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2018-10-22尹春琼白志瑶包艳
尹春琼 白志瑶 包艳
作者单位:655000 云南曲靖,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家族性白血病(familial leukemia,FL)是指一个家族中发生1例及1例以上白血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可见于父辈与子代、同辈之间。临床上FL发病率低,可表现为相同或不同的白血病类型。目前我们对FL发病规律及机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大多数学者认为FL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我院于2016年9月26日收治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2b男性患者,患者母亲于2017年4月23日因消化道出血收入我院消化内科,于4月26日也确诊为AML-M2a,该现象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咳嗽咳痰1周,发现外周血异常细胞1 d。患者自诉于2016年9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发作,休息后可好转,伴全身酸痛,无发热、胸痛、咯血、气促等。在曲靖市南关卫生院就诊,未完善相关检查,仅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好转。2016年9月26日该患者经体检发现外周血异常细胞占40%,建议住院治疗,门诊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 ?”收入血液内科。病程中,患者无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全身骨痛等表现,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二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育有1女。2015年其妻生产二胎时因羊水栓塞死亡,胎儿也于出生后死亡。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其父亲约5年前因肺癌病故,母亲既往体健。
1.2 体格检查 体温37.3 ℃,心率82次/min,呼吸频率 20次 /min,血压 136/84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urplus pulse O2,SpO2)0.98。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胸肋骨无压痛,其余体检阴性。
1.3 实验室检查
1.3.1 血液细胞分析 2016年9月27日血液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5.8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1.6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27.64%,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m)3.52×109/L,淋巴细胞比例(Lym%)60.04%,单核细胞计数0.73×109/L,单核细胞比例12.44%,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23×109/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3 g/L,平均红细胞体积(erythrocyte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114.2 fl。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呈阴性。
1.3.2 血涂片 2016年9月27日外周血涂片显示,“异常细胞”占40%,胞体呈多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1~4个不等,清晰可见;浆染蓝色或灰蓝色,部分浆内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因此建议患者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见图1。
图1 1例血细胞检测异常男性患者的血细胞外周血涂片(A~B) 瑞-姬染色 10×100
1.3.3 骨髓涂片 2016年9月29日骨髓细胞学显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明显增生,其中原始粒细胞占7.6%,涂片中可见一类严重核浆发育失衡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占28%(其中原始细胞非红系细胞占40%),其胞体多圆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可见凹陷;染色质较疏松;核仁1~4个不等,清晰可见;胞浆量丰富,染粉红色或灰蓝色,部分浆内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可见细长、单根AUER小体。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部分细胞巨幼变,Lym%减少;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均为成熟型颗粒巨核细胞;PLT极度减少,散在偶见。骨髓病变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idase stain,POX)阳性率100%,积分206分。见图2。
图2 1例血细胞检测异常男性患者的瑞-姬染色(A~B)、POX染色(C)与AS-DCE染色(D)骨髓涂片 10×100
1.3.4 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查 2016年9月29日进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融合基因筛查显示,MLL/AF4、MLL/AF6、MLL/AF9、MLL/AF10、MLL/AF17、MLL/AF1P、MLL/AF1Q、MLL/AFX、MLL/ELL、MLL/ENL、dupMLL、CBFβ/MYH11、AML1/ETO、AML1/MDS1、SET/CAN、DEK/CAN、PML/RARa、PLZF/RARa、NPM/RARa、NPM/ALK、TEL/AML1、E2A/PBX1、BCR/ABL1(P190)、BCR/ABL1(P210)、NPM/MFL1、TEL/ABL1、E2A/HLF、TLS/ERG、SIL/TAL1、TEL/PDGFR、EV11、HOX11,筛查结果为阴性。
1.3.5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2016年10月1日由北京海斯特临床检验所提供的免疫分型结果显示,在CD45/SSC点图上设门分析,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33%,主要表达HLA-DR,CD33、CD34、CD38、CD117、CD123,MPO,部分表达CD7;髓系细胞约占有核细胞45.5%,部分细胞存在发育异常,淋系增殖明显受抑制。最终结论为AML,综合鉴别为AML-M2亚型。
1.3.6 染色体检查 2016年9月29日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染色体为46,XY[20]。
1.4 患者家属资料 患者母亲59岁,于2017年4月23日因消化道出血收入我院消化内科,于4月26日被确诊为AML-M2a。
2 讨论
据统计,白血病患者兄弟姐妹之间的白血病发病率较自然人口发病率升高(1/7 005)[2],而同卵发病率高达 1/5[3]。刘文海[4]分析我国 99 例 FL 发现,白血病类型中AL占84.85%(84/99),其中ANLL占 53.53%(53/99);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占14.14%,其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占 12.12%(12/99),而父(母)子(女)关系患者占36.36%(36/99),亲兄弟姐妹关系患者占28.28%(28/99)。我国FL以父(母)子(女)关系及亲兄弟姐妹关系最为常见,且以AL及CML为主,与国外报道的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及AL为主有所不同[4]。关于FL的类型,目前研究中无一定规律,一个家族中的白血病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其差异较大。本研究中母子患AML的同一亚型AML-M2非常罕见,其子经8个疗程化疗后持续完全缓解,至今仍存活,母亲由于家庭原因放弃治疗,半年后死亡。
AML-M2是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20%,并有Neu成熟证据(不同成熟阶段Neu≥10%)和骨髓中单核系细胞<20%的AML,约占AML的30%~4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临床上贫血、PLT减少和Neu减少所致的骨髓衰竭,口腔溃疡和感染症状较常见,而脾脏肿大较少。患者生存期不定,t(8;21)异位者预后良好,t(6;9)异位者预后不良[5]。目前认为,FL的发生与染色体突变、异位有关。冯宝章等[6]研究提示,早期发现和逆转FL是可能的,FL的高危人群随访将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