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是创新的、温暖的、传承不息的
2018-10-22
◎ 本刊记者 李 雪
一对夫妻走进社区居委会,念叨着“和从前不一样,重新装修了”,然后细细打量起来:阳光从东面落地窗透进来,洒下一地树影婆娑,南北两面摆了沙发茶几,西墙半圆小桌上是各种办公用品……若不是两个展示架上的获奖证书、烫金铭牌,你可能会以为这是进了谁家的客厅或书房。
这里是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如果说装修前后的最大差别,就是从前用来接待居民办事的一长溜柜台变成了半圆小桌。与之相应,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集中到一个10平米左右的小屋,用于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大大增加。促成这一变化的,则是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创新。
创新
自全面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蹲点调研开展以来,民政人感受到了令人振奋的新风,在工作热情上更加饱满、工作思路上更加开阔。山东民政厅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全面激发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
2018年9月5日,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帮助居民安装助扶手。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平台,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也是蹲点调研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视察时明确要求,“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成立于1988年,属于城市拆迁集中安置区,也是一个开放式的老旧居民小区。但走在社区,环境整洁,花木葱翠,行人行车井然有序,午后老人们三三两两往社区居委会走,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听听讲座。
舒适惬意的另一面,是“紧”——组织有力、高效运转。0.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居民楼42栋,居民2992户、11530人,青少年1291人,60岁以上老人1553人,低保12户,边缘6户,残疾94人,住区大型单位13家,“两新”组织23家;而居委会只有6名工作人员。
2014年,历下区开始推行网格化管理。甸柳新村第一社区从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着手,把4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239名党员按照“网格”网下去,分为4个大网格、11个小网格。每个网格有网格长,每栋楼还有楼长。这一年,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启动,社区基础信息库开始建立。网格虽然建起来了,但工作并没有做实,社区工作人员依旧各负其责,一人一个口一条线,光是在居委会接待咨询就够忙活了,怎么可能沉到网格里、走进居民家?
2017年,历下区民政局推行全科社工试点,这要求工作人员从“专门专岗”变成“全科全能”的多面手,而群众“只找一个人,办成所有的事”。
“我们与山东省标准化院合作,对社区承担的各项业务进行梳理,从服务事项、服务对象、业务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制定出8大类工作标准,梳理了83大项、102小项社区服务事项,编定了《全科服务政策法规汇编》《全科社工服务手册》。”甸柳新村街道副主任孔爱华告诉记者,“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互动研讨、通关测试等方式,让社区工作人员掌握全科社工的岗位职责、综合服务知识和礼仪规范,提高社工的专业知识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社区工作的‘百事通’。”
温暖
9月5日一早,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庆玲、副主任张梦瑶、社工和依家适老的工作人员崔元杰来到新村二区3号楼的一家门前。这是一对八九十岁的老夫妇家,四子一女轮流到老人家照顾,前一天告诉社工,老人上卫生间不方便,想在墙边装一个扶手。
敲十几分钟后,门开了,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老人85岁了,耳朵有点背,腿脚也不好,走几步站一会儿就得歇歇。透过门厅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位老爷爷躺在床上。老人已经91岁了,2016年突发脑梗,孩子不在家,还是社工帮着送到了医院,从那以后就站不起来了,长期卧床令老人瘦骨嶙峋。
门厅右手边是卫生间,不到一平米的狭小空间几乎被马桶占满了,门边墙上用钉子钉了一条布带,老人腿脚不好,坐在马桶上起不来,只好拽着它助力。崔元杰握了握老太太的手,“右手有劲儿,扶手可以装在右边。”又试走了一遍从卧室到卫生间的路线,过道窄还接连两个转弯,如果过道装上扶手,老爷爷的车通过就不方便了,只好放弃。接着,崔元杰看了看卫生间的结构,觉得装在右侧墙上最适合,但敲了敲墙砖,都已经空鼓了,“一打钉子,墙砖肯定得掉。”最终,扶手还是装在门边。
这期间,老太太告诉王庆玲和张梦瑶,楼上有些漏水。“上次您说过这个事,已经解决了,我再问问。”王庆玲拨通了老太太子女的电话,再次确认一番,张梦瑶又问起社区之前发的防滑垫要不要帮着铺上。临别时,他们告诉老奶奶“装扶手是免费的,不要钱”,又问候了老爷爷,老人眨了眨眼作为回应。
王庆玲告诉记者:“我们每天会留一两个人在居委会,其余的都要下到网格,这样谁家有事,可以告诉楼长、网格长、全科社工,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处理。”如果居民要咨询、办理业务,全科社工有一部手持智能终端,安装有全科服务知识库、社区居民信息平台、服务日志登记,方便实时查询、及时解答、随时记录。如果是需要协商解决的事情,那就会召开协商民主会。为了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问题,社区党委召集“两委”成员代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以及辖区单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授专家等,共同协商社区食堂“要不要办”“如何办”“办成啥样”等问题,交由居民自己商议决定,最终经过协商,找到了最满意可行的方案。目前,甸柳新村街道召开协商议事会议30多次,参与协商500多人,收集意见建议100多条,实现了双气入户、食堂建设、楼院提升等民生事项10多项。
传承
眼前的姜明精神干练,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一支部书记已经6年了,也是第一网格的网格长。退休前他曾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对于党群工作非常有经验。“前几天,有家老太太想刷房子,快80岁了,找到我说,想让社区帮帮忙。平时,路灯不亮、楼门积水,大家也会反应给我。”
说到和社区工作结缘,姜明说:“老主任陈叶翠多次给我打电话,还邀请我参加会议。”
陈叶翠2003年担任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主任,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四五十件事,民情日记记了70多本,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先后探索创新出“一委、两站、两会”工作模式、“四议三评两公开”群众工作法、“1+X”社会工作模式、“社区+社工+社团+社区志愿者”居民自治工作模式、“四个结合”创城工作法等,组建社区各类服务队伍、团体17支,凝聚党员群众3000余人,获奖无数。2017年她因病去世,自发为她送行的群众上千名。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梦瑶曾经是山东商报的记者,长期在社区采访的经历让她对社工工作很有感情,受陈叶翠事迹的感召,她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社区干部。
传承不仅是感情精神的延续,更是工作的不断创新:“四方会谈、五步议事”协商民主(社区两委、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利益相关方参与,收集问题、确定一体、协商议事、分流落实、监督评审),“四个一理念、三大抓手、两种模式、一个品牌”的“4321”工作法,“一二三”全科社工工作法……
面对新问题,如何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面对民政对象,能否在解决困难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获得感;面对普通大众,民政的暖意与魅力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投入其中。民政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是创新的、温暖的、传承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