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22张晓飞黄雅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结核病肺结核

李 颖,张晓飞,黄雅怡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科,广东 珠海 519000)

肺结核病是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可能引起临床发病。WHO估计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结核菌,约在2000万结核病人,每年新发病历800万,加结核病死亡的约300万人,位居传染病死亡顺序的第一位[1],我国结核菌感染者近3.3亿,病死率约为66.43%,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中,男性占67.94%,15-60岁患者占71.35%[2],具有近轻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占总肺结核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已经超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加强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是降低我国肺结核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结核病传染性强,治疗疗程长、费用高、药物副作用大,易产生并发症及耐药等,给患者产生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情绪,因此对住院患者实施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名肺结核病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3例,女姓患者7例,年龄20-72岁,平均(46.93±14.89)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6例,女姓患者4例,年龄18-65岁,平均(42.46±17.73)岁,统计学显示无明显差异。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3],满18周岁有自理能力,无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症结核病患者;排除标准:意识及精神障碍,未满18周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从入院到出院,由分管的主管护士负责住院期间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进行系统的、积极主动的、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观察组围绕护理护服全过程14条管理病人,实施整体责任制护理,床边工作责任制,小组大包干,强化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及安全,主动了解病人需要,协助患者日常生活基本护理操作,耐心解答病人疑问,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主动巡视病房,时刻保持高度责任心,过硬的技术,不断总结护理不足,加强护理质量,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2.2实施管床责任制,患者整个住院过程固定一个管床护士,改善服务态度 要求着装整洁,态度和蔼,动作轻稳,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时实记录,针对患者检验结果的改变进行病情监测,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防止病情的加重。

1.2.3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是减少纠纷及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每月集中护士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每天检查隔班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实施可行的防范措施,如:口服抗结核药物的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及少数患者过敏情况,应在服药前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讲解药物可带来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心理适应。夜间用利尿剂,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副作用及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巡视病房,保持地面干燥,必要时提供床边坐便椅。年老患者夜间无陪人时使用床栏等,保证防范到位,减少患者意外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1.2.4 提升护理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工作认真负责是首要,患者入院时评估自理能力(ADL),按需要给予患者翻身、床上浴、洗头、穿衣等生活协助,还应评估患者排痰情况,协助排痰,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方法等,及时了解病人的主诉,及心理状况,用专业的业务知识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预见性护理,防并发症、突发事件发生。

1.2.5 提供健康教育指导 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既是一般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专科的特点,其目的是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促进患者康复,主要对结核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正确服用药物、生活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病人化疗时间较长,出院后的服药及护理非常重要,如不按时服药易发生耐药,疾病的复发,因此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疾病转归等对其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共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2.6 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要想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就在和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肺结核影响了患者躯体健康状况,在生活中肺结核患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并且肺结核治疗需半年或半年以上,过程久,对于患者是相当漫长的过程,患者不可避免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其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与康复中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4]。大多数患者对结核病知识了解较少,加之隔离治疗,因此获得各方面信息尤为重要,首先介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病区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介绍,病病消毒隔离知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使其减少不必要的焦虑,烦躁不安、沉默寡言的不良情绪,所以护士应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运用合理的语言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自我调控方法,必要时和家属沟通,增加人文关怀,介绍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加强克服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

1.2.7 优化病区环境 因为肺结核病属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经呼吸道空气传播,患者身体状况处于长期频繁咳嗽,胸痛、加剧时出现咯血等症状,而加重情绪变化,所以应确保优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空气的流通及病房的卫生整洁,我科使用负压装置病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环境置换室内外空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有利于疾病康复。

2 结 果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比较([n(%]

3 讨 论

我国作为肺结核病的高发国家之一,肺结核患者成上升趋势,活动期肺结核病例较多,同时患病期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治疗一般最初治疗达到半年及以上,病程较长[5],加之部分年老患者缺乏肺结核防病知识,对于肺结核疾病不理解,而造成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多表现出依从性较差,因此,我们应努力实施优质护理,监测患者治疗全过程,改善肺结核病人依从性差的现状,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文献表明[6]: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病具有很大的积极价值。其主要是关注患者的第一感受,不仅重视疾病的生理方面,还要重要患者的心理变化、社会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把疾病和患者看作一个整体,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治疗、用药、检查、饮食、休息与活动、情绪等一系列的关注与协助指导,直至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家居护理相关知识等人性化医疗,不仅可以为患者创造好的诊疗条件,也可给患病者长期慢性病带来的困扰给予信心,我们可通过规范化、细心制定的护理计划来提升护理质量,也能够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保持病人的身体舒适,平衡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和家属的支持和信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对于肺结核治疗效果大有益处,另外,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病人的恐惧,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08—2018年南昌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