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竞赛的实践课程设计探索
2018-10-22常文超
常文超
[摘 要]面对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估岗位胜任能力的主要指标,可见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对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特点及能力需求,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竞赛实践课程设计的方案。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实践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4.095
[中图分类号]F2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4-0-02
1 研究背景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产业升级加快的重要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不断探索,由原来的重视理论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向重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转变。实践教学内容包含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有必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发展实际需求,深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竞赛课程改革,进行课堂实践课程设计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从全国来看,自1999年以来数量上持续增加。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高校由39所持续增加到200多所,近年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2004年,报教育部备案和批准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07所;若包含独立院校在内,2007-2009年设置人力资源本科专业高校数量分别为283所、301所、315所。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快速扩张和社会对实践能力需求的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面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对称、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模式不成熟和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等问题。另外,人力资源实践教学还面临需求强、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缺乏创新性的实践改革和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等问题。当然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赛促学,赛课结合”的人力资源竞赛课程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及能力需求
3.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系统性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的学科,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层次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体系,能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技能和工具,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3.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专业核心课程内部的项目实训、独立设科的集中实训、人力资源管理竞赛课程等校内实训,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认知实习、素质拓展等校外实训。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里新增加的专业竞赛课程,以竞赛形式将课程教学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成为一种新趋势引领实践教学的进步。
3.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需求
3.3.1 掌握扎實的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基础和专业知识为载体,将人力资源管理的6大模块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与企业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又与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以专业知识带动技能提高,在熟练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技巧和技能的灵活运用,故人力资源实践教学要以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为基础,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才能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基本能力。
3.3.2 积极培养思考和管理应用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艺术性的特征,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需要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同时又要应用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去,所以培养积极思考和管理应用能力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一个方向。
3.3.3 团队合作精神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引入了“以赛促学、赛课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需要学生自发组成团队,利用团队成员的各自特长,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具备团队竞争意识,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方案
4.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区别于工科实验设计,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实验设备和材料,需要提供模拟化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及业务诉求,根据课程需要引进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实践对象不是作用对象的客体,而是操控实验过程的学生,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周密设计、实践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结果评估,不单纯地评估实践结果,还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只包括专业知识能力,还包括积极思考和管理应变能力,还有团队协调与沟通能力,以及最后的结果呈现能力。
4.2 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竞赛实践课程内容
4.2.1 实践课程的目的
利用传统的代课型授课方法,学生获取的是间接知识,虽然能大大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但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新型实验课程采用亲验性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创新性思维,注重技巧和技能的提升为主要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具备思想和行为的人,所以课程的设计要以了解人的性格特点、启发人的思维能力、激发人的自主兴趣,提高人的知识运用为能力培养目标。
4.2.2 实验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竞赛课程的开展需要1个面积约90 m2、至少容纳40人的实验室,包含进行小组讨论的实验台、专业软件、装有计算机和多媒体等基本硬件,里边包含模拟演练的基本案例信息,可通过设置任务的模式进行训练。
4.2.3 实验组织
将学生平均分成6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决策者,其他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履行各个职务应当履行的义务,准备实验所需的基本材料。
4.2.4 实验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计主要围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有关赛课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根据专业特点,教师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将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实训课程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就竞赛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专题理论讲授,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中实训竞争对抗演练,教师检验实践过程,评估实践结果。评估成绩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团队合作、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汇报演示等以小组给出的成绩。
4.2.5 实验评估
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从5个方面对实验对象进行考核评估。①实验准备。包括小组分工协调、职责分配、时间把控。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小组成员对规则的解读情况、老师答疑情况和测评结果系统评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评。③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操作。在模拟过程中,对实验过程中不当操作及失误次数进行评估。④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冲突与分歧的解决以及处理方式。⑤报告演示实操经验。要求小组用制作幻灯片和汇报模式对实验过程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归纳。
5 结 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新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强,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很大,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不在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能在实验室中反复操作这些技术,体会其中的要求和方法,以满足企业和各类组织对毕业生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征,实践课程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课程特点,以人才培养需求与目标为依托,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做好效果评估,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内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惠,王艳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陈瑜,陈俊梁.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6).
[3]张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4]罗帆,李昂.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该科探索[J].高教论坛,2009(7).
[5]强国民.基于学科竞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6]葛永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29).
[7]贺冬怡,王成军.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培训管理课程设计模式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5).
[8]陈葵晞.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招聘实训课程探索[J].职教论坛,2009(29).
[9]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教学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