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画图能力

2018-10-22江苏仪征市龙河中心小学211405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9期
关键词:画图道题题目

江苏仪征市龙河中心小学(211405)

画图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提炼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画图思维和策略,导致学生的画图能力薄弱,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画图思维和策略的优势,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来理解数学理论和解决数学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把握时机,落实意识培养,让学生建立画图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了解画图的作用,也无法在头脑中建立画图思维。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感悟画图的作用,即通过画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把握有效的时机,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目,让他们体验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无形中建立画图意识。

1.缺乏解题思路时,通过画图分析

学生要解决某个问题,就要先找到解题的思路,而画图法对于学生理清题意和数量关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解答过程中找不到思路时,就可以采用画图法来分析题目。

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A、B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一共相遇两次,第一次是在距甲地130千米处相遇,之后在到达各自的目的地之后,又原路返回;第二次是在距甲地60千米处相遇,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对学生来说,解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道题没有十分明显的数量关系。这道题有两个条件:一是A、B两辆车的车速不变;二是两辆车有两次相遇。根据“两次相遇”可以得知一共行驶了三个全程。A车在第二次相遇时总共行驶了3个130千米,第二次相遇再加上60千米,那就是2个全程的路程了。根据这些条件,可以画出示意图(如图1)。

图1

图1 能够清晰地表示出A、B两车所行驶的路程。学生也由此找到了解题思路,最终列式(3×130+60)÷2=225(千米)。

应用题中往往隐含着非常隐蔽的数量关系,学生有可能一时之间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画图法分析题目,帮助学生将题目中存在的条件和数量关系都找出来,从而顺利解题。

2.在无法表达时,通过画图解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因为知识和能力所限,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表达,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思路,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练习中,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张正方形纸,如果用剪刀剪去其中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学生针对这道题展开讨论,有的人认为还剩下3个角,有的人认为还剩下4个角,有的人认为还剩下5个角。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但大部分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然后说一说。学生的画法有如下三种(如图2)。

图2

通过直观的图示,学生很快就能够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也找出了正确的答案。

3.在产生思维碰撞时,通过画图纠错

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思维混乱,导致解答错误的情况。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画图法来分析题意,顺势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策略的价值。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的面积后,笔者出示这样一道题: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50米,宽是40米,扩建之后,它的长比原来增加了10米,宽比原来增加了8米,但还是一个长方形操场,求这个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在解这道题目时,往往会出错,原因在于他们是先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10米之后的面积,即10×40=400(平方米);然后再算出宽增加了8米之后增加的面积,即8×50=400(平方米);最后再把两者相加,即400+400=800(平方米)。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呢?显然用语言表达是不足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这个错误的,为此,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两个图(如图3)。

图3

通过清晰的图示,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由此也建立了画图解题的意识。

二、步步为营,落实方法引导,让学生形成画图策略

学生建立了画图思维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由浅入深,步步为营,落实画图策略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画图策略。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入手。

1.化抽象为形象,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在学生不能清晰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非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再用数学图形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标出已知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排列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一列队伍,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八个,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七个,问这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用三角形表示小红,用圆表示其他人,这样就可以画出如下图示(如图4)。

图4

通过画图,学生很快就能找出题目中已知的各种数量关系,经过思考,可列出算式8+7-1=14(人),得知这列队伍一共有14人。

2.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画图

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运用画图策略解题时也是不一样的。教师不应刻意要求学生统一画图格式,而是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画图策略分析数学问题,让画图策略逐渐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相关内容时,笔者让学生用图形表示乘法算式“5×4”的含义,虽然学生画出来的图都表示四个五相加,但是图形样式都不一样(如图5)。

图5

在进行讲评时,笔者将这两个图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并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激发了学生画图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能够直观感受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决问题。画图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师要从画图思维和画图策略两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画图能力,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画图道题题目
误会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画图理解“同样多”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画图理解“多多少”
这道题谁会做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