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018-10-22李昭

商业经济 2018年8期

李昭

[摘 要]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轿车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生产厂商的进入。FDI的大量流入通过两个传导机制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同来源地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母国文化差异,在技术创新、技术转让、东道国市场进入方式及产业战略上存在明显差异,以欧美为代表的开放性文化较日韩等封闭性文化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FDI;創新绩效;技术外溢

[中图分类号] F832.6;F27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8-0090-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6年的22.4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360亿美元。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外商投资比较早,也是外资企业比较多的行业之一。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一方面缓解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和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将世界市场的竞争格局传导到我国,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本身承载着东道国所不具有的新技术和专有技术,通过竞争效应、示范和模仿效应、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及前后向关联效应(Blomstrom和Kokko,2001)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Caves(1974)通过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1996年产业层面数据分析,指出两国制造业中的劳动生产率与行业内外资企业份额呈正相关,即FDI对两国制造业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王成岐、张建华等通过对中国制造业1995年和2003年的行业数据分析,指出FDI在总体上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是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不是普遍而一致的,相对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投资,来自西方国家外资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蒋殿春和张宇将制度环境与我国目前的转型经济相结合,指出现有的制度缺陷弱化了国内企业学习和创新的动力,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甚至为负。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传导机制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轿车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生产厂商的进入。FDI的大量流入通过两个传导机制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对轿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通过改变轿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进轿车产业市场结构的改变和升级,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迫使轿车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具体传导机制如图:

外商直接投资本身承载着东道国所不具有的新技术和专有技术,江小涓和李蕊根据一项大样本调研发现,来华投资的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提供了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其中相当一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技术。外资企业提供的先进技术通过同一行业内的水平溢出和行业间的垂直溢出对我国轿车企业产生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水平溢出主要通过竞争、示范和模仿及人员培训和流动而发生;垂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外资企业与东道国上下游企业间的前后向关联而发生。东道国企业在FDI溢出效应发生的不同机制下通过模仿学习、引进技术、技术援助或技术合作等技术进步路径提高技术水平。

跨国汽车生产寡头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不仅带来了汽车产业所需要的资本和技术,同时将世界汽车产业市场的国际竞争格局传导到了中国,使我国整车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李晓钟、张小蒂利用中国汽车工业1998-2008年的数据分析表明,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已从竞争型转向了中下集中寡占型。根据熊彼特的观点,高集中市场中的大企业有利于创新。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汽车产业而言,市场结构的变化对创新绩效的正效应来源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及必要的研发投入等因素。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现有研究通常将不同国别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忽视了不同来源地国家历史文化、投资动机及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这导致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对东道国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外资企业来源地文化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开放性文化国家,其对外表现出较强的包容性和互助性;另一类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封闭性文化国家,对内表现出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对外则表现出强烈的集团主义色彩,但这种集团主义强调界限清晰的小范围主义。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在异质文化主体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母国文化特性对跨国公司行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从不同文化主导下的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转让、东道国市场进入方式、贯彻国家对外政策等方面考察不同来源地的FDI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影响。

以日韩为代表的封闭性文化国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基于文化的保守性对技术转让持特别谨慎的态度。欧美轿车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原创者,一直利用技术的进步和垄断作为对外资本扩张中与对手竞争、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以及获取巨额利润的主要手段。不难发现,以欧美为代表的开放性文化较日韩等封闭性文化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提出第二个结论:即相比日韩,欧美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四、结论及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母国文化差异,在技术创新、技术转让、东道国市场进入方式及产业战略上截然不同,分析表明,以欧美为代表的开放性文化较日韩等封闭性文化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轿车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

得出的结论肯定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轿车产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对“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争论提供了有意的参考。正如王成岐等人所言,目前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外资,而是如何利用外资为政策目标服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轿车产业起步较晚,应以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市场势力作为引进外资的目标,充分利用直接投资这一渠道主动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促使我国轿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全球分工中获取更有利的地位和主导权。

[参考文献]

[1]吴延兵.创新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8(2):46-57.

[2]王成岐,张建华,徐文忠.谁从谁获益:中国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23-31.

[3]冼国明,薄文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6):16-22.

[4]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102.

[5]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12):35-47.

[6]Blomstrom M, Kokko 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s of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1(22): 435-454.

[责任编辑:纪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