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2018-10-23王林奎解华
王林奎 解华
【摘要】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管理专业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活动成为其内涵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任務之一。文章就如何提升文化管理专业教学水平,迎合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展开讨论,指出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自身发展特征,积极探索出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途径。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与措施,以引导各类高校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并对各高校实施了全方位的评估,且为高校限期整改指明了方向,客观上大幅度提升了各高校的办学实力。同时,充分证明了高校应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专兼结合且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从而打造出“行业专家+企事业创业导师+高校专业教师”的全新组合型教学师资团队参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总之,本文就切实有效地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文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究
众多文献资料和相关教材书籍指出:21世纪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而言,因其附加值高、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理念、能源损耗较低、环境保护值优等特点,加之自身产业拉动力强、辐射范围广泛,已成为了国家层面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战略预设制定的重要参数依据。近十年来,日新月异的突出变化证明了我国在借鉴并吸收世界范围内众多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采用了“国家政策优惠+各级政府扶持+行业引领带动+企事业参与+社会全程共建”的综合运动模式,建立并形成了良性的市场机制,使得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解读,深切地认识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快速构建社会效能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同时,行业、专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能够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且又适应于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最大化地优化教育资源以发挥艺术类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文化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艺术类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努力加快提升高职文化类大学生就业率和社会民生的幸福指数,这都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出台的《“十三五”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教育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艺术类高职院校首要的工作重点就是打造一支初具规模、素质高尚、理论知识完备、实践能力强的文化类师资队伍,唯有如此,艺术类高职院校才足以贯彻并实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任务要求。
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教学团队的现状
在文化产业中,文化管理专业(简称“文管专业”)分属管理学大类,是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现阶段国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针对性专业之一,其以培养具有开阔的文化眼界、现代企业理念及经营管理技能相结合的全面型文化管理人才为首要目标。文管专业从较大的系统层面上讲可划分为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其作为一门新开创的专业发展前景良好,许多高校都专门开设了这一专业。文管专业是一个依托自然再生产向经济领域不断提升且相互交织的运营过程,既涵盖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流程支撑,又广泛运用于整个文化艺术领域,服务于全社会的各个层面,且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较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上述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水平的高下都将直接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个具体项目、一个个企业、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最终落脚点之一,就是要打造建设一个专业一流的师资队伍,虽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各高校管理者更应高度重视。
1.教师工作绩效考评制度不全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在对教师工作能力考评的过程中,主要依托于科研或教研能力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然而,在教师的业绩考核中,教师的教学研究技能和研究成果在整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那些教学研究成果考核水平一般的,却在学科的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就的教师往往都能在业绩考评中获得良好,而那些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在教研教学上的,但科学研究成果较少的教师在考评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现如今的考核结果往往是与奖金、职务晋升等紧密联系的。显然,在这样的考核制度的引领下,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更多更充分地投入实教当中。那么,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2.对文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出全新且全面的要求
文管专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行业需求增加与人才储备减少的困境,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改革滞后所导致的。按照现有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将在未来的10年中不断扩大。那么,加快建设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并全方位提高人才的培育质量,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全新且全面的要求。要想转变教学模式就应从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入手,这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核心应更加倾向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引导并促进传统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的转变,注重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取代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向,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社会实战经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会受到更多企业的欢迎与扶持。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诸多改革中,“校企合作”等新型实践教育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积极探索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更强大的职业技术操作力、综合素养、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效造就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在学校中,应重视学生在课堂内对知识的探索与讨论以及在课堂外实际操作的各类行为表现。在组织的各类实训项目中,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拓展机会,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积极发展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新教学,在校选修课和二级互动教学课程中,为学生独立学习创造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以关心每个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
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的具体举措
1.倡导“學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体制,积极探索适应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类专业需求的教育教学师资团队
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为核心,不断增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各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强化训练基地,并且积极地探寻“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青年教师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同时,加大推进人才引进与用人激励机制,力争3年内在专任教师中培养出3~5名青年骨干教师,使广大教师能够快速在文化产业与文化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良好知名度和影响力,且在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究方面具备模范带头作用。
2.贯彻高职教学理念,促使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意识为教育目标,以广泛就业为指导,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线。之前我们提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基本目标,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最终实现校内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讲授系统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执行能力。对于来自企业的兼职创业导师不仅具备一线实战经验,还熟悉教学规律且能够传授课堂教学理论知识。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建立名师工作室等教育教学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职业技能(教学能力与职业技术服务能力),争取在短期内将部分教师成功打造成为“职业教育专家、文产创意策划界行家里手”。只有有效地将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优秀应用型技能人才。
3.主动适应当代职业教育需求,构建融教、学、做、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各高等职业院校工作重心已由规模扩张逐步向内涵式建设整体转移,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是在教育教学方式上的三大转变:一是教学课程内容的改变,应当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强化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学习能力”转变;二是从传统的三一教学法逐步向信息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转变;三是将原本不集中的学科教育与学科建设逐渐向集中转化;四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改革转变,将课改研究中的单一内容逐渐变为按中心思想进行设计和创新,且以构建集教、学、做、训为一体的全新教学体系。
4.逐步实施高职院校教师“多师并举”的有效机制
加强梯队建设,使团队教师的年龄从以往的按老中青结构划分逐渐转变为更趋于合理的高职教师划分,这类高职教师不仅仅是“双师型”教师,还应在其中扮演着更多的角色。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实践实训的过程中、与学生紧密接触互动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具备充足的耐心、细心、爱心,那么从发现问题到及时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来的几年中,努力使中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占全体教师人数的50%以上;在未来3年中,让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人数达到85%以上。因此,应加强引进企业中年轻的技术骨干参与到教学队伍中来,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争取在3年内使教师队伍中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5.探索“文管专业校企合作专家库”
在充分整理现有合作资源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及行业机构共同组织成立了由有关专家、院校学者、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及各个企业代表参与的“文管专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基础组织构架内,积极探索并建立专业的“文管专业校企合作专家库”(简称合作专家库),专家库是由学院主管领导、高校教授级专家、行业领头人、企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组成。可将他们分别划分为特邀专家、创业指导教师和客座教授三大类。委员会及专家库的成功设立将促进国家及单位在校企联合中实现完美融合,进而实现高校教育体系的革新。
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
1.建立高校文管专业师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工作就是明确制定出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也就是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育标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应当在管理标准方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建立与执行教学规章制度以及各个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并按照各方面标准的质量要求,通过多种多样的监控方法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2.积极建立以文管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建设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教学的诊断反馈也应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主要系统。首先,校内系统要从宏观层面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团队师资考评制度、合理化的教学管理与督导制度、教学信息统计与管理制度,并组织学校上级主管领导及各行业的职业技能专家听课。在微观层面上要从各个系别内部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检查、教学观摩、教学方式评优等。其次,校外系统主要包括了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查信息的整理与统计、与各大校企联合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信息交流反馈、各大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统计和社会调研基本情况等。
3.加强决策调控系统的管理。在院校中由校级各个领导组成的决策调控中心,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决定文化管理专业师资教学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和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一系列的重大决策性问题,编写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明确学校内的各级别教育教学的管理总目标,统一集体调动学校和社会各企业中的各类资源,全力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这其中也包括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科研中心,整体且有计划地研究教育教学相关政策、考评教师教学成果,不断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向决策中心反映遇到的各类情况,并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控制措施;或者还可根据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指导学校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等,并对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4.加强学校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首先是把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信息、有关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的各类信息、各大人才市场不同阶段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的教学决策中心,可及时有效地调整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准则的质量;其次是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中每个环节的高效管控,为今后学校加强人才培养管理的目标与适应性提供重要且有保障的决策依据。
最后指出,要全面做好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根据学习型组织建设计划的要求、师资培训的目标和运行机制,需要推进两个方向的转型:一是从基本培训和学历提升逐渐转型为致力于知识创新、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和学习;二是从依托学校渐渐转型为学校、企业和教师自身行为的相互融合。依据责任共同承担和成果分享的基本原则,培训经费也应逐步变为由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带动教师在培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真正意義上将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进而充分提升教师培训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
不断加强教师师德素质建设,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强化专业性的教学绩效考评制度,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政策引导和实际奖励实行有效融合。重点鼓励并表彰一些模范教师,加大力度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并加强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教育。引导骨干教师建立规范正确的教育教学“三观”,增强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严格遵循教师师德行为准则,推行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秀教师的最高准则。
参考文献:
[1]宋锦、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年第4期。
[2]黄建平:《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科学咨询》2008年第2期。
[3]陈兵:《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经济论坛》2010年第4期。
[4]洪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研究》,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12,5。
[5]赵海华:《浅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2期。
[6]张玲、李阳:《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多元要素整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0期。
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