生选择举报,还有2%的学生选择接听,看骗子怎么诈骗。可见,學生在遭遇类似诈骗问题时,法制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应对起来自然也好一些。但是也有2%的学生选择接机看他怎么诈骗,这部分人就极有可能被骗。所以,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系列安全知识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从对学生利用网络最想做的事情来看,有32%的学生选择浏览时政、关注时事热点,21%的学生选择用微信、微博聊天,19%的学生选择更新主页,14%的学生选择看电影、娱乐等。

三、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调查反映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的主流思想动态还是积极的、稳定的。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于自治区的发展规划也非常支持、甚至充满期待。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对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了热切关注。调查显示,尽管我国目前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的重大挑战,但有95%的大学生表示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四、加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思想引导的对策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通过媒体、网络会接收一些错误信息,对大学生的三观造成负面影响,会误导大学生[3]。因此,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进行系列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防止上当受骗。

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时代是学生最美好、纯真的时代,由于理论认知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学生树立的三观很容易发生转变[3],所以教育引导与学生认知要相互结合[3]。

第三,针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薄弱、心理脆弱的问题,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尤其是辅导员更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经常与之交流、谈心。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民族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4).

[2]李晓华.论民族地区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

[3]李晓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6).

猜你喜欢

思想动态大学生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营造积极心理氛围,提高物理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