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慈善思想

2018-10-23张蓉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恩格斯慈善

张蓉

摘 要: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以亲身考察和真实材料为基础,对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的真实状况进行了描述,论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假伪善、买卖视之的慈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批判;对穷苦劳动者之间的真诚互助进行了高度肯定。随着工人意识的觉醒,他们逐渐争取自由平等,追求人道博爱的慈善理念。恩格斯这一著作中的慈善思想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慈善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也预见了未来“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1]不可缺少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

关键词: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慈善

中图分类号:A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038-02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青年时期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2]创作的一部经典著作,引用了大量根据亲身观察收集的真实数据材料,以实践的视角真实描述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社会工人阶级的真实状况。综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著作,关于慈善的论述不多,且“有不少否定性论述”[3]。从著作文本出发,结合时代条件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思想进行研究是一项重大课题。

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慈善文本概述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关于慈善的论述较为零散分布于整篇著作,据笔者统计,与慈善相关的词语出现频次如下表。①

据研读,其中大部分均是对英国资产阶级慈善机构的批判。恩格斯在著作中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虚假慈善进行了精辟论述,严厉否定资产阶级的伪善行为,揭露资产阶级丑陋面貌;同时深切关注和同情工人阶级的现实命运,并激励他们进行斗争,争取自身权益,由此体现了恩格斯同情之心、怜悯之心的慈善情怀以及对人道博爱互助的慈善理念的追求。对此著作中慈善思想的研读,其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经典著作,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回到经典著作之意识,挖掘经典著作深刻理论;此外,为慈善思想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慈善思想研究。

二、恩格斯否定英国资产阶级虚假慈善的慈善思想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产阶级伪善的批判,论述精辟,字字珠玑。综合来看,恩格斯在此著作中对资产阶级虚假慈善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想批判:批判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慈善思想;其二,行为否定:否定资产阶级打着慈善幌子对无产阶级虚伪施予小恩小惠的慈善行为;其三,方式驳斥:驳斥资产阶级视慈善为买卖的错误慈善方式。

第一,思想批判:自私自利的慈善思想。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迅猛的国家。伴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自身难以逾越的“桎梏”,受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的直接影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困难。但是资产阶级时刻以自身利益为关注点,对无产阶级毫无慈善同情之心,不顾人道理念,无情剥削无产阶级的劳动,以尽可能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并且贪婪地追求更多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他们偶尔会以慈善名义做些空洞无用之事,如举办慈善酒会、晚宴等。“有教养的”[2]478英国资产阶级绝不会主动“公开承认这种自私自利”[2]478。而是相反的以各种形式上的幌子装点自己对利益的追求和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这些幌子就包括“在他们自己的利益需要”[2]480时,偶尔的慈善救助,正如恩格斯在著作中所言,资本家的虚伪慈善出发点实为吸干“无产者最后一滴血”[2]478。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慈善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

第二,行为否定:虚伪施恩的慈善行为。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仅仅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但是工人阶级起初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意识尚未觉醒,也尚未为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去努力斗争,这均是由于伪善的“宗法关系”[2]436的掩饰,工人阶级还只是毫无所知的“庸人”[2]436。但是随着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开展,工人为争取自身权利而进行斗争,在资产阶级“随心所欲地剥削工人”[2]436的时候,为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他们会施予“小恩小惠”[2]478来获得工人阶级的感激,也来缓解由工人反抗导致的利益受损。这本应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之一,但他们却以之为筹码,在世人面前摆出虚伪的“大慈善家”[2]478的姿态,获得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也得到自身心灵上的满足。對无产阶级的虚伪施恩获得一时之效,使工人阶级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受到资产者的毫无人道的剥削。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虚伪施恩的慈善行为进行了严厉否定。

第三,方式驳斥:视为买卖的慈善方式。恩格斯在著作中以一个实例来直观展现资产者将他们对无产阶级的慈善救助视为方式——“买卖”[2]479,即资本家认为,通过买卖的方式对无产阶级慈善救助,并以此换取无产者在他们视线中的消失。这是一位资本家太太的来信,在信中,这位太太用“令人作呕”“残废”“无耻”[2]479等词语来描述穷困的、在街头乞讨的无产者,并称他们用“极端无耻和令人讨厌的方式”[2]479来博取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并称之为“恶劣现象”[2]479。可见,资本家并没有平等地对待无产者。他们用自己捐助的少之又少的一点钱财来换取自己不再看见上述“恶劣现象”的机会,他们对无产者鄙视、反感。而这封信也表达了英国资产者中“绝大多数人的观点”[2]479。以“买卖”为方式的慈善救助,体现出无产阶级被剥削劳动还被鄙弃的悲惨现实境遇,没有平等的地位,何谈平等的互助与慈善?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慈善买卖进行了直接驳斥。

综上所述,要而言之,恩格斯在著作中,以真实考察数据为依据,从思想、行为、方式等角度,总体上对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伪施恩、视为买卖和消遣的慈善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既体现了恩格斯高远的慈善远见,也为之后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慈善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恩格斯眷注英国无产阶级现实境遇的慈善思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通篇看来,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生活工作的真实状况,直观呈现了工人阶级的低下的物质条件、糟糕的身体条件和压抑的心理条件。综合看来,从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反映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虚伪慈善行为的厌恶,对人道、尊严、平等、博爱等慈善理念的呼唤以及对真正的慈善救助的追求。

第一,需要人道:工人阶级在肉体上遭遇着痛苦。大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大,使原来靠手工业生活的中间阶级分化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继续发展成为资本家,而另一部分沦落为无产者,后者同大工业创造的工人阶级一起成为被资本家剥削的对象。城市拥有良好的资源,如交通、设施等,但在城市中无产阶级的生活境遇却十分困难。资本家对他们劳动的过分剥削导致身体条件的极度恶化,糟糕的生活条件导致无产阶级死亡率的明显上升,“肢体疲劳,精神萎靡,生命力减退”[2]410,疾病蜂拥而至,恩格斯在著作中用一组数字直观明晰地说明了工人阶级身体条件的恶化和死亡率的持续攀升[2]413。在此之下,来看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所谓援助。工人阶级由于穷苦无法得到好的医治,“有许多慈善机构在设法弥补这种缺陷”[2]416,但医生却收费极高,于是无奈寻找江湖医生的用鸦片制的“强心剂”来缓解身体病痛,而这对身体有极大的损害!身体遭受损害的同时,工人阶级的心理也同样得到摧残,接受教育的困难、不公平,资产阶级道德的沦丧、虚伪共同影响工人阶级的心理状态。“穷人从他们的穷弟兄那里得到的帮助”[2]480相比于资产阶级,要多得多。恩格斯肯定了无产阶级之间这种互助,并以“正直”“乐于助人”来与资产阶级的“有教养”“施舍”形成鲜明对比[2]478-480。工人阶级渴望得到人道关怀。

第二,需要尊严:工人阶级在精神上遭受着欺凌。慈善本应是人们之间自愿的互助,建立在互相尊重彼此人格的基础上,是人类道德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慈善却是施予,恩格斯“施予”一词的使用告诉我们在资产阶级慈善机构的虚假慈善之中,无产阶级饱受欺凌,并且毫无人格尊严,他们是“被蹂躏”[2]478之人。他们看来,工人阶级在习艺所中受着他们的恩惠,却将工人阶级遭受的欺凌视为无物。资产阶级既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又剥夺他们的人格尊严,这与慈善的理念相去甚远。与此相比,无产阶级之间的互帮互助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他们正直善良,虽贫穷却自愿以己之力助人为乐。在某种程度上,慈善理念的底线应该是人们之间最起码的尊重,是建立在维护人格尊严基础上的平等互助。工人阶级期待受到尊严对待。

第三,需要平等:自由放任的制度使无产阶级毫无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的政权,无产阶级难以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工人阶级于这样的情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2]448,工人阶级必须进行争取权益的斗争来改变非人地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階级这种斗争的结果却是资产阶级会将他们视为“公开敌人”[2]448。恩格斯在著作中对工人阶级面临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的依附者,因为他们只能通过资产阶级发放的可怜的工资来勉强生活,资产者以工资捆绑工人阶级、以政权压迫工人阶级,视无产阶级为奴隶,使他们不敢斗争、不能斗争。这样的生活是难以幸福的。自由放任[2]478的制度,使得无产阶级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以济贫法来看,失业者得到救济,工人阶级认为这是自己的权利,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恩惠,这使资产阶级感到十分不快。工人阶级没有平等的权利,就连需要救济时也不能得到公正的对待,慈善事业的效果尽显无效。工人阶级祈求得到平等权利。

综上所述,在论述中,恩格斯站在客观的立场对无产阶级现实境遇的考察倾注了极大心血,真实再现了无产阶级极其恶劣的生活状况。就慈善来说,他十分肯定正直的无产阶级之间的互助,透过对无产阶级现状的文字描述,体现了无产阶级对人道、尊严和平等的慈善的探求,也体现了恩格斯对人道、平等、博爱等慈善理念的认同。

四、结论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慈善思想、虚伪的慈善行为、买卖视之的慈善方式进行了严厉的否定。与此同时,深切关注和同情无产阶级现实境遇,肯定了无产阶级之间乐于助人、友善互助的慈善行为,彰显无产阶级对人道、平等、互相尊重的真正慈善的追求。这也为之后恩格斯慈善思想的继续铺展奠定了基本论调,打下了坚实基础,就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述,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未来在更高的社会形式上仍需得到更高形式的复活[1]19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楼慧心.如何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91-97.

猜你喜欢

恩格斯慈善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2015中国慈善排名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每月慈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