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恢复的影响及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2018-10-22吕晓芸
吕晓芸
(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中心卫生院,广西 桂林 541106)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也促使人们对产褥期护理要求提高[1]。为了提升产妇产后康复效果,加深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新生儿相关护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其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护理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恢复的影响以及对新生儿护理质量改善作用,为促进产妇恢复与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提供有效的护理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89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无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健康,无畸形甚至窒息情况。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9例产妇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在44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02±1.56)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41.02±2.65)周;新生儿体质量2.3—4.5kg;平均体质量(3.21±0.82)kg。在45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7.17±1.28)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41.52±2.75)周;新生儿体质量2.4—4.6kg;平均体质量(3.75±0.88)kg。在产妇年龄、孕周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等基本资料比较上,两组产妇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每天护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专用房对新生儿进行母语、抚摸、脐部护理、疫苗接种以及疾病筛查等。产妇家属在窗外观看。与此同时,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以及相关乳房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床旁一对一护理,其主要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 产妇护理方式
借助电脑治疗仪对产妇进行子宫修复,并进行尿潴留并发症预防。在护理过程中,将超声耦合剂涂抹涂抹在专用的治疗片上,在产妇膀胱去贴上,并用腹带固定好。电脑治疗仪器启动之后要将其能量调节在60MJ范围内,每天1—2次,每次持续时间约为20min。采用电脑治疗仪对产妇乳腺管进行疏通,将专用治疗片放置在产妇两侧的乳房旁边,并进行胸带固定,启动能量为60NJ,每天进行1—2次,每次维持时间20min。之后要对其进行手法按摩。
1.2.2 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
产妇容易出现产褥状况,护理人员要对产妇产褥期所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处理,并教导产妇一些乳房护理方式。引导产妇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此同时为产妇讲解新生儿今后可能会出现的生理情况,教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新生儿的方式、正确更换尿布、臀部护理、脐带护理以及相关的预防接种事宜。通过对产妇的健康指导,促使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更加熟练。
1.2.3 帮助产妇角色转变
生产后,一些产妇可能较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因此,护理人员要在产妇产后要与其进行积极地沟通与交流,及时地掌握产妇心理变化情况,并尽力去了解其产生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产妇能够较快地实现这种角色转变。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过程中,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时,护理人员以及产妇家属要在床旁观看。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详细地指导产妇与产妇家属。教导产妇正确的抚触操作技巧,在抚触之前,需要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性,将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在合适的范围内。提前将新生儿干净的衣物准备好。通常抚触时间是在新生儿沐浴以后或者在其2次喂养期间进行相应的抚触。
1.3 评价标准
1.3.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主要包括尿潴留、产后出血以及乳腺炎等。
1.3.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度比较
采用自制的评分表格对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日主要包括母乳喂养、 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情况、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操作状况进行相应地评分与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13.6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方式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喂养护理、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方式掌握情况比较
3 讨 论
产褥期主要是胎儿分娩后,产妇生殖器官和身心进行调试复原的这段时间[3]。在产妇产褥期内,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会影响母体的康复以及新生儿护理质量[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产褥期的护理要求也逐渐地提升了。母婴床旁护理由于其程序化、针对性强,且护理效果好得到了广大社会的认可[5]。母婴床旁护理是根据产妇生产后的实际情况,借助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全面性干预的护理方式。其主要包括帮助产妇进行角色转变、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以及进行针对性护理方式,最终促使产妇尽早康复,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6]。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13.64%)。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喂养护理、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照组高。这说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对新生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这与上文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因此,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值得在产后产妇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