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油气管道长治久安长效机制

2018-10-23郝晓平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油气管道

□ 文/郝晓平

油气管道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能源革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油气上下游衔接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责任体系,施行依法保护、源头治理、规范管理、群防群治的有效举措,构建起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管道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实现油气管道的长治久安。

一、中国油气管道建设概况及安全保护面临的挑战

根据《2017年中国油气管道行业发展及展望》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役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累计13.31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7.72万千米、原油管道2.8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72万千米。管道建设加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目前,形成了以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管道系统、中缅天然气管道、涩宁兰、川气东送、中贵联络线、秦沈线、永唐秦、冀宁联络线等干线管道为基本骨架,川渝、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南、陕晋等区域管网接入,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天然气输送管网;构建了以中哈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兰成线、长呼线、中俄原油管道、东北管网、东黄双线、鲁宁线、仪长沿江管道双线、甬沪宁、日东线、中缅原油管道为基本骨架,覆盖油田、炼厂、港口和储备库的原油输送管网;建成了以北疆管网、乌兰线、兰成渝、兰郑长、茂昆线、港枣线、洛郑驻、江苏成品油、云南成品油、甬台温、九昌樟、珠三角等管道为代表,连同炼厂与市场的成品油管网。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资源进口通道建设持续推进,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管网紧密跟进的油气骨干管网布局基本形成。

基于油气管道线路长、站场多,途径区域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复杂的特点,综合分析,当前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主要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挑战;二是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带来的安全防范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油气管道建设持续推进,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与管道保护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建设时期人口稀少的管道周边逐渐发展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管道沿线地区等级变化造成管道设计与现状差异,部分油气管道与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交叉敷设,第三方施工风险管控难度增大。此外,管道沿线地质环境和地理条件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管道腐蚀、穿孔和被破坏风险日益增加,加大了管道运行管控风险。长期以来,受原油销售巨额经济利益诱惑,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通过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牟取暴利,造成了原油流失、管道破坏、生产间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威胁着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经过各地公安机关多年来持续重拳打击、铁腕治理,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发案数量已大幅下降,但一些非法炼油厂点的存在,给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呈现出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组织更加严密、作案方式手段愈加隐蔽的特点。

二、构建安全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油气管道长治久安

针对中国油气管道建设特点及安全保护面临的挑战,笔者就构建油气管道长治久安长效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务实高效的综合协调机制,是实现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有效途径。

油气管道线长、点多,安全保护难度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完善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体制,建立务实高效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安全保护、应急抢险、利益协调等方面工作,为油气管道安全提供制度保障。按各省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思路,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油气企业参加的省、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分级成立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办公室,统一对辖区内油气管道设施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打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危害油气管道安全的重大隐患,协调解决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二)建立管道保护责任制,完善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责任体系,是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既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监管、运营维护、隐患治理、风险管控、应急抢险多个环节,又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多个层面,各环节工作依法合规、各层面密切协调联动是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要构建横向互联和纵向贯通的油气管道安全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责任、级级传递压力,做到责任到人、到岗、到工作环节,以责任落实保障工作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负领导责任,要把管道安全保护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职能部门负监管责任,要指导监督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和问题隐患排查整改。

(三)强化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措施,正确处理管道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关系,是维护油气管道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油气管道建设的加速推进,管道与铁路、公路、河道等工程相交相遇问题大量出现,管道安全保护距离内违章占压和违规施工现象时有发生。要妥善处理好相交相遇关系,做好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纳入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从源头治理入手,实行全过程风险管控和全管线隐患治理。在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上,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作为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需要。在处理相交相遇关系上,要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及有关工程技术规范,遵循“后建服从先建”原则,落实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措施。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妥善处理利益关联方的合理诉求,把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隐患排查治理上,重点排查油气管道周边环境敏感区、人口密集区等高后果区域,编制隐患治理进度表,有计划分级分类治理,治理效果纳入绩效管理。在管道安全防范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1166-2014)落地应用,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多措并举,推行管道巡护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模式。

(四)整合关联管道安全的社会资源,构建“四位一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机制,是确保管道安全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由于油气管道分布地域广泛,沿线社会情况复杂,打孔盗油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应大力整合关联管道安全的社会资源,构建打、防、管、控“四位一体”的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机制。坚持“依法保护、预防为主、确保安全”原则,按照公安机关牵头、安保公司为主、沿线群众参与、企业自主预防的要求,组建专业化油气管道巡护队伍,采取经常检测、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对桥涵、隧道、阀室和人口密集区等加强日常巡查,对管道沿线社会情况复杂的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排除影响管道运行安全的隐患。同时,加大油气管道应急抢险工作力度,地企联合建立应急抢险指挥机构,根据不同时期保护重点,组织公安、安监、环保、医疗等政府部门和油气企业,联合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教育,培育特色鲜明的管道保护文化,是持续开展管道安全保护的重要手段。

管道宣传是营造良好的管道保护工作氛围,提高管道沿线政府机关、厂矿单位和广大群众对油气管道重要性认识程度,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管道和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侦破的盗油案件和宣判的盗油犯罪分子的深度宣传,震慑打孔盗油犯罪分子。通过法制培训、舆论引导、知识竞赛、创新平台等多种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自觉维护管道安全的意识,自觉遵守油气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将保护油气管道安全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汇聚保护管道安全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油气管道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中国海上油气》2019年征订启示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欢迎订阅《中国海上油气》
大宝小神探·奇异的森林管道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