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22蒙创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前瞻性反应时间内科

蒙创燕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急诊科是医院日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多有病情重,疾病类型多的特点,且部分医院患者就诊人数多,超过科室正常负荷,导致日常工作往往繁忙,而此可对患者的及时治疗造成一定影响。传统护理模式在接诊急诊患者时往往流程较为简单,各环节衔接欠紧凑,严重时可影响患者及时救治。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优化管理模式,旨在院前急救时即根据患者病情提及时针对性的干预,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目的[1]。笔者将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观察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于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共8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75)岁,平均(40.94±8.69)岁。基础疾病:脑卒中14例,车祸骨折9例,心肌梗死12例,肝性脑病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18~74)岁,平均(40.15±8.74)岁。基础疾病:脑卒中15例,车祸骨折9例,心肌梗死11例,肝性脑病5例。纳入标准:①于我院急诊内科就诊且均告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②经医学伦理会审核。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配合者;②就诊时已死亡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急诊内科常规护理,完善120交接工作,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予心电监护、吸氧,完善分诊前相关工作。观察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管理流程。(1)接诊阶段:接诊3min内立即安排救护车,行驶途中简单询问患者发病原因及目前生命体征情况,与家属保持联系,指导患者平卧,必要时提供相应用药指导;(2)院外转运阶段:到达现场后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受伤机制,询问基础病史,根据初步判断选择急救类药物,完善吸氧及心电监护。若胸前区疼痛剧烈,嘱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行规范化心肺复苏,转运期间监测生命体征,与家属简单客观说明病情,争取家属配合;(3)院内转运:患者到达医院后完善交接,快速评估病情后立即上心电监护全方位评估,遵医嘱用药,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及时行简短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联系科室,告知患者基本信息,报告初步判断结果及采取的措施,搬运时尽量轻柔平稳,以免引起而此损伤,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静脉通道在位且顺畅;(4)急诊室内阶段:患者进入急诊病房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取合适体位,与转运护士完善交接,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仔细询问患者主观感受,突发紧急情况应及时抢救。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技术水平、文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总分100分[2]。满意度量表由我院自行设计,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分值不低于95分),基本满意(分值61-94分),不满意(分值小于61分);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及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所收集数据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提示差异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数值(±s)表示。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组间比较:b:P <0.05。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满意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69.36±7.64 76.52±6.62a 72.64±6.43 81.73±5.69a观察组 40 68.97±7.72 89.04±9.37ab 71.89±6.58 91.36±4.04ab

2.2 两组急救反应时间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60min的例数多于对照组,>2h者更少,且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更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死亡率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反应时间及死亡率比较(例,%)

3 讨 论

护理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动态性、持续性的护理质量检查方式,不断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使护理质量显著优化,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但传统管理模式接诊患者时应用价值有限,难以规避必要风险,对护理质量提升的影响非常有限[3]。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应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综合理论知识,及时评估病情,对患者实施预见性质量管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并有效规避治疗风险。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护理人员的执行力及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在持续性风险监测下开展,体现了人性化、科学性及高效性特点[4]。

急诊科患者具有疾病分类众多、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急救反应时间在疾病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此需要急诊内科接诊治疗与护理手段非常高的配合度。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对于急诊科患者抢救而言至关重要,如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及时介入或PCI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心肺复苏则对于心脏鄹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护士在接诊患者时从院前急救到最终急诊科内治疗时各环节中进行预见性、前瞻性的配置与安排,有预见性的判定接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使护理模式更主动性,并且使护理服务更具专业性、科学性,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使急诊救治反应时间明显缩短,进而使医疗服务质量得以改善。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急救反应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为患者争取了更多时间。可见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流程更加专业化,患者满意度也得以提升。综上,笔者认为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前瞻性反应时间内科
内转科型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