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2018-10-23李美仇全菊王秀花徐九妹
李美 仇全菊 王秀花 徐九妹
1.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因符号。文化只有不断发展传承,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有了影响力,国家发展强大才有持续的动力。文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1]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质的传统文化类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弘扬和传播齐鲁文化对于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山东省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文化强省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齐鲁文化的内涵
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泰沂山系的东夷文化,后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发展形成文明发达的史前文化。随着夷夏融合、炎黄文化合流,聚居于海岱地区的各原始部族融合、同化,齐鲁史前文化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起源。西周时期齐国和鲁国文化经历同源、分流、融合的发展历程,至先秦时期两大文化体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放包容特性的有机文化整体——齐鲁文化。先秦的齐鲁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囊括儒、道、法、墨、兵、农、医等诸家学派及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齐鲁文化以儒学思想为大宗,以东夷文化为先导,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二、齐鲁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齐鲁文化的传播力相对于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要仍显不足。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提出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文献,以“齐鲁文化传播”为主题,检索到相关论文为16篇,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齐鲁文学与影视传播,民俗文化传播,留学教育与游学教育传播和中西文化传播模式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以齐鲁文化传播为主题进行论述的文章较少,主要集中在传播山东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文化的传播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仍属空白,开展此项研究非常必要。
三、齐鲁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针对目前齐鲁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实力、产业规模是文化传播力的物质基础,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才能构建起强大的文化传播体系,才能推动一种文化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发挥自身作用,确定其在人类历史发展舞台上的地位。2018年2月山东省发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山东省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为推动齐鲁文化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影响力,需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投入,广泛吸引社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山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浓厚齐鲁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着重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链,助推齐鲁文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介和传播。
(二)转变传播方式,增强传播力
长期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传媒产业相对发达,因此其文化传播能力强,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文化普遍主义的旗号,肆意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在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传播手段和技术方面相对落后,造成了文化传媒产业传播力弱。因此要想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需要有更加广泛的传播思路。从传播方式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应避免直白、直接宣传,甚至说教,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蕴含中华文化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产品、商品和服务——电影、电视节目、书籍和音乐[2]。在传播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大众媒介、社交网络、自媒体、人际传播、传播娱乐化等传播方式对域外文化传播的巨大作用。文化传播技术是文化传播力的核心[3],在传播手段和技术上,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齐鲁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保存、传播和应用,大力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推动文化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注重受众群体的主体性,提高传播实际效果
受众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主导性作用。由于接受习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怎样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受众群体特点进行文化传播,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其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生活条件,地缘地貌,历史变迁,决定了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其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心理特征、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文化对外传播要突破的最大难题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改变只注重传播数量,忽视传播效果的传统传播理念,了解和研究受众特点,选择特定传播内容进行传播,满足不同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齐鲁文化传播效果,努力使周边国家认同中国价值观,理解和认可中国文化,各取所长,求同存异。针对亚洲周边邻国韩国、日本等“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对其思想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从齐鲁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髓入手,扩大文化共识,提升齐鲁文化的影响力。加大来华留学教育产业投入,大力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和留学教育,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山东学习,培养其对齐鲁文化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增强齐鲁文化在来华留学人员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借助大型活动或国际会议,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
大型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央视春晚、奥运会、G20峰会、东亚论坛、上合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和国际性会议。举办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活动或国际会议,不仅能增进国家间、城市间的文化、精神、价值的交流的作用[4],而且对承办国家国际声望、国家形象、经济收益、文化传播、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现代信息化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新传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齐鲁文化传播的效率和影响范围。以奥运会为例,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国际体育赛事,是全球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大舞台,成为了各承办国家跨文化传播的最佳场所。2004年,雅典借奥运会这一大平台成为举办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无可争议的典范,其开闭幕式上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节目感动和震撼了世界。[5]2008年中国借助北京奥运会承办的历史机遇,通过京剧、武术、奥运会火炬、吉祥物福娃、颁奖奖牌、传统服饰、中国结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有效地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因此,借助承办大型活动和国际性会议的重大契机,通过举办上合组织峰会、东亚论坛等国际会议,以及高水平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活动,打响“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对于推进齐鲁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五)大力培养齐鲁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传承优秀齐鲁传统文化需要以齐鲁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为前提,认同齐鲁文化需要以理解齐鲁传统文化为根本。[6]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满怀敬意,充满信心,是文化传承和传播者的基本素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首先要激发文化传播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加深其对齐鲁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文化传播人才要掌握先进的文化传播理论和现代技术手段,这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提高文化传播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紧密结合全球化、信息化、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间人文交流的桥梁作用,探索齐鲁文化域外传播模式及传播策略,为推动齐鲁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在当代齐鲁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大力转变传播方式,注重受众群体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大型活动和国际会议的影响作用,加强齐鲁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