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2018-10-23马莉
马莉
【摘要】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落实。本文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认知的科学方法,设计出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对学生进行心智训练以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落实”(项目编号:XGH17221)。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课程设计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这种教学理念和学生认知发展,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去寻求解决方案,以思想引领行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成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提高素养的课程。教师应运用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科学方法,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按照价值育人、育全人的课程目标,设计出有品、有用、有趣、有料、学生感兴趣、想学习的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人类问题和自己的关系,开阔视野,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成就人生,完善人格。
课程设计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指引行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课堂是主阵地、主渠道。教师应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课堂,以培养国家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并以美国杜肯大学研究院威廉·博龙教授的课程设计三角形(ABC法则)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为理论依据,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了解现实世界,思考当前社会与未来世界的文明与困境,反推现在,制定个人成长计划,了解当前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真正成为使学生心灵有触动、思想有感悟、行动有体现的课程。
课程设计依据
1.采用ABC法则和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课程
三角形的顶端课程目标A是观众,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结合课程内容提炼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B是行为,是授课行为,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指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学习的教学活动行为,包括教法和学法。C是评价标准,即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是评价学生是否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本课程的目标,包括教师获得的反馈和教师给学生的反馈与评价。
布鲁姆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应按照人的认知发展水平,从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智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他将学习目标分为六类: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按照这六类学习目标,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既要考虑课程内容,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对应的学习任务。设计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这门课的认知模型,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碰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与发展。
2.采用“反向设计法”编制课程矩阵
编制课程矩阵时,教师应采用“反向设计法”,设计教学方法。第一,一般目标。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提炼各章节或各专题的课程总目标。第二,具体目标。教师要按照该门课程各专题的总目标,依据布鲁姆六个认知层面,提炼出学生所要达到的课程具体目标。第三,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要检验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是否能达到该门课程的目标,并根据课程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效果评价要能提供达到目标的证据。第四,学生学法。理论和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承担学习责任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主动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生应积极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教学活动,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第五,教师教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指导学生达到高层级的思考,促进学生成长。
课程矩阵
确保高质量设计课程的关键是编制课程矩阵,因文章篇幅有限,下面以教材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提炼的专题是德行天下从我做起为例”设计课程矩阵。
1.学生学习环节
分组—认领任务单—内部分工—查阅资料—思考讨论—教师提示—答疑—学生归纳总结—制作课堂分享PPT—教师阐述教学目标—课堂成果分享—小组互评打分—展示小组自评—意见反馈—教师总结—学生反思—完成课后作业—提交创课—教师反馈。
2.学生任务单
(1)社会公德
通过对“饥饿的苏丹”“宿舍你我他”“病房里的感动”中人物真实身份进行分析,结合人类社会发展,思考当前社会和未来世界面臨的文明困境是什么?
(2)职业道德
对“王宝强马蓉离婚案”“马克·扎克伯格的26张ppt”当中王宝强和宋喆,以及马克·扎克伯格真实职业的理解,通过未来反推现在,为王宝强和马克·扎克伯格制定一份员工道德行为规范。
(3)家庭美德
以美德心理游戏“生命中的‘贵人”为例。
①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里面的圈里,根据获得生命成长的程度,从内向外(越靠近中心,表示影响的力度越大)依次填写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②小组分享。第一,对你很重要的人分别是谁?他们的出现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正向或负向的)?第二,如果让这些重要的人从你的生命中消失,并且只允许留下一个人,你会留下谁?理由是什么?
(4)个人品德
对“江歌案”中江歌母亲、刘鑫真实身份的理解,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为成就杰出人生,通过未来反推现在,制定一份个人道德品质行为准则。
3.评分标准
前期准备10分、团队合作10分、师生互动10分、思想性10分、科学性10分、逻辑性10分、ppt制作10分、语言表达10分、现场效果10分、创新能力(原创)10分。
课程效果
按照课程设计实施方案,学生通过参与线上和线下课程学习、课程资源利用、外出实践等项目,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了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另外,教师通过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以下教学成果。1.编制了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和考核方案。2.建成了课程专题资料库(课程知识点视频、ppt、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题库和案例库)。3.建设了网络公众平台和完善的教学平台。4.发表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和高质量完成了在研课题,并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