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2018-10-22黄涛张波邵文武杨凤田
黄涛 张波 邵文武 杨凤田
[摘 要] 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梳理通用航空研究的总体情况、热点问题、研究的主要主题以及主要的中国知网有关统计数据。从通用航空拉动经济机理;通用航空政府政策法规;通用航空人才培养;通用航空市场培育几个方面重点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列出了影响中国通用航空的典型文章。
[关键词]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航空市场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8-0063-04
Abstract: As 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hot issues, main topics of research of general aviation and relevant statistics of CNKI. The study analyzes and reviews driving economy theory, government policies, regulations, talent training and market cultivation of general aviation, and presents some typical articles that affect general avi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viation market
中國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高层与全社会的重视,2016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为中国近期通用航空的发展设立了目标,尽管有些指标不一定实现,但是却表明了国家已经高度重视通用航空的发展,并且随着国务院文件的下发,相关部委与地方省市的文件纷纷出台,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是中国通用航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面临的问题很多,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多方应继续努力改善相关条件,为通用航空“飞起来”共同努力。
一、总体情况介绍
近年来全部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主题检索的文章共494篇,主要的学科分布分别是:第一交通运输经济32.17%;第二航空航天工程31.05%;第三工业经济23.7%,三者加起来合计86.92%。近五年来,通用航空产业发表文章数量有明显的提高,2013年开始突破79篇达到120篇,保持在120-151篇文章[1]。
通用航空产业全文收索3315篇:主要研究机构是1.中国民航大学(64);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6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7);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4);5.西安航空学院(22);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2);7.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15)。
二、研究热点分析
近年来,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热点集中在通用航空发展的环境问题、通用航空的文化问题、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发展和无人机发展问题。
(一)通用航空发展的环境问题研究分析
主要的主题研究文献是56篇,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民航大学(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湖南大学(3);电子科技大学(2);吉林大学(2)。全文检索共有文章2642篇,前五名作者是:高启明(9);李家祥(9);李国政(7);高远洋(6);张国伍(4)。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民航大学(16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12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21);电子科技大学(103);北京交通大学(4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8)。主要文章有王成、郑海涛等(2013)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规模的预测研究[2],下载1051次,被引用17次。中国民航局冯正霖局长(2016)提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要切实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二,要切实解决好深化通航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问题。第三,要继续改善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
(二)通用航空的文化问题
通用航空文化全文检索相关论文共计2498篇,近三年共发表1207篇,报纸(981),期刊(675),硕士论文(665),获得基金支持数量排名依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3);陕西省教委基金(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航空科学基金(1);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1);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主要代表作品:韩建昌(2016)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研究[3];韩建昌(2015)美国通用航空发展中“文化助推”对我国的启示[4]。
(三)通用航空产业园区的发展
全文检索1652篇文章,主要研究机构是:1.中国民航大学(1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4.西北大学(9);5.西安航空学院(9);6.吉林大学(8);7.大连理工大学(8)。主要代表文献:1.欧阳杰、陈晨(2011)天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5];2.陈为毅(2012)创建海南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思考[6];3.许小健、阎瑾、赵红红(2016)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研究[7]。
(四)无人机发展问题
全文检索8009篇。主题检索412篇。主要研究机构: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8);2.西北工业大学(27);3.电子科技大学(18);4.南昌航空大学(15);5.北京理工大学(11);6.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0);7。哈尔滨工业大学(10)。获得基金支持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2.航空科学基金(8);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7);4.武器装备预研基金(2);5.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主要文献有1.淳于江民、张珩(2005)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8];2.邹湘伏、何清华、贺继林(2006)无人机发展现状及相关技术[9];3.朱战霞、袁建平(2003)无人机编队飞行问题初探[10],这三篇文章都是被引用100次以上。
三、学者研究主要领域分析
(一)通用航空拉动经济增长分析
GAMA(2006)研究发现通用航空在2005年直接与间接为美国贡献了1500亿美元的产值,约占美国GDP1%;ACP研究报告(2008)结果美国通航对GDP的拉动是1:10;中国通用航空蓝皮书(2018)指出我国通用航空对我国GDP的拉动是1:8.24;Sherry and Hansman(2012)研究发现2009年通用航空为美国综合贡献49.6万个工作岗位。在通用航空影响经济机理方面,国外学者尝试研究了几种方法。Teterboro Airport(2005)利用了“直接、间接、引致”效应框架研究机场对当地的影响;Allenetal(2006)使用了“直接、间接、引致”方法分析了美国通用航空产业的GDP贡献,就业拉动等系列作用。国外的学者基本上是沿用“直接、间接、引致”框架较多[11]。
在中国也有些学者研究通用航空与经济增长关系,张丁、高启明(2016)包括时间、空间、产业和组织四个维度;通用航空具集群有技术复杂性、市场开放性、系统之间复杂性、国际化的博弈性[12]。任建华、白思俊、郭云涛(2015)研究通用航空产业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中首先建立了通航运营为核心需求拉动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子系统划分模型,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我国通航产业系统内部四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演化机制,得出结论是我国通航产业子系统之间协同作用关系能够促进系统产生更优的稳定解,并能够促进子产业的增长速度[13]。邵文武、韩美霞、黄涛等(2015)运用产业网络和价值链理论,分析了产业网络演化的微观机理,完善了产业网络演化的动力系统,总结了产业演化的主要模式。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辽宁省产业基础与通用航空产业链的耦合性,给出了辽宁省航空产业网络演化的模式。指出了通用航空运营业應采用购买者驱动型和“他组织”相结合的产业网络演化模式[14]。国内学者从局部角度研究通用航空产业问题的较多。
(二)通用航空政府政策法规分析
主要有8篇文章,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1.欧阳彦美(2015)研究了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分析了欧洲“清洁天空”计划,“单一天空计划”,并就基于欧洲航空安全局管理的空域及保障体系进行研究,比较了欧盟飞行员培养体质的特点,通过借鉴欧盟的法律与政策经验对我国通航在制造、空域、飞行员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15];2.黄俊等(2015)在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因素一文中,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提出了未来重点应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来支撑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16];3.颜影等(2011)研究了通用航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指出制约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国的政策法规不到位,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备[17];4.李寿平、欧阳彦美(2015)研究了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治经验,借鉴美国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经验,提出要改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必须在制造业、机场基础设施等保障体系建设及空域开放等核心环节,着力促进通航的政策法规建设与完善[18]。
(三)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分析
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主题共发表论文87篇,其中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1.于晶(2011)在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式分析研究一文指出,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或是途径即学历教育、在职培训、飞行培训中心[19];2.李翱(2014)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的中国通用航空供给体系中的产业要素中提到了人才的培养,出现年龄老化,人才断层,飞行机务与签派缺人,特别是飞行员缺口较大,同时,通用航空企事业多数不够重视对人员培训,培训系统不全,特别是技术人员主要是使用很难他到培训,人才知识更新和提高不足[20];3.蔡菊芳、李酽(2009)针对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了构建人才培养宏观体系;针对不同人才类型和层次,提出人才培养的特定模式;依据国内外航空企业标准和法规,建立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中,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21];4.黄选红(2014)探索了机务维修人才培养指出:(1)目前我国机务维修系统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工程能力和核心维修能力严重缺乏。作为维修系统核心要素的机务维修人员,对通用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通用航空机务维修课;(3)积极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通航产业、维修企业、学生就业和科教事业”共兴多赢的新举措。民航院校应增强对通用航空产业和企业的人才服务意识,通过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学生参与来落实好卓越工程师计划;(4)丰富实训教学资源,创新针对通用航空维修的基本技能培训;(5)调研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行,探索通用航空机务维修人员在职复训新模式[22]。
通用航空人才研究学者主要有:陈政(1)、王为民(1)、梁欢欢(1)、董念清(1)、徐娴英(1)、严瑛帧(1)、佟刚(1)、杜明明(1)、杨一(1)、于晶(1)、李文龙(1)、邹青松(1)、罗敏(1)、韩建昌(1)、尚永锋(1)。
通用航空人才研究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6篇);中国民航大学(4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篇)。
总体上说目前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面还缺少全面详细研究通用航空人才全面培训的理论框架与实践体会,特别是通用航空企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何时培训与培训什么还研究不够,大多是是集中在学校的培养与培训,这些与实际通用航空企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通用航空市场培育分析
共有30篇文章针对通用航空市场培育进行研究,各种主要的学术观点有1.李翱(2014)从通航产业供给体系、通航市场需求体系和通航产业发展战略等不同角度,比较全面而详细地分析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指出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目前存在着市场培育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产业战略分析与模型研究得出通航发展应选择“发展型战略”结论[20]。2.高启明(2016)在研究指出“十三五”期间实现通用航空产业转型时指出:仍存在体制、创新、竞争、风险等诸多挑战,解决的办法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一步推动通用航空产业体制转型;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助力通航企业价值链升级;融合开放、协同培育等措施是未来通航市场良好发育的关键[23]。3.张雄(2015)在研究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策略时候提出,加大低空空域放开力度、统筹通用航空管理、配需通用航空人才、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通用航空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等多项措施来促进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的进程[24]。4.汪彬(2014)研究株洲市通用航空产业布局与规划研究指出,现有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株洲市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株洲发展通用航空产业E-I趋势图,明确了产业选择方向[25]。5.赵诗源、汪笑天(2012)提出了搭建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构想即是(1)政府牵头成立专业的机构;(2)创办海南通用航空产业园;(3)定期在海南举办各种飞行活动;(4)培训产业化;(5)通用航空旅游业是核心[26]。该领域的研究学者主要有:李翱(1篇)、张雄(1篇)、高启明(1篇)、胡祖才(1篇)、汪彬(1篇)、刘珂(1篇)、袁卓玲(1篇)。
目前的作者主要观点大多集中在比较宏观的方面来研究市场,可操作性较弱,缺少比较系统的微观市场培育与操作。
四、通用航空市场综合研究指标分析
(一)研究层次
来自不同行业的研究角度与层次不同,分别是:第一名是行业指导(社科)(2398);第二名是政策研究(社科)(335);第三名是基础研究(社科)(184);第四名是职业指导(社科)(109);第五名是工程技术(自科)(107);其余依次是经濟信息(67)、行业技术指导(自科)(19)、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16)、高级科普(社科)(10)、大众文化(8)、高等教育(7)、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6)、标准与质量控制(自科)(4)、政策研究(自科)(2)、大众科普(1)。
(二)研究作者
根据发表相关论文统计,通用航空产业的著名学者主要有:高启明(15篇)、高远洋(13篇)、王霞(8篇)、张亮(7篇)、肖玮(5篇)、袁卓玲(5篇)、赵国清(5篇)、周长春(5篇)、李国政(4篇)、韩建昌(4篇)、李翱(4篇)、于一(4篇)、吕人力(4篇)、李明星(4篇)、冯军红(4篇)。
(三)研究机构
根据论文发表数量,排列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研究机构是,1.中国民航大学(46篇);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37篇);3.西安航空学院(22篇);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篇);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3篇);6.西北工业大学(10篇);7.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9篇);8.郑州航空管理学院(9篇);9.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8篇);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篇)。
(四)基金支持
根据论文是否有基金支持情况排名如下,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篇);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7篇);3.陕西省教委基金(5篇);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篇);5.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3篇);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篇);7.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篇);8.航空科学基金(2篇);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篇);1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篇);11.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篇);12.四川省教委重点科研基金(1篇);13.辽宁省科委基金(1篇);1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篇);15.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篇)。
(五)中国通用航空问题研究中典型论文
1.周志艳(2013)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被引105次[27];2.董念清(2014)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被引58次[28];3.杨勇、隋东(2010)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和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被引51次[29];4.陈蓓蓓、曾小舟、阎雷(2012)国际通用航空发展比较及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策略,被引50次[30];5.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课题组(2003)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被引48次[31];6.王虹(2003)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被引42次[32];7.高启明、金乾生(2014)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特征、关键问题及模式选择,被引44次[33];8.康永、周建民(2012)通用航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被引次数43[34];9.刁伟民(2009)中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被引38次[35]。10佟刚;张利国(2012)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途径探讨,被引用31次[36]。11.刘大响;王湘穗(2009)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被引用26次[37]。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主要作者有:高远洋(21)、高启明(15)、王霞(10)、李国政(8)、李家祥(8)、肖玮(7)、张亮(6)、于一(6)、李艳华(6)、冯军红(6)。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EB/OL].
[2]王成,郑海涛,王惠文,关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规模的预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4):152-155.
[3]韩建昌.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
[4]韩建昌,秦燕.美国通用航空发展中“文化助推”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5(4):102-108+133.
[5]欧阳杰,陈晨.天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2011(8):57-61.
[6]陈为毅.创建海南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思考[J].今日海南,2012(3):35.
[7]许小健,阎瑾,赵红红.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15):4-7.
[8]淳于江民,张珩.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飞航导弹,2005(2):23-27.
[9]邹湘伏,何清华,贺继林.无人机发展现状及相关技术[J].飞航导弹,2006(10):9-14.
[10]朱战霞,袁建平.无人机编队飞行问题初探[J].飞行力学,2003(2):5-7+12.
[11]《中国通用航空蓝皮书-中国通用航空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7,12:305.
[12]张丁,高启明.系统视角下的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分析及发展导向[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34(6):42-46.
[13]任建華,白思俊,郭云涛.通用航空产业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模型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5,37(4):51-55.
[14]邵文武,韩美霞,黄涛,黄训江.通用航空产业网络演化模式——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32(6):72-80.
[15]欧阳彦美.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北京理工大学,2015.
[16]黄俊,谭子浓,项松,王吉.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因素[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32(5):86-90.
[17]颜影,周长春,陈勇刚.通用航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浅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2011:5.
[18]李寿平,欧阳彦美.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治经验及对中国启示[J].时代法学,2015,13(1):94-103.
[19]于晶.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方式分析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36-137.
[20]李翱.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4.
[21]蔡菊芳,李酽.我国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126.
[22]黄选红.探索机务维修人才培养助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3-125.
[23]高启明.“十三五”时期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2016(2):29-34.
[24]张雄.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
[25]汪彬.株洲市通用航空产业布局与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4.
[26]赵诗源,汪笑天.搭建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构想[J].当代经济,2012(20):88-89.
[27]周志艳,臧英,罗锡文,LanYubin,薛新宇.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4):1-10.
[28]董念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10-117.
[29]杨勇,隋东.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和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50-53+57.
[30]陈蓓蓓,曾小舟,阎雷.国际通用航空发展比较及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策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37-41.
[31]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2):2-10.
[32]王虹.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J].中国民用航空,2003(8):45-47.
[33]高启明,金乾生.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特征、关键问题及模式选择[J].经济纵横,2013(4):98-102.
[34]康永,周建民.通用航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J].现代导航,2012,3(5):360-367.
[35]刁伟民.中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42-46.
[36]佟刚,张利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途径探讨[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6):33-36.
[37]刘大响,王湘穗.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6):68-73.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