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CT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3徐家刚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口腔科根管

徐家刚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云南沾益 655331

CBCT即锥形束CT术,指的是锥体束容积体层成像技术,而锥形束的CT成像系统主要包括辐射探测器、射线源、机械扫描机构、屏蔽设施以及计算机等机构所组成,主要原理为采用二维探测器以及锥形X射线来取代一维探测器和扇形束,而且锥形束CT与传统的X线片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如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放射量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在轴向位有更为清晰的图像,可作为口腔科检查的常规手段,而且检查准确率高,有利于医师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疼痛[1-3]。因此在该次研究中对CBCT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在该院口腔科进行就诊的38例根尖周炎患者以及42例根管再治疗患者,共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该院口腔科进行就诊的38例根尖周炎患者以及42例根管再治疗患者,共80例患者。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院伦理学要求。患者平均分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每组包括19例根尖周炎患者以及21例根管再治疗患者,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8.2±11.2)岁;对照组中男性 20 例,女性 20 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7.3±1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以及病情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期间在该院口腔科进行就诊的根尖周炎患者以及根管再治疗患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意识障碍者;有严重全身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X线片对患者进行检查。

1.3.2 研究组 采用CBCT即锥体束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在该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锥体束CT机为产自韩国的盘泰锥形束CT机;该次研究所使用的软件是美国一款专门为口腔医学所研发的一种进行分析影像学资料的软件,该软件系统可以接受CT扫描仪所导出的DICOM文件,继而实现三维重建以及二维与三维视图之间的精确导航,主要包括骨密度、距离以及角度在内的信息。

1.4 疗效评价

对比分析两组方式对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判断情况[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方式对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

研究组的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方式对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对比

2.2 对比分析两组方式对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准确率

研究组的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准确率 (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方式对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X线检查一直作为牙体牙髓病的主要检测手段,该检测方式可以提供一般检查方式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前后提供参考性意见,常见的X线检查,主要包括咬合片、锥体束CT、可调孔径CT、根尖片等。目前在临床上X线尖片检查仍为口腔科较为重要的检查方式,但是该检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存在的腔隙较多,而且该检查方式是把具有立体结构的三维图片拍摄成为二维图像,使图像重叠,因此采用该检查方式很难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牙齿以及牙周的详细信息,从而使疾病的细微变化不易被医师所察觉[5-8]。而且如若在操作的过程中投照技术以及胶片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X线的成像技术,部分人的颌骨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颌骨与牙列的弧度也并不完全相同,每个牙齿的牙轴走向也并不相同,这些原因均有可能会导致牙齿以及牙轴的组织图像被放大或者两侧的牙齿与周围组织影像的大小不对称,有时甚至会出现颈椎与下切牙区域的白色致密重叠影,导致影像模糊不清,不利于医师诊断[9-10]。

CBCT检查技术在1996年就作为一种三维成像工具广泛应用于牙髓病的临床治疗之中,该检查方式可以提供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多平面的重建影像,从而克服了二维图像中所存在的相邻解剖结构影像重叠的问题,从而为牙髓病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以及直观的影像学依据[11]。在临床之中遗漏根管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根管的定位又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问题,每个根管的严密程度以及细小弯曲的钙化根管的走行方向在X线上根本无法清晰地显示,因此很难做到准确的诊断以及成功的治疗。

CBCT具有价格适中、无图像失真、放射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以及检查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无图像失真、价格适中等优点,在口腔疾病诊治中被广泛应用。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在观察诊断根折、观察牙根吸收、诊断根管穿孔、根管治疗以及根尖周病变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通过CBCT三维重建影像,可对多生牙的好发部位、数目、对牙列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测量,可以清晰显示多生牙的数目、大小、位置、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应用CBCT相关软件,可对拟种植的颌骨区骨密度进行定量测量,对种植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CBCT可用于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且定点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此外,CBCT可进行阻生牙定位、神经血管的定位、头影测量、气道分析,还可以了解牙髓腔的大小,牙釉质,牙本质的厚度。

CBCT可以对照射视野进行迅速的三维重建,而且可以在一截图上情绪的分辨出牙槽骨、牙根以及牙周膜等节后,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CBCT可以代替根尖片来对牙周组织的结构进行评估,CBCT的曝光时间是螺旋CT的1/7,辐射量为螺旋CT的1/400,但是空间分辨率却为其1.7倍[12]。CBCT的锥形束扫描方式大大提高了三维空间的分辨率,进而降低了伪影的产生,而且避免了周围结构重叠的影响。CBCT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器对颌骨密度进行重复性的测量,清晰的显示骨组织的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对牙槽骨骨量的细微部位进行测量,并且可以对患牙和周围的牙槽骨进行清洗的三维成像,从而可以更为清晰直观的查看整个牙槽骨的病变情况[13]。该种方式还具有需要更短的数据采集时间和极高的射线使用频率,而且可以始终维持在1∶1的比率,从而使组织图像维持原型,有利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断,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该次研究对CBCT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14]。

该次研究发现使用CBCT仅需要投射一次,便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立体图像,而临床医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从近远中向、冠根向以及颊舌向清晰的显示牙髓腔的三维立体结构,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厚度清晰地观察根管的形态以及结构,从而使临床医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根管的走行情况,从矢状面以及横切面确定根管的走向、数目、形态以及根尖孔的位置来确定是否存在根管的遗漏或者是否存在融合根尖孔的情况,从而更加客观准确地指导以及处理变异根管或者复杂根管的治疗,而且通过该次数据表明,采用CBCT对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较高,而且可以准确观察根尖的破坏特征和其他硬组织的相关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清晰的表示根尖周病变的性质、程度以及范围等一般情况。而且通过该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的根尖周炎发生情况判断的准确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2%),而且在该次研究中还对比了传统X线与CBCT对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准确率对比,通过数据表示研究组的判断准确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6%。

综上所述,CBCT可以清晰的显示出三维立体图像,从而有利于医生更加直观以及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牙体牙髓的病变位置以及病变程度等基础信息,从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口腔科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