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训练高级阶段中实际音乐作品的应用探讨

2018-10-22刘越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应用

刘越

摘要:在当前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工作中对于实际音乐作品的使用有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实际音乐作品能够显著的对学生音乐理论素养以及听觉能力进行拓展与提升,增强其艺术审美的能力。本文就实际音乐作品应用于视唱练耳训练高级阶段的教学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视唱练耳高级阶段使用实际音乐作品的原则,最后针对性地将实际音乐作品应用过程中发生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解决。

关键词:实际音乐作品 高级阶段 视唱练耳训练 应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是一项基础的学科,承担着提升学生音乐基础技能以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职能,受教学理念以及方教学方式带来的影响,音乐人才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实践以及音乐审美的过程当中都会受到一定的牵连。在最近几年,国内的音乐教育领域在思想观念方面以及取得了比较可观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在视唱练耳教学当中,越来越重视实际的音乐作品的作用,特别是在其高级阶段,通过运用实际音乐作品进而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实际音乐作品使用的大多数研究尚处于视唱练耳的初级或者中级阶段训练,而在其高级阶段的学生往往均已经拥有高水平的听唱读写能力,再加上较为系统的和声知识和曲式知识,能够独立的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所以,将实际音乐作品使用于视唱练耳高级阶段有着极为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将针对视唱练耳高级阶段当中,实际音乐作品的具体运用作用和应用意义展开简单的探究。

一、将实际音乐作品运用于视唱练耳训练高级阶段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1.拓展学生的听觉能力

视唱练耳专业经历了由传统的练耳至听觉培养的转变。其中,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视唱练耳训练由于学生技术理论水平不高,所以在让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时候,训练的重点都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听辨音高的准确度,这样对于夯实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不足之处造成学生对的钢琴以外的音色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对音乐作品进行整体理解。然而,实际上,大多数的音乐作品具有多样性的音色,并且各个音乐要素之间会相互作用,为此,教师在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在高级的视唱练耳阶段,要注重融入优秀的音乐作用,这样既增强学生感受各种因素的能力,又深化学生对综合音乐元素认识。

2.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高级阶段的视唱练耳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读唱写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入的理解作品相关内容,如和声功能、曲式结构与音乐走向等。与此同时,实际音乐作品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富有时代信息,其中包含着技术、民族特点与作曲风格等多方面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充分的发掘实际作品内部的音乐要素与整体风格等。为此,在视唱练耳训练中通过实际作品的运用,不仅加强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诸如曲式、音乐史与和声等,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3.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对于音乐创作表演质量提升起着支撑性作用。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音乐记忆能力,通过在视唱练耳训练中运用实际音乐作品,让学生亲身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于音乐有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而且促进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音乐作品在不同时期与地域有着不同的审美特点与哲学内涵,这就是不同的音乐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元素与思想情感不同的原因,要不断的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就音乐角度来说,学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对实际音乐作品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将会对于音乐文化发展历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充分发掘出文化母体中独特新颖的文化要素。

二、 视唱练耳高级阶段使用实际音乐作品的原则

1.视唱练耳训练应该遵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基于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来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积极的拓展自身的能力和理论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音色的训练的时候,由于不同学生所使用的乐器是不同的,这便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使用的乐器特点来灵活教学,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其擅长使用的乐器的实际音乐作品时,能够对该乐器的熟悉程度得到提升,进而不断地扩展出辨析其他多种乐器音色的能力;当在鉴赏银鱼作品风格时,按照某一阶段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程度,首先巩固学生的优势部分,再对学生知识较为薄弱的部分进行补充的训练。

2.视唱练耳训练应该遵守“总—分—总”的基础原则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都是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的,而“总—分—总”的训练原则便是最为符合人们在认知事物时的规律的,能够促进审美体验的顺利推进。在使用一步实际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应该在对其整体进行听辨,开展感知整体上的实际音乐作品的过程,之后分析其中的各类音乐要素,做到拆解以及消化,检验学生对于作品的主观理解,最终再次过渡到整体。因为拥有了整体层面的对作品的认知,学生便能够发挥理性的方法,从客观的角度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从而实现对实际音乐作品有所掌握的目的。学生由“感知—分析—认知”的模式从而完成實际音乐作品的学习和训练。

三、 视唱练耳的高级阶段,实际音乐作品训练法。

1. 实际音乐作品的整体听辨训练法

当学生进入到要对实际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阶段,最为首要的训练便是整体的听辨训练,这是学生在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感性认知的重要过程。现如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多媒体播放技术越来越多样化,这不但让人们对作品音色的认知更加便捷,而且也实现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经验。

整体的听辨训练又被细分为两种训练方法,它们分别是概述要点听辨训练法和带着问题听辨训练法,概述要点听辨训练法要求学生在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听辨训练之前,先行了解该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比如该音乐作品的作曲家简介、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动机、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作品主题等,这可以使得学生在聆听实际音乐作品时已经对音乐作品的大致信息有所了解,方便学生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更加客观的解读。带着问题听辨训练法则是指在学生聆听实际音乐作品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对该音乐作品的作品主题、创作动机、节奏变化、力度变化、和声的走向及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等音乐作品当中的要点进行听辨训练,这种训练法需要学生在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听辨训练的时候对音乐作品的要点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进行有效的认知,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实际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作品训练法

当学生开始进入到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训练的解构阶段时,便能让学生在整体的听辨训练阶段结束之后开始有目的性地对实际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训练,并对音乐作品中的各要点和元素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及和弦的听写训练,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进行填空训练或听写训练等练习法。

例如可使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 (OP.23 NO.5)(谱例1)来让学生进行和弦听写练习,通过听写训练来让学生在分析实际音乐作品中的特点片段时有着一定的听辨和弦能力。

谱例1 :

当学生在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最指的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这在视唱练耳高级阶段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实际音乐作品的时候,无论是分析整体的音乐作品或是音乐作品节选的片段,音乐作品表达出来的情绪和主体都是具有强大表现力的,由此可见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适当地使用艺术歌曲的实际音乐作品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和音乐表现力。同时,还需要在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以及配合能力,更能够在多声部视唱的节奏练习中,让学生学会利用分工协作的方法来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3.实际音乐作品的整体再现训练法

当学生通过了对实际音乐作品的分析训练,便能够重复对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整体的聆听训练,这样便能够实现对音乐作品从感知阶段到分解阶段再到认知阶段的训练过程。整体再现训练指的是对实际音乐作品的总体进行认知,同时也是对音乐实践训练的总结,换句话说就是将所学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行的提高知识要点理解能力的练习方法。在这种练习当中应该使用节奏特点鲜明,容易加深学生记忆的乐曲,例如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516号(谱例2)。

谱例2 :

结语

本文對高级阶段的视唱练耳过程中运用实际音乐作品的各类教学重点、难点开展了研究与探讨,针对该模式的开展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解释了音乐的基础教学和音乐审美的相互关系。又从教学目的的角度入手,简单探究了在视唱练耳高级阶段当中,实际音乐作品的应用对于学生已经掌握较好基础音乐知识的情况下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音乐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从整体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把握,科学有机地结合了技术性方面的训练和对实际音乐作品理解方面的训练,最终实现了视唱练耳专业的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钱今帼,郑艺. 视唱练耳训练高级阶段中实际音乐作品的应用[J]. 艺术教育,2015,(10):142-144.

[2]邹潇欢.实际音乐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 音乐时空 , 2011 (7) :52-53.

[3]钱今帼,郑艺.视唱练耳训练高级阶段音乐作品的遴选原则与归类策略[J].当代音乐, 2015(21):46-47.

[4]孙文琳.试探实际音乐作品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1):122-122.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