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根”与“魂”
2018-10-22王志刚
王志刚
今天的北京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界,南为南城,北为北城。殊不知,北京起源于南城,而实际上,元代以前的北京并无北城一说。元代以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今北京北城位置建都,自此,北京有了南城与北城之分,新城与旧城之别,内城与外城的不同。因此,要探寻北京历史的根脉,还要向北京南城寻觅。
从地理角度来说,大约700年前,我们所熟悉的北京曾经是两座并列的城池,一南一北。一座是在历史上曾经先后作为唐代幽州、辽代南京(析津)和金代中都而存在过的古城,也是北京建城历史的起点。一座是奠定明清乃至今日北京城市格局的元代京师。
公元1151年,金代迁都北京,并改辽王朝的“南京析津府”为“中都”,在广安门一带建城,从莲花池和玉渊潭取水,使其更适合居民居住和长期驻军,设立中都大兴府。这使北京南城不但奠定了北京城市规划的雏形,也将北京这一地理概念基本确定下来。
近半个世纪后,金中都被蒙古铁骑攻破,元世祖忽必烈虽也决定定都北京,但却下令在金中都北部建立了一座新的城池(史称元大都)。元大都吸取了金中都没有很好解决城市用水的一些教训,环水建城,并将本朝居民迁入新城,而将大部分原住民滞留在旧城(金中都所在位置)中。自此,北京城便有了“新城”与“旧城”之分,也有了南北之别。
而所谓“内城”与“外城”之别,则要追溯至明代在京建都。彼时,北京便建立起“内九外七”的格局。明成祖朱棣建设“内城”,包括德胜门、西直门、东直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内城九座城门;后为加强防御,修筑“外城”,包括广渠门、广安门、永定门等。后因国库空虚,外城仅修南边一面,并未修完。清朝满族入关后,将内城九门内的汉人迁出,满人居住在“内城”,汉人居住在“外城”,因此,更加强化了“内城”“外城”之别。
共和国成立后,拆除了旧城垣,“内城”“外城”的概念逐渐淡化,而内城、外城历史、文化、社会的差异还在,因此“北城”与“南城”的称呼继而被沿用。
与北城的气质不同,历史中北京南城更加具有创造力与生命力,始终用坚韧、创造与创新的精神内核在诉说并记录北京的另一种辉煌。
元末战乱中,北京南城的大部分建筑遗存都因为日久年深而在明代最终走到了它们的尽头,“南城”的概念甚至自此渐渐淡化了。直到明代嘉靖年间,北京修筑外城,会馆、戏曲、祭祀和商业,在这座新生的南城中从无到有,孕育而生。
随着清军入京,清廷将汉族居民全部驱逐出北京内城,而这却成为北京城南的一次机遇,城南自此逐渐成为北京会馆、戏园和住宿服务业的聚集地,形成了一个繁荣兴旺的集商业、娱乐和汉人士大夫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城區。直至清代中后期,北京南城成为北京城里的闹市,新南城和老南城的重叠部分成为北京的一片独一无二的文化高地,被人们称作“宣南”。
著名的北京城市历史研究家侯仁之先生曾说,在清末,北京南城是“北京人口密度最高、也是最富裕的地区”。曾经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中心的大栅栏商业区,便是清末北京南城的产物,也是其辉煌的见证。除此,同仁堂、全聚德、厚德福、六必居等这些北京老字号,也都在这一时期诞生,并传承至今。
南城与北城在历史的演进中成为北京的一体两面,不同的气质与传承形成了北京城截然不同的南、北城社会特征。许多个世纪以来,南城多次开风气之先,有一种特殊的价值,那就是它总能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北城的对面,构成北城的反思,展现北城所没有的精神。
这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坚韧、创新与创造的精神气质,也是这种精神让北京需要南城,同时,南城也需要保护与传承,才能让北京南城的精神为北京创造新的力量。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了解南城,重视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