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城市中心老旧住宅改造设计研究

2018-10-22张莹莹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张莹莹

摘 要:上世纪末我国各个城市都修建了大量的居民住宅,现今这些房屋虽然老旧,却依然是城市中央的主要房源。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城市老旧住宅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作为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重要载体,改造设计将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即从新时代下人们生活的行为、家庭结构等一系列变化的分析着手,着重研究了如何根据新时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对老旧住宅进行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具体方法及未来改造设计的几大主要趋势。

关键词:城市中心 老旧住宅 时代变化 空间改造

新时代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住宅空间的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格局、高标准的公寓及住宅不断涌现和兴建。然而各个城市中心仍然存在大量的老式居民区,该类居民楼兴建时期较早、外观老化,不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因而对城市中心老旧住宅空间进行拆除或改造已经成为政府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 城市中心住宅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老旧住宅主要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上世纪80、90年代所修建的住宅建筑。这些住宅多为中小户型,但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地点大多靠近城市中心及主要干道,生活、交通便利、毗邻商业和办公圈,是城市中人们租、住的热点房源。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曾经改善人们居住条件的住宅逐漸出现管线陈旧、装修材料老化、空间格局不如意、采光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但大规模的拆除显然行不通。首先,城市中心住宅由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全,房屋利用率极高,大面积的拆除并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的使用需要;其次,拆除与国际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室内改造的方式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环境质量与生活品质。

二、 时代变化对住宅空间改造的影响

1.城市中心住户群体及其居住需求的变化

新时代,城市中心的住户由原先的以核心家庭为主转变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空巢家庭”等多种家庭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在住房上的行为和生活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

(1)关注子女教育的家庭。城市中心学区房周边配有较多教育体系成熟的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成为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理想居住地点。该类型家庭的住房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在教育及生活中所需要的环境空间,其次对于家庭成员较多的主干家庭还存在私密生活空间分配的问题。

(2)上班族家庭。这一类家庭主要包括单身家庭、丁克家庭及子女已经工作的核心家庭等。城市中心交通环境便利、办公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具有上下班便利的显著优势。上班族有着新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节奏,对住宅的要求也更强调个性化与舒适性,设计风格也更加大胆,空间设计相对较为开放。

(3)空巢家庭及老年家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的老年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生活起居不便的特点与渴望与人交流的心理愿望,因此在该类型家庭的房屋改造时应着重考虑加以人性化设计。

2.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

现代家庭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与品质生活,空间功能由单一满足居住需求逐渐转变为居住、社交、休闲娱乐等复合型功能空间。

(1)更为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庭更为注重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现代居室空间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例如开放式厨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既实现了烹饪与沟通,又能兼顾子女的看管。居住空间的格局愈发突破传统并开放。

(2)更为注重家庭社交。

家庭社交是指家庭成员或家庭整体与家庭之外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社交活动。现代生活中,人们工作繁忙、压力大,家庭社交能够极大地满足家庭成员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拓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心理要求。在家庭社交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下,餐厅与和厨房成为人们社交的“主战场”,对餐厅与厨房的面积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更为注重空间品质。

经济条件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生活品质。人们更加关注合理的空间功能及家具、配饰、装饰材料所营造的空间格调,因而对老旧住宅的空间格局与软装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更注重空间设计的便利性。

空间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居住空间内人们按照生活习惯便利的行动,以减轻身心的负担并追求自由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设计的便利性体现在合理的居住格局划分、储物空间的设计、家用电器的配套、老年人家居的无障碍设计等各个方面。以平面布局为例,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则能够缓解同一时间多名家庭成员对卫生间的使用需求问题。

3.经济、文化进步带动的观念及审美变化。

与上世纪末的装修理念不同,新时代人们不再注重华丽装饰材料的堆砌、也不再追随“千篇一律”的欧式流行风格,而更为关注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合理化与环保化。人们更加追求设计内涵本身,因而对于城市中心老旧住宅的改造中更应着力于人群、居住行为、空间的分析。

三、 城市中心老旧住宅空间利用的改造方法

1.空间结构的改造

新时代居住者生活重心及行为的变化,对家居功能空间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城市中心老旧住宅格局传统,无法满足居住者多样化的空间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对其内部空间结构作出适当改变。改变空间结构需要对房间内部墙体进行拆改,然而由于存在建筑承重问题,应着重分析建筑类型,了解房间内墙体结构,从而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对墙体结构进行调整,避免大规模的墙体拆改,以免对建筑承重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功能空间的复合利用

空间的复合利用是指将多种功能融合于同一空间,达到既满足使用需求又有效利用房间的目的。对于中小户型的老旧住宅,在墙体不适于大面积拆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有效的设计方法使住户的多种使用功能需求在有限空间内达成实现。

(1)同一空间中使用功能的集合

新时代人们对于住宅具有多种功能的需求,包括客厅、主卧、次卧、厨房、餐厅、卫生间、客房和书房等等。在住宅空间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将功能相近的或有关联的空间(例如:厨房与餐厅、茶室与阳台等)设计到一个空间内,即充分利用了空间又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可灵活变化的隔断

充分利用空间的理念下,人们不再满足传统一成不变的居住模式,希望居住空间格局能够根据使用功能灵活多变。因此可以利用可活动的轻质隔断,按照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日常需要将空间随意分隔成不同的区域,从而满足业主或私密、或开放的不同生活行为的空间需求,有效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小空间大功能。

3.增加收纳空间

随着城市居民物质购买力的迅速增长,住宅内的收纳空间逐渐成为居住空间装修设计的重点。城市老旧住宅在此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老旧住宅人口较多、房屋平面利用率近于饱和,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来增加储物空间,以提高房間的整洁度,优化室内环境。例如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在空间墙体上布置储藏柜或者置物架,从而将物体分类陈放,有效提高房间整洁性与生活的便捷性。

4.多功能家具的使用

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与室内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空间面积有限的空间中,尤其适合多功能家具的使用。与传统家具相比,多功能家具具有多功能与可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简易的变形,能够实现多功能合一,在有限的面积下满足人们在同一空间中的不同生活、娱乐、工作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使室内空间的环境更加的适合居住者的多种需求。

四、 新时代城市老旧住宅改造设计的趋势

1.以人为本、注重功能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国际上普遍倡导的设计原则之一,即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设计的标准。在城市中心老旧住宅的改造时更应重点关注居住者的家庭结构及新时代下业主的生活行为,包括其职业爱好、生活习惯、居家行为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好地解决住宅面积不足、职能空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从而为城市老旧住宅住户营造生活的舒适性与幸福感。

2.加强空间的适应性

住宅空间适应性是指住宅空间能够满足居住者多样化、动态化和个性化等需求的空间特性。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多样化,住宅的内部也能够呈现相应的多变性和灵活性,以便适应不同生活模式、不同职业等各类型住户的不同需要。以城市中心住宅中的主干家庭为例,家庭住户两代或三代人生活年代不同、思维和生活方式不同,住宅空间的改造设计应该充分体现空间的适应性,使住户能够同时拥有共享空间与各自的私密空间。适应性设计使住宅能够在有限的使用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效用,有效缓解城市中心老旧住宅人口结构、生活行为等变化与住宅内部空间老化的矛盾。

3.追求个性化与多元化风格

随着人们装修观念及审美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健康性,不再追求某一特定的设计主题或者装修风格,而是重新审视符合房主生活要求的家居设计,按照自我的喜好来定制自己的装修,装饰风格更加个性化。

4.装饰材料环保化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健康的生活。在轻装修、重装饰的装修理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装修材料的环保性。除此之外,作为改造设计的城市中心住宅,在装修改造时还应尽可能体现绿色设计倡导的减少环境污染、重新利用的原则,尽量不大面积拆改墙体、多利用现有已经存在的装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居室中新材料所释放的不良挥发物。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中心老旧住宅住户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行为与习惯不断变化,对住宅空间的使用功能及住宅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城市老旧住宅房屋功能简单,无法满足现代居住者的使用要求,因此根据业主的实际需要对旧房进行翻新改造以改善人们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者的幸福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倪殊一.家居室内翻修改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2).

[2]贺萌.紧凑型住宅改变生活习惯[J].中国经贸导刊,2005(7).

[3]曲直.城市老旧住宅改造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