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伊诺克·索姆斯》中的不确定性
2018-10-23张丽媛
张丽媛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麦克斯·比尔博姆(Max Beerbohm,1872-1956),英国著名作家、剧评家、漫画家。当他还是一名牛津大学的学生时,就已经在著名杂志《黄皮书》上发表文章。1898年,他继任萧伯纳在《星期六观察报》的戏剧评论工作。萧伯纳称其为“举世无双的麦克斯”,王尔德也很欣赏其才华,稍显讽刺地评价他:“上帝令麦克斯始终保持着老人的智慧”。
短篇小说《伊诺克·索姆斯》最初发表于1916年5月出版的《世纪杂志》,后来被收录在比尔博姆的小说集《七个人》(1919))之中,是七篇小说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篇。伊诺克·索姆斯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比尔博姆也将自己化身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叙述小说发生的始末。伊诺克·索姆斯是个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却又渴望一跃成名的作家,而比尔博姆却和他截然相反,其才华为人所知,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比尔博姆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渐渐有了联系。因为伊诺克·索姆斯在世时,才能不受世人赏识,于是他与魔鬼定下交易,穿越到百年之后,了解后世对他的评价,结果得知他只是比尔博姆笔下一个虚构的人物,最后伤心欲绝的他被魔鬼带走,比尔博姆记录了他的故事。
麦克斯·比尔博姆的《伊诺克·索姆斯》是一篇后现代小说,它超越了作者的那个时代(Maner,Martin:133)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现实”与“虚构”的暧昧不明,以及人物的自相矛盾和模棱两可的态度,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当时印刷媒体的讽刺与矛盾心理。
二、“真实”与“虚构”的交错并置
在《伊诺克·索姆斯》中,“真实”与“虚构”相结合,构建出一个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文本世界。在提到对小说创作时,1946年,麦克斯·比尔博姆曾这样写道:“所有的奇幻小说都应该有可靠的现实基础”,因此他在创作的《伊诺克·索姆斯》中,确实应验了这一点。除了伊诺克·索姆斯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和地名几乎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是基本按照真人真事改编的,如作者的朋友威廉·罗森斯坦,他本人就是一位声名显赫的画家,他也的的确确画了一幅小说中所提及的伊诺克·索姆斯的画像。同时他在小说中还添加了一些超自然和科幻文学等非现实元素,如伊诺克·索姆斯与魔鬼签订契约,伊诺克·索姆斯的穿越时空之旅等。可见,小说模糊了虚实的界限。
戴维·洛奇指出,后现代作家将真实和虚构结合,力图造成文本的客观世界的短路,提醒读者切勿把小说和真实等同起来,使读者在虚实对照中意识到文学的虚构性质。(翟世镜、任一鸣,38)比尔博姆的意图不止于此,他想通过模糊“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令读者真切感受到像伊诺克·索姆斯这样的一类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怀才不遇,渴望为人所知,但那时的主流文化并不接受这样的人,最后他们只能落得身败名裂,令读者产生共鸣,同情像伊诺克·索姆斯这样的一类人,同时又间接地讽刺了当时在主流印刷文化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虚伪。
读完小说,读者获得一种亦真亦幻的感受,文字上的东西确实无法和现实一模一样,但小说中的内容又和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的魔力在于一方面让读者感受文本的虚构性,又启示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现实,透过表象,从虚虚实实的文本世界中去领悟关于文学和生活的更深刻的真实。
三、伊诺克·索姆斯的矛盾心理
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在严格意义上说“矛盾情绪”是指同时怀有喜欢和反感这两种情感(通常是无意识的),两者同根同源并且相互依存。(自译,Rycroft 6)伊诺克·索姆斯在小说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矛盾心理。
首先,根据他的宗教信仰,可见一斑。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作者与索姆斯的第二次单独相遇,他俩在交谈中,索姆斯道出自己因为弥尔顿而皈依撒旦教,并且信任魔鬼,受其鼓舞,他是一名异教徒,离经叛道,信奉邪恶的魔鬼。但通过后文可得知,索姆斯原本是信仰天主教的,他曾在其小说《否定》(Negations)的前言称其为一名天主教徒,听完作者这么一说,他立马改口,又说自己是信仰魔鬼的基督教徒。撒旦教和天主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宗教,撒旦教视奉撒为神明,而天主教视其为邪恶、黑暗之源,一心想要铲除他,两个教派间矛盾无法调和,天主教在西方社会一直是正统教派,是大多数人选择的宗教信仰,在其教会经典《圣经》中,就有提及对异教徒的态度: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新约3:36)。可见,撒旦教教徒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不受他人认可甚至会遭受迫害,而索姆斯先宣称自己信仰撒旦教,可见他离经叛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着反叛者的一面,但同时他又无法真正摆脱对世俗的羁绊,他渴望自己的才能被伯乐相中,一夜成名,所以又在自己的小说前言称其为一名天主教徒,以便得到世俗的认可。他在撒旦教和天主教之间摇摆不定,最后选取一个最折中的方式,说自己两个教派都信奉真是荒唐可笑,毫无立场可言,可见他是多么矛盾。
第二,一方面索姆斯表现得遗世独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不以为意在。他用平淡无奇来评价雪莱的诗,他认为法国文学次于英国文学,并扬言自己的作品从来不借鉴法国文学,在他的诗集出版后,比尔博姆又遇见了他一次,在交谈中,索姆斯透露出他压根不稀罕自己被他人认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奖励,对于在知名杂志《黄皮书》上发表过的诗歌和小说的人,他只有鄙夷之情。但另一方面,他又汲汲于为人所知,经受不起被世人遗忘之苦,甚至不惜与魔鬼定下交易,只为了解身前身后名。索姆斯总是出现在画家、诗人和散文家们云集的场所,尽管他被人所忽视,但表现得像是个重要人物,他鄙视这些人的作品,却经常出入他们的社交场所,希望被他们熟知,这种矛盾的心理还出现在他的创作之中。比尔博姆不止一次指出索姆斯的作品有法国文学的影子。在他第一次读《否定》时,就觉得内容像是法国作家门德斯的作品,后来又读了他的诗歌集《真菌》,他肯定索姆斯借鉴了某些法国作家,但是索姆斯坚持其作品是原创的。
索姆斯在他的时代里,一方面想要成为一个反叛者,一心想要挣脱主流文化的牢笼,创作出属于不同于他人的独创作品,但是他在不知不觉中,又被主流文化所影响,跳脱不出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出现了种种矛盾心理。
四、麦克斯·比尔博姆的矛盾心理
比尔博姆作为小说中的叙述人,是作者本人将自己化身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同样存在一系列矛盾心理。
首先,比尔博姆对待索姆斯的态度模棱两可。一方面他很赏识索姆斯的才能,第一次遇到他时,比尔博姆并不像他的朋友那样,视他不存在,反而很尊敬他,因为他已经写了一本书了,并且他的诗集也要出版了。回去后,他专门买了一本他的小说,并且细心研读,只要有朋友拿起或提及,比尔博姆都会夸赞一番,尽管他看得不是很明白,但他相信索姆斯是有才华的,随后又买了他出版的诗集。但是他没有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声誉,宣传索姆斯,帮助他作品大卖。他的好朋友是著名画家罗森斯坦,因为他的缘故,自己可以频繁出入名人的社交场所,结交一些名人志士,但是在他面前,比尔博姆都不敢说自己很尊敬索姆斯。小说中的比尔博姆和现实中的作者一样,名声大噪,如日中天,在《黄皮书》上发表了文章,说明在文学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同情索姆斯的遭遇,却忘记购买索姆斯的第三本作品,也不知道作品名是什么。当得知索姆斯是一个书商的儿子,并且每年可以从他姑姑那里继承三百英镑的财产时,他就萌生出索姆斯其实还可以,并不是那么得可怜兮兮。同时,罗森斯坦指出比尔博姆并不是真正地同情他,比尔博姆自己也承认了。比尔博姆的行为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旁观者效应,指普通人忽视或对别人的遭遇听之任之、无动于衷。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旁观者的被动是许多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导致的:个人责任感的缺失;感同身受能力的丧失;无能感的扩大;解决方法的失败都会导致旁观者对待他人的悲惨遭遇持冷漠观望态度。(S.Cohen,p.16,自译)史坦利·科恩指出,旁观者通过让自己相信这些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苦难,以此来试图避免可怕的事件:“旁观者,就像犯罪分子一样,渐渐地将原本令人发指之事视作稀松平常之事。他们通过避免接收或缩小受害者的信息,否认自己所见事实的重要性。(S.Cohen,p.16,自译)史坦利直言不讳地将旁观者的行为与犯罪分子的暴行联系在一起,说明旁观者不仅仅只是一个消极的偷窥狂,更是暴行的指使者。
究其原因,是因为比尔博姆对印刷媒体有着“爱恨交加”的情感。印刷媒体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印刷媒体的出现,书籍可以被大量出版,怀才不遇的人可以通过写书,被世人了解,求贤若渴的伯乐也可以因此而了解更多的人才,普通百姓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知识不在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但另一方面,印刷媒体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变成了一颗摇钱树,铜臭味浓重,同时也似乎拥有了“遮天盖地、妙手回春”的能力,可以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家一夜成名,大红大紫。印刷产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许多人可以从中牟取暴利,传播文化,挖掘人才不再是首要任务,如何在短期内赚到更多的钱才是当务之急,因而他们只求大批量生产,不注重质量,有些作家想要一夜成名,但是自己的才华撑不起野心,看到有这样的空当,于是拼命写书,写不出来就抄袭他人作品,造成文学界乱象丛生,小说中的索姆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一心想要名留青史,为世人瞩目,出版了三本书,无人问津,于是和魔鬼交易,想要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被载入史册,结局可想而知,不得善终。比尔博姆鄙视与索姆斯定下契约的恶魔,他认为恶魔是索姆斯之死的罪魁祸首,但是,细读文本后,我们可以发现,索姆斯是为了出名而死的,恶魔只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上,完成了他的心愿,自然要收取他的灵魂作为代价。归根结底,印刷媒体造成的文学界乱象才是始作俑者。比尔博姆也跳脱不出时代的局限性,被印刷媒体的价值观所左右。
麦克斯·比尔博姆的《伊诺克·索姆斯》是一篇后现代小说,“真实”与“虚构”的交错并置,使读者获得一种亦真亦幻的感受。小说人物索姆斯和比尔博姆都存在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反对主流文化文化,特别是印刷文化的价值观,表现出一种反叛者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所鄙视的价值观所影响,变得模棱两可。作者麦克斯·比尔博姆借此讽刺了印刷媒体,映射出文学界的乱象丛生,引发读者深思“究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经典,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