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10-22王寅冰
王寅冰,顾 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诊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该科室主要接待突发事故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患者达到后需事先评估其病情,之后合理安排就诊顺序,并告知医生将救治准备工作做好。因此,患者治疗是否及时与急诊分诊质量有关,若急诊分诊效果不理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近一年(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82例,对其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抽取的急诊患者8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将所有患者依据管理方法的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患者各41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13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5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6.78±11.23)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11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18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8.77±10.60)岁。在统计软件SPSS19.0中将研究组和参照组急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入,组间差异呈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详情流程包括:①急诊分诊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素质学习。若接诊分诊工作人员具有较差的素质,在接待患者时态度较差,会提升护患纠纷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将分诊难度增加,因此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至关重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理论授课和心理辅导,使其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可以将其压力得以缓解,从而使分诊工作质量提升。②普及护理风险知识。就急诊患者而言,多数病情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风险危机。若工作人员缺乏对风险情况的认知,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会变得更加慌张,从而增加诸多困扰,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院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风险教育培训[2]。③急诊分诊环境需进行完善。该科室需张贴显眼的标签,这样可以便于患者及家属就医,使询问次数减少的同时可以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从而提升总体护理质量。④法律意识和监督水平需进行提升。工作人员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3]。通常情况下,监督水平的具体状况可以体现医院急诊分诊能力,因此将法律意识和监督水平进行提升可以将分诊能力进行提升,从而使医患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
1.3 指标的判定[4]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体现在三方面,即: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之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
1.4 卡方和T值的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护理满意度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护理质量评分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为基准,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研究结果
2.1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后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予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满意度经统计后为97.5%,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理,满意度经统计后为78.1%,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表1为详细数据,展开如下。
表1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后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2.2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41例患者予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护理质量评分为(94.72±6.22)分,参照组41例患者予以常规管理,护理质量评分为(75.26±4.88)分,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T=15.7610。
3 讨 论
急诊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病情较为严重,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急诊科室具有较大的人流,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相对繁重,预检分诊属于急诊分门户,多数就诊患者由于不清楚流程常到此处咨询,这样不仅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同时将真正就诊的急诊患者严重忽略。因此,加强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急诊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提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5]。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研究组,满意度97.5%高于实施常规管理的78.1%,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另外,从护理质量来看,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研究组更优,该结果足以证实了安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
综上总结,对急诊患者予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可以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