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2018-10-23贺铮野
贺铮野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一、引言
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经关于英语词汇做过精辟的论断:“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没人能否认这个事实:词汇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制约语言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词汇掌握不够,学生在英语学习或交流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大障碍。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版《大学英语教育指南》中指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条件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其中,对于基础目标的词汇量要求描述为:在高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3500左右)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较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更是有所提高。但反观大学英语课堂,由于传统的词汇教学一直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孤立单词的词义或用法,而学生更是因为教师的教法单调,觉得枯燥无趣;同时,缺少学习词汇的主动性,错误地认为词汇就是按照词汇手册死记硬背反复记忆,结果事倍功半,记了就忘,真正应用的时候或想不起来用新学词汇,或词不达意,或出现各种表达错误。
二、格式塔理论简介
“格式塔”(Gestalt)是个德语词汇,意为“形式”或“形状”,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译为“完形主义”或“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理论于191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theimer)、苛勒(W.kohler)和考夫卡(K.Koffka)创立。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原型来研究心理现象,因此被认为为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铺下了奠基石,并且推动和促进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教育、艺术、美学、科技、建筑设计等的社会各个领域。
格式塔心理学家往往倾向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术语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解释。他们认为,学习是理解—领悟的过程。必须包含: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分析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并且识别其中内在的结构。所以,学习与知觉、认知几乎是同义词[2]。
三、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及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以知觉研究为开端,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远远大于眼睛观察到的东西,因为知觉牵涉到人脑对事物的比较和判断,是带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不是简单被动的摄入接收。他们把由知觉研究实验中得到的整体性原则应用于学习领域,对学习的性质、学习迁移创造性思维和记忆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是一种顿悟过程,需要有理解、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并且它是一种突现、速变、飞跃的过程[2]。除此之外,不同学习者对情境中的事物的知觉程度可能不同,这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即态度。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有三个:整体性、顿悟及创造性。其中,整体性概念对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有意义的、整体的知觉,而不是联结起来的表象的简单集合;虽然各个表象可以分解成单个的组成部分。但学习就是要感知某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些由以前的经验所留下来的记忆痕迹,但这些痕迹是一个有组织的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整体(即完形),不是孤立的要素。因此,学习不是简单地增加或减少学习留下的痕迹,或纯粹的痕迹的堆砌,而是对一种初始完形进行加工,使之转变为另一种完形。不同的学习者在相同的情境下所学到的东西可能不尽相同,这直接取决于他们各自的记忆痕迹,他们是如何对情境进行感知、理解及领悟的,以及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知觉重新组合。如果学习者无法辨识或不愿意辨识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也就更无法察觉各种刺激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依然处在一种无组织的孤立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因此,学习应该是知觉的重新组合或认知的重新组合,是一种头脑中的有意识的感知到对问题情境的领悟过程。
(一)词汇的整体性
词汇的整体性指的是词汇是一个由音、形、义、语法等构造起来的整体,它必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汇形式(包括发音和拼写)、词汇的搭配、词汇功能、词汇意义及词汇的语法意义。
长期以来,词汇学习之所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被忽视,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瓶颈,与他们长期以来孤立地学习单词的发音与词义或词组搭配而脱离一定的篇章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曾就学生学习词汇的情况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仅是对照词汇表或词汇手册进行简单的机械性记忆。一部分同学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学习词汇方法的指导,仅满足于考试前的突击强化记忆。尤其是在四、六级考试前,面对已掌握词汇量和要求词汇量之间上千单词的差距,更是有一部分同学甚至连单词发音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能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其实,机械记忆的方法在格式塔心理看来是无效的学习。因为,机械记忆没有经过理解和领悟的步骤。这种所谓的“学习”只是把词汇当作是孤立地储存在人脑中的单位,而非相互之间发生关联的整体。如果以封闭、机械的方式来学习词汇,势必使学生被动地去记忆一些毫无联系的拼写、词义、用法和例句,而没有机会将这些单词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出。因而他们的词汇外化能力很弱,更谈不上实际应用。
(二)词汇学习的整体性
我们在课堂上教单词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词汇的整体性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词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单位。它一方面与语音、词形、词义、搭配及语境相结合,另一方面又在听、说、读、写的材料中得以体现。因而,在词汇学习中,学生也应该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策略来调动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完成对知识的“顿悟”。
学生对词汇学习合理分配时间,对其音、形、义、语法等进行分析联想比较,并且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词汇。否则,仅是一知半解甚至接受错误的解释。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第二册第七单元中temper一词为例。文章第七段讲述的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罗斯福夫人的童年经历,其中有一句:She displayed a tough,unyielding courage,tempered by remarkable self-control and selfdiscipline.(她非凡的自控和自律造就了她坚强不屈的勇气。)对于句中temper一词,编者的注解是:使缓和;冲淡。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这里的temper应指to make metal as hard as is needed by heating it and then putting it in cold water“使(金属)变坚韧,锻造”之意。根据上下文的语境,courage是temper的宾语。作者应该是把courage比作了metal,经过了(生活中各种磨难)锻造后变得更坚韧,所以才有译文中的“造就了……的勇气”。如果学生割裂了上下文的语境,仅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或搭配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出译文中的解释。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墨认为,一些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背诵等形式的机械学习,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动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意识到,通过机械记忆而得的内容,往往不能被学生灵活运用;而通过理解——领悟而习得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一部分,被他们随时熟练地应用在任何情境中,去解决现实的问题。不能否认背诵对于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听到无数由于没有对语言对象真正掌握而在实际使用中闹的笑话。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准备和完成交际性任务的形式来增强对单词的敏感性,设计真实情境,增加目标词汇的复现率,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对这些词汇达到掌握。应以词汇与课文整体理解的关系为基础,有机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设计各种听、说、读、写的任务,以此达到掌握目标词汇的目的。例如,在呈现新的目标词汇时,必须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分析其含义、搭配及语法意义,引导学生对它有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在完成相关学习后,对目标词汇进行造句、翻译等练习;并且要求学生运用新学词汇对内容进行复述,或口头或书面进行主题评论等。
四、结语
词汇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语篇形式和语言内容的结合,从词汇呈现到词汇运用的每个环节都注重词汇及词汇学习的整体性,使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的思考,辨析,和运用。这样才能使词汇教学及词汇学习成为生动、有趣、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