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和路径探究
2018-10-23刘亭亭
刘亭亭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随着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大量出现,社会对高校育人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育人作为其他育人模式的补充和深入便应运而生。现实生活中,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旨在明晰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95后大学生的特点,尝试性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机制,探索增强高校心理育人实效性的路径。
一、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现状
(一)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业余化
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专心性较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我国,各高校基本均已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类似的职能部门机构,但人员的组成较为零散、混杂。通常来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兼职辅导员两大部分组成,但组成比例严重不平衡——专职人员较少,辅导员占绝大部分比例,忽视了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与此同时,大部分辅导员只是经过短期地培训后便上岗,更有甚者是其他学科教育者的临时补充,缺乏系统的专业化心理学科知识培训。捉襟见肘的专业知识,兼而不专的工作队伍,使得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呈现业务化的现状。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心理育人工作的信任感,势必会影响心理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二)心理育人工作消极化(医学化)
心理育人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全面、和谐发展,即首先着眼于发展全体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1],应重视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但目前很多高校教育者会人为地窄化心理育人工作的范围,将心理育人工作简化为解决少部分同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问题,采取被动的“坐堂接诊”方式,即特定的几位老师在特定的地点接待有需求的来访学生,有病治病,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亡羊补牢的状态。这种消极化的应对方式缺乏预防和发展的理念,违背了心理育人工作的根本目的,严重阻碍了心理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为表现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许多高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或一门公共选修课纳入培养计划,给予一定的学分和科室,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传播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专业课教育模式,即教师对照指定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为了获取相应学分,对照重点知识点强行记忆,以应付最后的测试。这种过于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未达到将知识内化为动力的目的,反而存在加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的风险。
(四)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化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下,许多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无实的形式化做法。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多数形同虚设,很少能够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初会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然而这项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部分领导存在有材料就可以应付检查的心态,另一方面多数学生抱着做着玩的态度答题,根本无法保证测试的可信度。测试的结果多数只是用于提醒关注反馈出来的 “重点高危人群”,忽视了测试结果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这种形式化的教育一方面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育人工作在大学生中的接受参与度。
(五)心理育人社会认知传统化
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心理育人工作仍处在认知转化过程。一般人仍错误地认为只有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才需要接受心理帮助或咨询。高校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存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这种错误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为避免被贴上“不正常、有问题”的标签,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或出现心理问题时,不敢也不愿去心理中心咨询或求助,而是倾向于选择自我调节、自我解决或向朋友倾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遇到挫折时,73%的大学生选择自我消化,30%的选择求助于家长,10%的选择求助于老师,而仅有不到3%的同学选择心理帮助。[2]这种不具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也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实施形成阻碍。
二、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机制
(一)构建三位一体目标机制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以目标为导向,确立下述三位一体的目标机制,实现全体、部分、个别的融合,即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大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以解决心理困惑为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进行集体辅导;三级目标: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
(二)构建纵向四级服务机制
为保障心理育人工作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高校可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特点,构建相适应的纵向四级服务机制。第一级为学校主要负责心理育人工作的职能部门,如心理健康中心、学生处等;第二级为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心理育人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如学生科、心理协会、专职辅导员等;第三季为各班级的心理委员;第四级为各寝室的心理信息员。该纵向四级服务机制贯穿上下,一方面保证了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通畅,另一方面也较易深入学生内部,掌握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三)构建横向三方协同机制
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三方的合力。由于自身享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高校在心理育人过程中承担着主渠道、主阵地的责任与义务。95后大学生,因其成长的特殊环境——家庭过度的呵护,导致其虽有强烈的渴望独立、摆脱父母管束的欲望,独立应对生活时却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只能继续需求父母、朋友的帮助。因此,高校在面对95后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时,要坚持“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3]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发挥家庭社会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外部支撑等,实现多种资源育人效益最大化。
(四)构建四位一体宣传机制
对于网络新生代中坚力量的95后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中传统的课堂、讲座宣传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在开展日常心理育人工作中,高校在沿用传统课堂、讲座方式的基础上,应将注意力转移至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和学生关注度、参与率较高的社团活动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构建“课堂、网络、社团、讲座”四位一体的宣传机制,集传统与现代的优势,实现心理育人工作入脑入心。
三、增强高校心理育人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一)培养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发挥引领导向作用
要推进大学生心理育人这项专业性较强工作往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为骨干,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全体教职工为补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因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确保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学工队伍作为与广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既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全体教职工应在教学管理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规律,将心理育人理念渗透到所有工作环节中,在校园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此外,还可以从班级或学生团体中挑选部分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乐于助人、群众基础较好的同学组成朋辈心理辅导小组,听取学生的倾诉,共同创建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模式。
(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主渠道作用
各高校在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培养计划时,不能以传统专业课的讲授与考核方式来进行,应充分考虑其本身的特殊性。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干预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以学生掌握了多少心理知识为衡量标准和最终目标,而是应将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内在转化和良好行为的锻炼养成作为教学目的,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研讨、启发的开放性方式为主,以学生自省、自悟为本,淡化“是什么”,突出“怎么做”,营造双向互动的健康氛围,形成教育、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唤醒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育人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三)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受教育者——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才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承认自己的价值,坦然接受存在的不足,避免两个极端:(1)过低自我评价的自卑;(2)过高自我评价的失落;其次,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导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自评成长效果”[4],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四、结语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不断充实既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历史任务的有力保障,也是对高校传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理念的完善。高校通过创新心理育人机制,完善心理育人路径,提升了心理育人工作的时效性,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值得更多的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