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评述
2018-10-23沙文兵
沙文兵,李 莹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技术基础等因素的不同,对于技术的吸收能力、研发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也有所差异,使得区域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成为当前的重要主题之一。2017年4月1日,我国正式提出设立雄安新区的国家战略,希望以此来培育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如何利用地方资源开拓出区域创新的新模式?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评估体系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创新方面的研究。
一、区域创新能力内涵及研究框架
对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Freeman,作者在对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的概念[1]。其后,Cooke等基于实证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创新研究的发展[2]。迄今为止,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大体上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区域性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转化等三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并由此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
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视角出发,Cooke等、温新民、Delgado等、Huggins和Kitagawa认为,区域内不同机构通过细化分工以及不断地交互式学习和改革,实现其共同的良性发展,从而在这些区域的关联机构中形成区域创新系统[3-6]。企业在这样的创新系统之下需要结合可用的区域资源来实现其自身的不断超越。Edquist和Hommen认为创新系统不仅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及扩散有着深刻影响,对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文化、社会及其他要素也有所影响[7]。苏屹等则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微观层面的定义,是主要由创新环境、创新主体以及创新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社会系统[8]。
从创新能力的区域性来看,González-Pernía 等认为,由于受到各个地区内部社会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异质性,不可被转移、复制及购买[9]。刘强和范爱军认为创新能力存在区域性,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创新技术可复制性的重要因素,而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创新能力打破空间局限的重要因素之一[10]。
更多学者注重对区域创新能力转化过程的探讨。Stern等认为,开发新产品的潜力决定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同时各个部门的研发存量能够实现对新技术、新工艺、新发明的资助与支持,因此增大研发投入强度将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类似地,Riddel和Schwer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并在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激发出来[11]。柳卸林和胡志坚、邵云飞和谭劲松、陈劲等则认为,一个地区的知识储备通过转化为新的服务、工艺以及产品等,才能够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转化[12-14]。
根据上述文献梳理,图1给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域创新是一个微观的系统概念,它整合了区域价值链不同分工环节的各类资源,通过交互式的联动而实现系统内各个部门的良性发展。第二,学者们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于创新能力异质性的研究多基于地理区位的横向扩展,而缺乏关于创新基础和背景的纵向关联研究。第三,学者们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时,普遍从多维角度进行指标选择,但由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性,把所有相关因素都纳入研究体系,将会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因此学者们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给予创新能力的界定以及构建的研究框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可照搬。第四,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它是区域发展的潜在动力。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创新价值链的下游对创新能力加以衡量,而缺乏对创新价值链形成过程中动态管理的关注。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内生增长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等。其中,以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为理论来源的区域创新机理研究强调R&D的研发效率、研发质量以及知识存量的基础效应,注重对创新基础的分析[15-17]。以Nelson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为理论来源的区域创新机理研究则注重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分析,强调区域创新政策与制度、教育水平等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14,18-19]。以Porter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来源的区域创新机理研究,主要利用经典钻石模型对产业集群效应加以分析,着重研究产业联系、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集聚等因素对区域技术创新和知识扩散的影响[10,20-21]。而Camagni和Capello、Hill等则从Furman的国家创新能力理论出发,注重区域的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产学研各部门联系的质量等在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中的作用[22-23]。表1列示了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文献及其主要观点。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复杂性。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涉及复杂的网络系统,系统内部的社会资源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催化剂;不同要素自由相互流通,共同支撑起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开放性。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创新性活动过程,尽管这些过程的创造性是内生的,但其环境是开放的。通过与外界进行资源的互通与流动,完成了知识交流的过程;通过与区域外部环境的交流,各种创新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得以快速流动。正是这种开放性的环境,才有助于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1 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
第三,异质性。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区域内的社会资源丰裕程度息息相关。不同地区创新基础设施水平具有很大差异,尚未发生的技术创新潜力更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由此导致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很难在区域间进行复制。
第四,动态性。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是将地区智力资源转化为新的创新成果的动态过程。这样的转化过程涉及到知识的变化和流动,区域内部创新资源(如人力、信息等)不断的更新,以及研发机构、企业、大学之间的不断互动。可见,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本质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
为了研究区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衡量,因而如何构建合理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就成为本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学者们大多认为,合理规范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应当能够客观地反应出一个地区智力资本以及技术运作效率。表2列示了国内代表性文献中所构建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国内关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既有针对地区差异而构建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也有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的创新指标体系,更有从企业自主创新角度进行选择的创新指标体系,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随创新主体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表1 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
表2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第二,国内文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较为松散且设定的主观性较大,选取指标的重复率较高,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国际上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已趋于标准化。譬如,欧盟委员会与联合研究中心自2001年开始发布《欧盟成员国创新记分卡》,将创新指标体系归纳为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两个一级指标。国内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地追随国际研究的脚步。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充分借鉴《创新指标》《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和《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基础上(《创新指标》是美国哈佛大学1991年发布的,该指标体系包括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等指标,着重衡量区域发展的潜力;《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自1989年开始对外发布的,包括以基础设施、城市综合教育系统等为代表的硬件指标以及以政府政策、环境状况、居民的健康水平为代表的软件指标;《全球竞争力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WEF)自1979年开始发布的,包括全球竞争力指标以及企业竞争力指标两大类),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了包括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创新效率等指标在内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框架,并据此定期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第四,从评估方法来看,文献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等。另有少数文献采用RBP神经网络[35]、数据包络分析[36-37]、灰色聚类分析[38]等方法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但究竟哪一种评估方法更为适用与科学,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创新环境
从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中不难看出,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密切互动的过程。脱离了创新环境,创新活动则无法进行。正如Doloreux所指出的,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嵌入”[39]。诸多学者在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体系时都将创新环境考虑在内。熊宇将创新环境归纳为基础设施、机制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市场环境五大要素[40]。邵云飞等从人文环境角度进行研究,发现一个区域由于惯性所积累的文化基础环境对创新活动大有影响[41]。Buesa等基于C-D生产函数的分析发现,国家环境、区域环境、研发环境等都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42]。赖永剑、孙晓阳和詹祥从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市场环境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贸易开放度较高、创新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其创新能力也较强,但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43-44]。党文娟等利用泊松分布技术模型的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是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境[45]。因此,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二)国际直接投资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影响。根据投资流向,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内向直接投资(IFDI)和外向直接投资(OFDI)。就内向直接投资而言,Haske、Fritsch和Slavtchev等研究均认为,内向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6,18]。冉光和等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内向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依赖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只有跨过金融发展水平门槛之后,内向直接投资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47]。鲁钊阳和廖杉杉则认为,内向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双门槛效应,这也使得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明显[48]。与上述文献不同,侯鹏和刘思明在考察内生创新努力和区域知识溢出时发现,内向直接投资并不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49]。魏守华、吕国范等也得出类似的结论[20,50]。
就外向直接投资而言,陈菲琼、宋跃刚和杜江等研究表明,外向直接投资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扩散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51-52]。阚大学则认为,外向直接投资对于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市场化进程,只有当市场化指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外向直接投资才能为区域创新带来正效应[53]。刘焕鹏和严太华认为,外向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槛效应[54]。王欣以江苏、浙江两省为例的研究发现,只有当外向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相结合时,才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发展[55]。
(三)R&D投入与风险投资
赵健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和区域R&D结构的改善;另一方面,它对区域创新能力也可能存在负面效应,即过度引进不利于企业获得政府的支持[56]。侯鹏和刘思明、鲁亚军和张汝飞从R&D投资的性质出发,认为高校的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49,57]。寸晓宏和卢启程则立足于风险投资的角度,将风险投资划分为企业的出现与存在、融资、嵌入以及集体学习等功能[58]。他们认为,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革新,从而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知识转移
知识作为最为活跃的资源,能够有效“盘活”区域内的其他社会资源。知识转移通过不同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知识转移的渠道大致分为五种:产学研合作、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交流以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王锐淇、赵大丽等认为,科技研发合作、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技术转移等方式的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59-60]。李淑和夏宇认为,知识转移的方式不同,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61]。产学研合作、国际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下的知识转移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创新能力有强烈的正向拉动效应,而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方式进行的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则无明显效果。詹湘东和王保林认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吸收、知识合作以及知识扩散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加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62]。
(五)产业集聚
Marshall最早将产业集聚与创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63]。产业间共享劳动市场、技术外溢以及中间产品投入,有利于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并为创新打下基础。刘军等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较资金投入、制度创新以及人员投入来说较弱[64]。齐亚伟和陶长琪认为,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要素集聚对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贡献,环境规制水平、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65]。姜明辉和贾晓辉依据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对产业集聚进行总结,认为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66]。
(六)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指的是企业、个人、研发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区域内所拥有的隐形价值,它是现有和未来财富价值的源泉,通过将区域内的无形资源整合起来,能够创造更多的利益。陈武和王学军将智力资本划分为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和区域结构资本,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67]。
从目前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可得如下结论:首先,目前关于人力、财力、智力以及环境规制等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其次,关于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也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多数学者通过引入吸收能力和门槛效应变量进行解释,但对于吸收能力和门槛效应阻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研究较为模糊,不同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资本、风险控制、区域领导人的更替、创新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创新网络特征等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也有重要影响,但这些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研究空间,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索[68]。
五、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研究框架、形成机理、评估体系、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颇丰,其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我们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它是由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区域内可利用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创新系统的输出,总体来说它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区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后者又依赖于历史积累与政策支持;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学者们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时采用的指标也各有侧重。
不过,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第一,研究方法不够科学。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时,多数研究采用人工评分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量化,使得用于实证研究的数据存在较大主观性和随意性,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实证研究文献较多而理论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方面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这可能是为什么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的重要原因。第三,研究范围多限于区域内部。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限于区域创新网络内部的资源流动,很少研究区域资源与外部资源的交流与交互作用,忽视了“小环境”所处的“大环境”。
鉴于此,我们认为未来可从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一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量化区域创新能力,避免人工评分中出现的主观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研究,为未来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参照;三是拓宽研究视角,从区域领导人更替、创新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创新网络特征等角度出发,加强实证研究,将区域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体系化、完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