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中服装色彩的选择
2018-10-22高萍张康夫
高萍 张康夫
摘 要:近几年古装剧发展的十分迅速,剧中的服装造型成为了一大看点。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而服装色彩又是最直接的视觉呈现,因此对影视剧的服装色彩分析十分必要。《步步惊心》是一部穿越类古装剧,区别于以往较为考究尊重历史的写实性古装服装设计,《步步惊心》的服装设计是演绎性的服装设计,是在所处时代背景的典型款式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审美元素来设计服装。该剧的服装色彩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内心变化的表达和对剧情氛围的烘托,以此来增强该剧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
关键词:色彩 影视服装 《步步惊心》
2015年广电总局对各大电视台下达了“限古令”,要求所有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月和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以此来改变古装影视剧过度泛滥的状况。面对这一僧多粥少的局面,提高古装影视剧服装造型的设计水平成了当务之急。而服装色彩是观众的第一印象,在影视剧中起着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烘托剧情气氛、外化人物的心理变化等重要作用。因此古装影视剧中对色彩的合理运用和巧妙设计能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引起观众心中的共鸣从而使某种色彩、某个画面或者是某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就像95版《神雕侠侣》中一袭白纱衣的小龙女,清丽脱俗、飘然若仙的经典人物形象。说起白衣胜雪就会联想到小龙女,这就是服装色彩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步步惊心》是一部穿越古装电视剧,从播出到现在其服装的精良设计也是为人称道的,其服装色彩的设计是在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典型款式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因素进行设计的,相对于还原历史真实性更倾向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诠释。所以《步步惊心》的服装色彩在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到多方面因素。
一、服装色彩设计以人物背景与性格为依据
《步步惊心》讲述的是一位21世纪都市白领张晓因车祸而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后在八贝勒府的少年生活,以及入宫之后步步惊心的宫廷生活。《步步惊心》主要的角色都是紫禁城里的皇亲贵族,因此服装设计会尊重最基本的清代服饰形制,但在色彩和细节上也有艺术化的设计。在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立的服装色彩以此来体现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和命运。
剧中有七位皇子,虽然都贵为皇子但是他们的身世和性格都各不相同。太子,康熙最疼爱的儿子,他的服装色彩以明黄色和褐色为主。明黄色是他身为大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太子爷的身份象征,但是剧中的太子还常穿褐色和棕色的服装。服装色彩明度和纯度偏低,有些颓唐的气息,这暗示出了太子的无能、庸碌的性格特征以及其最终被废的灰暗结局。四爷和八爷是“九子夺嫡”中的两大重要人物。八爷以其八面玲珑、与人为善、德才兼备而得到“八贤王”这一美誉,他的服装黑色、棕色、灰色、蓝色以及暗绿色为主,颜色偏无彩色,纯度偏低。八爷的服装色彩组合整体而言是素雅低调的,这与其身世和性格有着很大关联。八爷服装中的灰色与蓝色承托出八爷谦谦公子温润如玉的儒雅一面,而黑色、棕色和暗绿色则显示出八爷深沉的城府与暗藏的野心。四爷,“九子夺嫡”中八爷的唯一劲敌。四爷的生母是出身低微的德妃,而养母则是身份尊贵的孝懿仁皇后。因为养母身份尊贵因此四爷子凭母贵,在众皇子中身份更高贵些,这也是他常穿紫红色常服的原因,为了显示其地位较其他皇子高贵。而母爱的缺失和皇后宫中如履薄冰的生活让他形成了其内敛、沉稳的性格以及对最高权位的渴望。这一点与八爷相似,因此黑色也是四爷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颜色。在夺嫡过程中,康熙驾临四爷府邸时他穿着一身麻灰色的衣衫,麻灰色,最朴素、淡泊的色彩,是心无旁骛的文人隐士最爱的标志色。此时的四爷穿着麻灰色正是想向康熙展现一个与世无争、恭孝仁义的形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四爷明哲保身的缜密心思。四爷也爱蓝色,但是四爷的蓝和八爷不同。四爷的蓝色较八爷更为纯粹,明亮,就像他本人,冷静、睿智、决断。而八爷的蓝纯度和明度较之四爷低并且多有银色花纹遍布全身,使得蓝色底色被被分割成不同色块显得不够纯粹,更多的是一份儒雅和复杂心思。十三爷的服装中也有蓝,他的蓝是暗宝蓝。同样绣着银纹,不过十三爷的银纹是云纹,且一般只有上半身有,颜色低调但却传达出了十三爷的清贵,洒脱。他寄情于山水、诗画和剑酒,是个桀骜不羁、洒脱恣意拥有真性情的男子。因此他的服装色彩是蓝、绿、灰、白这些清雅的色彩。十爷,外号“草包老十”,是个十成十心无城府的直肠子。他的服装色彩以红色系为主:暗红、橘红和大红。红色热烈、富贵,正是映射了十爷母族强大,他的为人真诚坦率。
《步步驚心》很好地把握了服装色彩设计和人物背景与性格之间的联系,运用形象的色彩组合向观众传达除了人物性格最鲜明的特征,起到与观众间情感上的沟通。
二、服装色彩设计以人物心理变化为依据
色彩是具有情感的,是人物心理的外化。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师基于色彩情感化,通过不同的色彩明度、纯度以及组合的变化来呈现人物的不同心理变化,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整部影片是以女主角马尔泰·若曦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发展的,若曦经历了从胆大莽撞的少女到谨言慎行的御前女官再到忧虑过甚的姑姑最终客死异乡的十四侧妃。她的一生起起落落,内心也经历了沧海桑田,而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都在服装色彩上体现出来。
若曦穿越之初时的服装以浅粉、黄绿为主,粉色展现了十三岁若曦的俏皮可爱,而黄裸色则是初春嫩芽的色彩,象征着生命力。穿越之初的若曦获得新生,对异时空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可爱俏皮的粉色和生机勃勃的黄绿色正好迎合了她当时的心境。入宫后的若曦谨遵八爷的嘱咐 为了不引起皇上的注意刻意穿着了样式朴素的洋红色直身式袍,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紫色包边。这时的红色与贝勒府中所穿着的粉红有了明显的区别。洋红色的纯度相对更高而明度偏低,这时的若曦刚入宫中对一切敬小慎微,不似入宫前莽撞胆大。因此服装颜色选择低调含蓄。等到若曦在宫中站稳脚跟成为御前红人时,她的服饰色彩又开始明丽起来。主要是橘红、粉红、桃红、浅褐红和紫色,红色系为主的多种变化是对若曦恋爱中女子美丽心情的反映。在入宫中3年中八爷和她始终书信往来,字里行间都是体贴关心,这让若曦感受到依靠和爱情的甜蜜,所以红色系中的桃粉、橘红是对这种甜蜜心境最好的阐释。此外在宫中日益受到皇上的重视让若曦多了些底气和自信,这才有了紫色这样美丽但却不会过分抢眼的服装色彩。到了若曦抗旨拒婚被贬入辛者库以后,她的服装色彩则以灰褐色为主,正如她当时的状态和心境:虽然整日劳作很辛苦,但是不用思前想后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她的内心是平和淡然的。再到后来四爷成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曾经的亲人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死去,他与四爷间隔阂愈深,她的服装色彩开始以豆青、浅黄、粉紫、浅碧和月蓝为主,颜色不再青春活力或甜蜜欢愉,而是阅尽人生之后的沉寂,她的内心是沧桑而痛苦的。
若曦的服装色彩虽然有不同变化但是这些颜色都是在统一的清丽雅致的红、粉色调基础上不断变换色彩特征与组合方式,既展现不同阶段若曦的内心变化又展现她从始至终都是善良、智慧、理性且感性。
三、服装色彩设计以情节和场景需求为依据
服装色彩是影视艺术中的一部分,它不是脱离整部影片的其他组成部分独立设计的。人物的服装色彩除了表现人物的背景、身世、性格及心理外,还会服务于特殊场景和情节,起到突出主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如十爷寿辰那天,若曦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氅衣,这样艳丽喜庆的色彩与背景中的红绸缎、红灯笼、红桌布等颜色相互呼应,十分符合祝贺生辰的主题。同时在其他众多角色中这一抹红显得更为突出,凸显了画面的焦点。同样的红,在塞北的夜空下又是另一番用意,这次若曦并不是为自己梳妆,而是为了让敏敏格格成为那一夜草原上最瞩目的星星,让十三爷从此忘不了敏敏。一束冷光下,敏敏穿着大红纱衣,在飘落的白雪中翩然起舞,白色是纯净肃杀的颜色,而红色又是热烈情感的代表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让人蓦地想到“白雪红梅”的美景。而那一束清冷的白光和夜的黑色给这美到诗意的场景增添了一抹孤寂与伤感。这是一个离别夜,跳舞的人想要挽留却无法说出口,期望自己的一支舞能在对方心里留下记忆。红与白的对比不仅给力故事里的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样也让观众再忘不掉这一幕。此外还有康熙驾崩后若曦穿的白底黑边氅衣,肃穆庄严。
除了符合特定场景的要求,服装色彩还从侧面反映了剧情的发展。例如若曦想要请求四爷娶她时穿的蓝边马甲,和四爷身上的蓝色是一样的,就像情侣装一样。这就暗示着从此处开始若曦开始走出和八爷的情感阴霾,慢慢走向四爷,也暗示着未来剧情的发展中若曦和四爷是荣辱与共的。
结语
影视艺术是一种视觉传达,是要将一种抽象的思想概念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在冲击。服装造型是画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服装色彩又是给与观众第一印象的要素,所以影视剧服装色彩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服装色彩对观众产生的视觉冲突、服装色彩与整部影视剧的色彩基调的统一以及服装色彩与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的统一。要认识到影视剧服装色彩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因為影视服装设计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艺术化处理。正如马塞尔·马尔丹说的:“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必须首先根据不同的价值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去运用服装色彩。”
参考文献:
[1]陈晓玲.影视剧服装中我国传统色彩观的运用研究[J].电影评介,2015(10):98-99.
[2]胡玉丽.色彩情感化设计在影视剧服装中的应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4(2):66-69.
[3]田伟,范立娜,张星.服装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以电视剧《大明宫词》为例[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90-193.
[4]徐海芹.影视剧角色服饰语言的符号表意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马塞尔·马尔丹, 何振淦.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67.
[6]刘恩御.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