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M抗体对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附1例病例分析

2018-10-22王丽娜张勤闫烨吕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型游离抗原

王丽娜 张勤 闫烨 吕毅

作者单位:450047 河南郑州,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MNS血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血型系统,目前已确定的抗原有46个。人体血清中抗M抗体较为常见,属于天然不规则抗体,此类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 ℃,有时也可在37 ℃的温度下凝集红细胞。抗M抗体常可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或交叉配血困难。我院检验医学中心发现1例抗M抗体影响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实验室检测(游离抗体试验)结果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性,系第1胎第1产,于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经自然分娩娩出。出生时婴儿哭声弱,羊水清,无脐带绕颈,无出生窒息史,胎盘正常;Apgar评分1 min评9分,5 min评10分;出生体质量2 600 g,母女平安出院。15 d后婴儿因全身皮肤黄染不消退而收入我院儿科。入院时婴儿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3.57×1012/L,经皮测胆红素值 280.4 μmol/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109.8 μmol/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97.1 μmol/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12.7 μmol/L。患儿母亲血型为 O 型 Rh(D)阳性;患儿父亲血型为AB型Rh(D)阳性。患儿血型为B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无输血史。

表1 1例HDN患儿不规则抗体鉴定试验结果

2 血型血清学检查

2.1 试剂及检测方法 单克隆抗A血清、抗B血清、抗D 〔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抗球蛋白试剂、抗M细胞、抗N细胞、ABO细胞、酶处理ABO细胞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抗人球蛋白卡由瑞士DiaMed公司提供;进口谱细胞由荷兰Sanquin试剂公司提供。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均按文献[1-2]方法操作。

2.2 红细胞血型鉴定 患儿为B型Rh(D)阳性,NN型。

2.3 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

2.3.1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呈阴性。

2.3.2 游离试验反应结果 游离试验结果呈阳性,并提示有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A细胞为2+S,B细胞为2+S,O细胞为±。

2.3.3 放散试验反应结果 放散试验结果呈阳性。A细胞为阴性,B细胞为2+,O细胞为阴性。

2.4 不规则抗体鉴定 患儿血清与谱细胞反应符合抗M抗体情况,见表1。

2.5 抗M抗体效价测定 标本盐水介质IgM抗体效价2,IgG抗体效价小于1。

2.6 制备反定细胞重新进行游离试验 从献血者标本中筛选MN分型为NN型的多人份A1细胞和B细胞,制备成2%~5%的反定红细胞重新进行游离试验。结果A1细胞为2+,B细胞为2+。

3 讨论

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造成ABO血型不合HDN的抗体主要是免疫球蛋白G(IgG)抗A抗体、IgG抗B抗体和IgG抗AB抗体。由于A/B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多数母亲在妊娠前体内就已经存在IgG性质的抗A、抗B抗体,因此ABO血型系统的HDN可以发生在第一胎。

MNS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之后第2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系统[3]。MNS血型系统的大多数抗原在出生时就已发育完全,目前已经确定的抗原有46个。抗M抗体是一种与人类MNS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4 ℃为其最适反应温度[4],低温麻醉状态下手术患者需注意此类抗体可激活补体,在冷抗体最适反应温度范围内(4~20 ℃),可发生溶血反应[5]。有研究显示,抗 M抗体常常会引起血型鉴定困难[6-7]。很多抗M抗体都有剂量效应,与纯合子M+N-细胞的反应比杂合子M+N+细胞强,因此用杂合子M+N+细胞往往不能检测出弱的抗M抗体[8]。在盐水介质的凝集试验中,凝集M+红细胞的抗M抗体不一定是IgM型,IgG的抗M抗体也可造成凝血反应[9],这可能与抗原的数量、空间结构等因素有关,通常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强弱变化可间接区分抗体类型。MNS血型系统同种异体抗体一般很少引起输血反应或HDN,国内时有抗M抗体、抗N抗体引起交叉配血困难和母婴血型不合引起HDN的报道[10]。

本案例游离试验发现不规则抗体,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抗体鉴定,结果进一步证明患儿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M抗体,抗体性质为IgM型或含有IgM型,因此游离试验检测出抗A、抗B抗体的可靠性值得分析。患儿为NN型时,将NN型献血人员细胞制备成反定细胞A1细胞、B细胞重新检测游离试验,凝集强度结果比第1次游离试验减弱,从而确定游离试验受抗M抗体干扰。另外,通过不同介质对抗M抗体的效价进行区分,患儿MN分型为NN型,表明该患儿抗M抗体未引起HDN,而是ABO系统引起了HDN。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规则抗体时,应增加抗体筛查或抗体鉴定试验,若怀疑不规则抗体干扰了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应该对反定细胞进行相应抗原鉴定或筛选相应抗原缺乏的反定细胞重新进行游离抗体试验,以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本案例中,因患儿体内存在抗A抗体、抗B抗体和抗M抗体,如需输血应选择O型、M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血型游离抗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