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财政支持问题探究
2018-10-23王艳红
王艳红
【摘 要】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国民经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家庭承包经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为解决“三农”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必然选择,农民群众自愿联合进行规模生产或对生产进行经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然而,资金短缺严重的制约了农村合作社的长久发展,因此,应加大财政支持,通过金融支持、社会融资等多个渠道投入,有效维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支持;问题探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在最开始时是由少数农民群众发起的,农户的融资较少,多数是提供土地、技术、劳动力。国家难以落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从而导致很多合作社资金存在问题,只能提供生产技术,难以实现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售后服务。因此,须加大财政支持,健全合作社内部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分配收入,协调分配关系,才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推进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我国农业经济市场不断变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合理调配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分散不利于发展,会影响农民的自身利益。将分散的农业资源配置集中在一起,能够使农民单向的劳作、生产转化为集体生产、销售、服务等统一规模。引进更多丰富的原材料,投入先进生产技术,比市场需求生产出更多的新产品,赢得更多利润。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实现资金、技术、信息、土地、人才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产业规模经营,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形成对接,提高农业生产量,增加农户抵御市场的风险,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
2.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
独立的劳动者在经济新形势下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为顺应农业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成为了必然趋势,独立的劳动者为了自身利益自愿联合,使分散的农户从育种到销售形成了产业完整的规模链,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生产规模。农民在自己建立的合作组织中实行分户生产,将材料收集,合作加工。农民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产品的加工者和销售者。形成了规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化水平。
3.加大了政府与农户的联系密度
在农业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中,政府工作难以到位,主要是因为农户经营分散、农产品类型多样,无法有效合理的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生产规划和产业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有利于政府集中进行指导,加大了政府与农户的沟通和联系密度,农民可以通过经济组织向政府咨询更多问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政府能够针对农民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大大增加农民经济收益。
4.生产优势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只有确保利益最大化,才能保证经济组织的完整性、未来性、发展性,因此,为了能够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下去,必须要打造特色品牌,占据更多市场,根据地区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特色产品的一体化销售。为适应现在的激烈竞争市场需加强技术,因此要对合作社成员进行集体培训,全面提高生产技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在农村,农民对农村比较了解,农民会主动参加培训,真正做到实用,打造更多特色产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媒介,将自己的农产品注册商标,从而打开更多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财政支持问题
1.财政支持基金少、零散无力
很多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建立初期,农户个数少,以小额投资入股,因此注册资本少。除去办厂的费用、人员酬劳支出、场地租用费用外,经营所需资金少,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生产需要购进设备、原材料需大量资金。但是农户的有限投资,不能有效的开展生产和经营,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维持下去,存在经营困难现象,虽然政府对其有相应的扶持政策,但缺乏支持力度,支持资金比较小,单一的资金支持方式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合作社的资金损失。资金投入总量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造成资金难以落实。
2.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不明,难以发挥功效
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能引起“连锁反应”,难以引发社会资金的继续投入。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不熟悉、不知道其真实作用、再加上政府宣传不到位、农户担心资金打水漂造成的。同时,财政资金的投入后不能合理利用资金,不能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各合作社的分配不平等和合作社内部农户分配不到位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各政府的绩效目标不同,很多地方政府会全面撒网扶持,但是扶持资金少。或者是只对大的合作社扶持,导致小的合作社难以得到扶持。没有合理的规划,难以真正落实,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很多有潜力的合作社难以得到扶持资金。二是因为合作社内部成员须按照份额比例进行分配,国家财政支持是为了能够使合作社更好发展,增加农民一块收入的机会,但是因为合作社成立时没有健全完整的体系,造成内部管理不规范。
3.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程序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利于合作社正常运转,很多合作社设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但是没有健全管理制度,缺乏对农户的约束能力。同时,合作社内部存在产权不明现象,对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仍然处在自发状态,缺乏内部协调,难以体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参与合作社的用户很难全部参与运行管理中去,往往是由领头人说了算。并且合作社资金分配不合理,缺乏利润分配监督机制,严重影响农户的利益,降低农民对合作社的热情。财务管理对合作社的运行起重要作用,但是合作社对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多数是从农户中选取,但是很多农民学历有限,专业素质低,不能利用先进科学手段管理财财务,存在财务管理混乱,很多财务人员还会存在占用、挪用投資款现象,因为财务不公开、不透明,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缺乏管理制度。很多合作社为套取更多国家财政扶持,存在虚报情况。主要是因为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足,财务制度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财政支持问题解决策略
1.加大财政支出和金融支持
政府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围绕“三农”问题,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调整农业结构,政府需合理安排资金数量,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技术需求、购进新设备、改善服务设施等,提高生产力和销售量为农民创造更多利润。同时,要鼓励金融部门支持,有效解决合作社贷款难现象,在合作社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更多扶持资金。政府要出面为合作社进行担保,开通“绿色通道”,励银行和信用社向合作社贷款用来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2.财政资金要突出重点
财政扶持要有明确的项目,合作社应申请重点扶持项目,将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同时,要重点扶持具有较强潜力的合作社,明确合作社的发展目标,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生产品牌产品,有效发挥财政支持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用来引导和支持生产的技术开发、品牌创造。加大财政支持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合,对优势项目重点扶持,形成具有强竞争力的合作社,能够起带动作用。
3.财政资金从多个渠道投入
用多样化的支持方式投入财政资金,加大投资和补贴,减少税收,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竞争力,增加农民盈余。同时,从多个渠道投入资金,除了直接的补助外,还可以通过对农民技术的培训活动进行投资,对运行比较好的合作社实施奖励。除此之外,引导多层次投入,政府要加大引导吸引更多合作方,有利于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国外资金等参与,从而扩大了支持范围。
4.健全监督机制
为确保财政资金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要完善合作社的内部结构,避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不把财政资金用在农业扶持上,而是自行使用。需加大合作内部人员的管理,建全管理体制,确保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元浩,杨文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探析[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4).
[2]刘丽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8(24).
[3]王宏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J],问题探讨,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